蒋永康,梅 强
(1.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2.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财经商贸学院,江苏镇江 212028)
在知识经济和全民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知识转移的成效往往决定创新创业的成败。大量的初创企业缺乏技术、市场、管理和经营知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很大的风险,寻求孵化器辅导人员、创业导师和商业中介咨询专家的知识帮助是被广泛认可的解决办法。然而,知识转移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效果不佳。知识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1],既需要多方共同协作,又涉及到知识的搜寻、匹配、谈判、编码、发送、解码、理解、吸收、整合等多个环节,任何环节不畅都可能导致知识转移的失败。此外,专家的专业知识大多属于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具有复杂性、内隐性、嵌入性、难以转移和分享的垄断性[2];为了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知识源也不大愿意毫无保留地把知识分享出去,转移的意愿和动力不足[3]。知识转移过程出现知识漏损、缺失和难以转移的“知识转移困难”现象称为知识转移粘滞[4]。知识转移粘滞现象普遍存在,制约了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创新能力提升,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很丰富,然而对知识转移粘滞的研究还较少,大多数研究是直接运用或借鉴知识转移的成果,然而,由于两者的研究视角不同,知识转移是基于如何“正确地做事”的视角,往往容易忽视导致失败的潜在因素和环节,缺乏有效控制手段,导致知识转移粘滞。知识转移应该借鉴质量管理的理念: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是制造出来的,更加重视知识转移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不但考虑如何正确地做,更要了解知识转移粘滞发生的机理、影响因素和重点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避免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当前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的研究呈现碎片化现象,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和逻辑主线,缺乏从系统的角度构建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首先把知识转移过程作为知识转移粘滞因素研究的逻辑主线,把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发送、互动和接受3 个阶段,知识转移粘滞因素一定发生在这3个阶段中;其次,运用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对知识转移粘滞因素进行分类、分层,理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理论架构;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构造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综合权法确定各因素的优先级并进行最终排名,找出知识粘滞的关键影响因素,给出对策建议。本研究构建的知识转移三阶段模型,用鱼骨图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是对知识转移粘滞研究的理论创新尝试。
知识转移的过程反映了知识转移是如何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在任何阶段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知识转移粘滞,对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类型、结构、影响程度及其机理进行分析,才能防止和降低知识转移粘滞度。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研究,如Nonaka 等[5]的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和内部化SECI 模型;Gilbert 等[6]的知识获取、交流、应用、接受、同化知识转移5 阶段模型;Szulanski[7]提出了开始、实施、调整、整合的知识转移四阶段模型;Hedlundi[8]把知识转移分为3 个阶段:表达与内化、扩展与反馈、同化与传播。这些模型是基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如何相互转化的视角以及知识接受者的视角,并没有反映包括知识发送者、双方互动以及其他主体参与的全过程。知识转移过程研究最早是采用信息传递模型,该模型把信息的传递分为信源、发射器、噪音、接收器和信宿5 个阶段[9];王开明等[10]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发送、接受两阶段模型;Hackman 等[11]在研究团队任务时提出了输入(inputs)、过程(process)、输出(outputs)的I-P-O 模型;李彦勇等[12]在I-P-O 模型中加入了社会网络因素。
本研究借鉴了知识转移两阶段模型、I-P-O 模型以及李彦勇等[12]研究提出的知识转移三阶段模型,如图1 所示,把知识转移的过程分为知识发送、互动和接受3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送,发送者首先对知识进行编码,通过文字、数字、图表、公式等形式把知识转化为能识别的代码,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文件,如工艺图、质量手册、专利文件等;第二个阶段是交互,发送者把代码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传输给接受者,在发送和传输过程中会造成部分信息的遗漏和曲解,双方需要对信息进行确认、解释、反馈,保证信息的完整和准确;第三个阶段是接受,接受者接收代码,解码成自己能理解的信息,经过理解、消化和吸收,与原有的知识整合,融合生成新的知识点,知识转移过程结束。在知识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交叉、融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的过程离不开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咨询专家等其他主体的参与,知识转移是点到点的线性过程,是在社会资本网络节点之间交互的网络中进行的。
图1 知识转移过程三阶段模型
鱼骨图又名因果分析法,因形状像鱼骨而得名,这种图便于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被广泛用于技术、管理领域[13]。根据图1 知识转移分为发送、互动和吸收3 个阶段以及社会资本网络场景,在发送阶段的知识转移的第一个阶段,知识发送者最重要的任务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完整地编码[14],其中系统是指知识编码的结构和层次,完整是指知识编码无漏损和偏差度低[15]。知识编码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用编码度来表示,高编码度是知识被完整转移的前提,则影响知识编码有关的因素就属于知识转移粘滞因素。知识转移的第二个阶段是双方的互动和交流,知识转移并不是单向的信息流动,知识转移主体间的互动、沟通、反馈有助于准确、完整地相互了解和理解对方,促进思想交流、消除误会和分歧、协调一致[16],对知识转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7],因此本研究把与沟通交流相关的因素命名为知识转移交互因素。知识转移的第三个阶段是接受,知识必须被接受方完整接受、理解、消化、吸收,知识转移才算完成,通过知识转移的数量和完整度来反映知识转移绩效[18],可以用知识接受者知识吸收度来表示。知识转移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发送方和接受方,还有政府部门、科技中介、商业中介、咨询专家、创业辅导师等众多组织和个人,形成了知识转移的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直接影响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的交互和融合,并容易获得网络机会和资源[19];社会资本网络促进节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隐形知识的转移[20],对知识的交换和整合影响显著[21];社会资本的重要收益是知识获取[22]。综上,通过理论研究,初步确定基于知识转移三阶段过程模型的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为:发送者知识编码度、接受者知识接受度、双方互动情景和社会资本网络。
本研究对由孵化器创业导师、在孵企业创业者和商业中介咨询师12 人组成的专家小组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是:(1)对4 个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的恰当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最终确定知识转移粘滞影响主因素;(2)找出4 个知识转移粘滞影响主因素各自的子因素;(3)对同一层次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打分。专家们认为基于知识转移三阶段模型和相关理论研究形成的知识转移粘滞影响主因素是合理的,并对主因素名称提出了修改意见:认为知识接受不一定能吸收,吸收度更能反映知识转移的效果,建议把“接受者知识接受度”改成“接受者知识吸收度”;知识转移双方“互动”改成“交互”更恰当一点。在确定了4个主因素后,对各主因素的子因素进行挖掘和整理,最终形成了18 个子因素,并对主因素层及其子因素层进行两两比较,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评分规则进行打分。经过反复讨论和酝酿,最终形成了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鱼骨图,如图2 所示。
图2 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鱼骨图
知识发送者知识编码度包括知识属性、发送者转移知识的意愿和能力三要素。知识属性包括知识的嵌入性、复杂性和内隐性,其中嵌入性是指知识因为高度嵌于复杂的社会互动和团队关系中难以迁移、情景依赖[23],知识编码会遗漏对潜在使用者重要的环境因素[24];复杂性是指知识作为一个复杂的网络,内部具有多层次、多部分且各个部分相互联结、嵌套和递归[25],知识的运动生长是复杂的,内部组成的要素是多样和异质的,复杂知识有隐性和编码化程度低的特点[5],在表达、吸收和理解上存在困难[26];内隐性是指知识难以表达、难以编码的特点,内隐性越高的知识就越难以复制,转移的难度和成本就高[27]。转移意愿是指发送者转移知识的动机,当知识转移的回报大于成本的时候将进行知识转移[28],个人利益是知识转移的重要条件[29]。转移能力是指知识发送者对知识内容进行抽象、分类、表达、沟通的能力,包括:编码和清楚表达的能力[30];评估接受者需求状况与接受能力的能力;帮助知识接受者进行知识转化和应用的能力[7]。
知识接受者知识吸收度影响因素包括知识接受者的存量知识、解码能力、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存量知识是指知识接受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深度,其对知识转移有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影响知识的理解和吸收[31],如果知识接受方对被转移的知识有了解,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就能更容易理解新的知识,特别是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就能更好地掌握其本质;第二,更准确地判断被转移知识的价值和可靠性[32],解码能力指接受者对代码信息的理解程度,反映接收者聆听、专注和快速反应的能力[33]。解码能力是知识吸收的前提。接受意愿是指接受者学习新知识的动机,缺乏知识接受意愿会导致虚假接受、消极怠工甚至直接拒绝,接受者接受意愿越强烈,吸收的知识量就越多[34]。吸收能力是Cohen 等[35]提出的,指的是识别、消化和应用外部知识到商业化当中的能力,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整合能力、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4 个维度[36],知识转移过程是知识移植和同化的过程,吸收能力对隐性知识的内化尤为重要。
知识转移交互情景是指知识发送方和接受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交流和沟通状况,包括信任度、沟通状况、物理距离、知识距离、文化差异5 个因素。知识转移双方的信任度被认为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信任分为基于能力的信任和基于善意的信任[37]。一个既有能力又友善的知识发送者容易取得知识接受者的信赖,愿意认真聆听和执行;如果缺乏基本的信任,即使是友善、有能力,发送者的知识转移行为也不易被接受,他的忠告和榜样也会遭到无视或挑战[7]。知识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噪声和干扰,需要对知识进行确认、解释和反馈,知识才能准确、完整地被理解、吸收和被转移[38]。有学者认为知识转移的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是头脑到头脑的知识转移[39],是通过沟通使得知识接受方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40]。物理距离指知识转移双方在空间上的远近,关系到转移双方面对面沟通的难度和时间成本,空间距离过大则隐性知识的转移要慢得多[41],具有战略价值的高层管理者知识更多的是在面对面的会谈中转移的[42]。知识距离是指知识转移双方知识势差,知识转移粘滞度和知识距离成“U”形曲线,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知识转移,知识距离过大则知识流动数量就减少[43],知识距离过小则知识相似度很高就没有转移的必要[44]。文化差异是指知识转移双方核心价值和理念上的相似度,文化差异大容易导致文化误解和冲突,阻碍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和学习[45],文化差异小,则价值观和行为容易得到认同,信任和沟通就越好,越有利于知识转移。
知识发送者和接受者的社会资本网络影响因素包括:网络规模、中心性、结构洞和关系强度。网络规模主要指网络中成员的数量,随着社会资本网络的不断扩大,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带来新的知识和资源,带来更多的知识转移的机会[19]。处于网络中心性位置的个体拥有多样化的社会联系和资源,加深其他成员对其的依赖和合作、推动知识在成员间的转移,在资源互补和利益共享的驱动下与其他成员分享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推动知识转移的开展[46];结构洞较多的个体由于两端都无法连接只能借助它才能沟通,引导知识资源在网络内流通,促进知识转移[47]。结构洞指社会网络中网络节点间的间隙,反映不同群体间联系的缺乏[48],处于结构洞的主体对外连接具有延伸性和多样化,能接触到更多的异质知识,减少了知识的搜寻成本;同时该类主体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可以减少谈判和监督的成本[49],拥有更多的知识转移优势。关系强度是指网络成员社会交往的频率和质量[50],个体间的频繁交往能加深感情,感情越强烈越愿意在知识转移中加大投入[51];强的关系能形成更为有效的交流,有助于形成信任,减少因投机行为导致利益受损的担忧;人际关系强弱影响知识转移的难易程度[52]。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 世纪70 年代初提出来的,适用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难以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53]。AHP 分为4 个计算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图2 知识转移粘滞鱼骨图导入形成AHP 模型,整个评价体系分为3 个层次:最高层为目标层A,是对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的总体评价;中间层为准则层,包含发送者知识编码度、接受者知识吸收度、交互情景和社会网络资本4 个二级指标;最底层为方案层,包含从C1到C18共18 个三级指标。如图3所示。
图3 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模型
通过专家组进行的综合分析、评定,对每个层次的知识粘滞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打分,同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重要性按照1~9 的分值进行打分[54]134-137,如表1 所示。
表1 判断矩阵的标度及含义
根据以上标度的规则,通过专家们的主观判断、评价和分析,将同一层次的因素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见表2~表6 所示。
表2 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判断矩阵
表3 发送者知识编码度指标判断矩阵
表4 接受者知识吸收度指标判断矩阵
表5 交互情景指标判断矩阵
表6 社会资本网络指标判断矩阵
由此得到A、B1~B4的判断矩阵如下:
以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评价一级指标A(B1,B2,B3,B4)的权重为例说明计算过程。采用几何平均法(又称方根法)计算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再利用最大特征值进行一致性检验。
3.3.1 计算过程
根据Saaty[54]134-137的方法,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判断矩阵A的各行各个元素乘积。计算公式如下:
式(11)中,RI 称为随机性一致性比例,可以通过查表(见表7)得知,当时,一般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7 平均随机性一致性比例指标值
(7)层次合成计算。根据各层次指标的权重计算各个指标的综合权重,进行优先级的排序。
3.3.2 目标层和准则层的权重和排序
(1)知识粘滞影响因素A。权重向量如表8所示。
表8 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指标权重
(2)发送者知识编码度B1。权重向量如表9所示。
表9 发送者知识编码度指标权重
(3)接受者知识吸收度B2。权重向量如表10所示。
表10 接受者知识吸收度指标权重
(4)转移双方交互情景B3。权重向量如表11所示。
表11 交互情景指标权重
(5)转移双方社会资本B4。权重向量如表12所示。
表12 社会资本网络指标权重
3.3.3 知识转移粘滞指标权重及重要性总排序
用准则层的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乘以其下层方案层的权重,计算各因素的综合权重,得到18 个方案层指标的总优先级并进行排序,如表13 所示。
表13 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各层指标权重及排序
根据表13 可知,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中排名前4 位的是转移意愿、接受意愿、转移能力和吸收能力,这4 个因素的总权重之和达到了0.631。首位因素是转移意愿,从调查中专家谈到了知识发送者对核心知识有所保留,不愿意全部分享的情况,如何通过激励机制、市场机制等措施提高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是降低知识转移粘滞的关键;其次是知识接受者的意愿,知识接受者学习新知识动机的强烈程度也是关键因素,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主动沟通、主动解决问题的心态,是很难完全掌握新知识,知识创造就更困难了,如何设计和优化接受者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转移能力和接受能力是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转化能力,传授知识的能力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同样重要,提高发送方“教”的能力和接受方“学”的能力是降低知识转移粘滞的重要条件,因此可以通过多开展培训、讲座和现场指导等手段来提高双方的转移能力。此外,社会资本网络的中心性排名第5 位,结构洞排名第9 位,说明在知识转移中社会资本所处的地位和位置对知识转移较为重要,要充分利用知识转移双方、科技中介的社会资本网络来降低知识转移粘滞度。
在影响知识转移粘滞的4 个因素中,发送者知识编码度、接受者知识吸收度和交互情景是直接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知识转移过程,而社会资本网络是间接影响因素,通过影响知识转移过程的3 个阶段来影响知识转移,其中科技中介利用其网络中心性和结构洞的优势位置改善知识发送者和接受者的知识沟通状况,增加双方的了解和信任,提高双方的转移意愿,提高知识转移能力等。因此,在分析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中,不能光看间接因素的直接权重和排位,还应该考虑到间接因素的间接影响,这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加以完善。此外,本研究对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的归纳、分类以及打分是通过专家调查形成的,存在样本数量有限性和打分主观性的问题,今后还需要更多的实证分析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