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赤 贾晓川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辽宁人民兴高采烈、欢欣鼓舞,以前所未有的干劲和无私忘我的精神投入到伟大祖国的建设大业中。从1948 年年底到1952年,辽宁用3 年多的时间,将这块历经日本帝国主义奴役掠夺和国民党统治者压迫盘剥而满目疮痍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一片政治稳定、经济复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协调发展的热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当辽沈大地掀起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热潮时,1950 年6 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 月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辽宁境内的安东、河口等地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投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与朝鲜仅一江之隔的辽宁,成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前沿。刚刚开始和平建设的辽宁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一面进行经济的恢复工作,一面开展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运动,在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动员与支援,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1953 年起,年轻的共和国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辽宁,作为国家的重要工业地区,一个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大省,成为国家“一五”期间大规模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中,辽宁重点发展了冶金、机械、航空、造船、化工、建材以及煤、电、油等能源工业。在重工业建设项目中,由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 项重点工程中,有24 项安排在辽宁。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到“一五”结束时,辽宁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27.5%,居全国第一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位。当时,全国17%的原煤产量、27%的发电量、近30%的金属切割机床、50%的烧碱、60%的钢均产自辽宁,辽宁的飞机、军舰、弹药等军事工业也占有很高的比重。辽宁成为共和国成立以后,最早建成的全国重工业基地和军事工业基地。以机械工业为中心的沈阳与著名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相配合,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规模,成为东北工业基地的核心,在全国享有盛名,被誉为“东方的鲁尔”。
在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同时,根据党中央的部署,辽宁省委领导全省人民开展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在辽宁基本建立起来。
1958 年至1962 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63 年至1965 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二五”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辽宁工业战线建成大中型骨干工程220个。锦州新兴工业的兴起是这一时期的亮点。从1958 年至1965 年,锦州的新兴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迅速发展,先后改建、扩建49 个企业和厂点,共生产和试制了213 种产品,在为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服务、满足社会和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抗美援朝期间,鞍钢召开年终授奖大会,激励职工为保家卫国努力生产
农业生产方面,辽宁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安排、多种经营”的方针,因地制宜地推行农业“八字宪法”、农业技术改革和其他各项增产措施,同时积极改善经营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五”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辽宁经济有了明显好转,农、轻、重的比例关系趋于合理,基本建设规模得到控制,商品供应情况好转,主要行业的产品质量、成本、效益、消耗指标有80%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到1966 年,辽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省份。
从1966 年至1976 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辽沈地区因其地域、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性,受此次风暴袭击较重。但是,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辽宁人民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险、勇于斗争,努力把这场浩劫的危害降到最低。
1976 年10 月,那场席卷全国上下的狂风暴雨终于雨过天晴。在新一轮曙光的映照下,辽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起航。面对“左”的束缚和计划经济的羁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于1978 年9 月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北方谈话”点燃了辽宁人民思想解放的圣火,一场拨乱反正、发展经济的伟大变革在辽宁这块热土上开展起来。
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开始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根据全会精神,中共辽宁省委从实际出发,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基础上,开始了在政治上和组织上全面的拨乱反正。一大批老同志重返领导岗位,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也在全省迅速展开。到1985 年年底,全省为21.6 万人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及时纠正了“文化大革命”前的历史遗留案件11.4 万件。
1979 年,在省委的统一部署下,一场农村致富大讨论很快开展起来。这场关于敢不敢富、能不能富、会不会富的大讨论,迅速得到了全省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热烈响应,谈富抓富,迅速成为农村舆论和活动的中心。这场农村致富大讨论历时一年半的时间,极大地解放了全省人民的思想,使人们摆脱了“左”的精神枷锁,引导辽宁农村迈出了致富的第一步,促进了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在大讨论的基础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首先在辽宁广大农村展开。1979 年2 月,辽宁省委制定了《关于农村若干经济政策的补充规定》,这是辽宁农村改革的开始。
辽宁农村的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 年12月至1985 年年末,重点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各种责任制。第二阶段,从1986 年至1992 年,重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统购派购制度,开始建立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第三阶段,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辽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从以往侧重于打破旧体制转为侧重建立新体制。经过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疏通了流通渠道,解放了生产力,辽宁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商品生产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大大改善。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了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洪流开始由农村涌入城市。20 世纪80 年代到90年代初,辽宁在国有企业进行简政放权、减税让利试点的基础上,逐步进行了全面的企业改革,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和完善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之后,又进行了两步“利改税”。探索企业产权关系改革,在小企业中实行“包、租、股、破、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和企业的横向联合也迈出了新步伐。1986 年8 月3 日,沈阳防爆器材厂宣告破产,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破产倒闭的企业。1988 年5 月3 日,全国首家大型股份制企业、沈阳市最大的工业企业——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7月24 日,金杯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这是全国第一家以发行规范股票集资创办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大型股份制企业,改变了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依靠国家资金的局面,开创了企业所有制改革的先河。
1984 年5 月,中央确定包括大连在内的14 个城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继而,辽宁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发展辽东半岛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战略设想。1988年3 月18 日,国务院颁布21 号文件,正式批准辽东半岛8 市17 个县(区)对外开放,随后葫芦岛市由县级市改为省辖市,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范围变为9 市16 个县(区)。为了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外商投资,辽宁在“六五”和“七五”期间,着重抓了改善投资环境这个环节,重点加强了港口、机场、铁路、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的改造、扩建,锦州港的新建,沈阳桃仙机场与大连周水子机场的扩建,中国第一座大型海上高速公路桥梁——普兰店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以及沈大高速公路的修建,都是这期间重要的代表性工程。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辽宁省委、省政府还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确保扩大开放的政策,如鼓励扩大出口的政策、鼓励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政策、实施外汇调剂政策、鼓励兴办“三资”企业的政策、鼓励进口替代与国产化的政策、培养外语外贸人才的政策,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加快了辽宁对外开放的步伐。
1992 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个发人深省又振奋人心的“春天的故事”深深地感染着辽宁大地。站在改革开放风口浪尖上的辽宁人以特有的粗犷豪迈与坚韧不拔精神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大胆地提出了“进行二次创业,重振辽宁雄风”的战略举措,坚持实施“三点一面”和“一抓三带”的发展战略。在充分发挥和利用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原有优势的同时,大力培育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单一计划经济和单一所有制结构尽快向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共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辽宁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青春,再现生机活力。
20 世纪的最后几年,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东北现象”的困惑,伟大的辽宁人民以振兴求发展、在市场中求生存,经济社会发展日趋摆脱衰退的困境。伴随“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战略目标的不断实现,结构优化、外向牵动、科技兴省“三大战略”得到深入实施。辽宁又一次勇敢地面对挑战。20 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国有企业效益总体下滑,下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加,财政负担日趋沉重。勤劳勇敢的辽宁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大无畏精神和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具体行动开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吹响了打好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攻坚战的号角。经过1998 年的起步、1999 年的攻坚和2000 年的决战,辽宁如期实现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国有企业赢利能力普遍增强,扭亏脱困取得明显成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将辽宁这位新中国工业巨子带进了21 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战略决策。2003年10 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此为标志,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斗拉开了序幕,新时期的“辽沈战役”正式打响。继往开来、进取创新的辽宁人以无所畏惧的豪迈气概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在改革开放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过程中,在大力加强“三农”工作的进程中,以科学发展的精神积极推进和谐辽宁建设,在新千年的历史上再铸辉煌。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浑南会客厅”内景
在国家战略支持下,辽宁以建设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和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出重点,坚持市场效益原则,坚持高起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深化改革,加速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积极接受欧美日韩等发达地区、国家的产业转移;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时期,实施棚户区改造是辽宁民生工程的亮点之一。2005年3 月,辽宁省委、省政府下发《全省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打响了棚改攻坚战。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14 个市共改造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1212 万平方米,改善了34.5 万户、120 万人的住房条件,棚户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不足10 平方米提高到18 平方米。2007 年,又启动了5 万平方米以下、1 万平方米以上城市连片棚户区改造。到年底,基本完成1 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拆除了1512 万平方米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建起了2400 万平方米的新楼房,42 万户、143 万人喜迁新居。与此同时,在国家强有力的持续支持下,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到2007 年年底,全省7 个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基本完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4300 万辽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不断展现新作为、开辟新路径、踏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特别是2016 年4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公开发布,标志着辽宁开启了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伟大征程。
党的十九大以来,辽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宁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快补齐“四个短板”、努力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抓改革、谋发展,净化政治生态,推进法治建设,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辽宁力量。特别是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辽宁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逐季回升向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2020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511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5.5 亿元,均有小幅增长。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38 元,比上年增长2.9%。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15 个省级贫困县、1791 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84 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年纯收入达到9648 元,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
百年明灯,百年传承。这百年历史,是一部辽宁人民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社会繁荣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一部辽宁人民把党的理论与辽宁实践相结合谋求发展与强盛的历史,也是一部党带领辽宁人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历史。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十四五”规划蓝图已经绘就,2035 年远景目标也已制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辽宁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