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红姑栽培技术简介

2021-07-04 08:15:52热哈提布•沙塔尔依力哈木•斯拉木
科学与财富 2021年13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热哈提布•沙塔尔 依力哈木•斯拉木

摘  要:天山红菇的学名被称作“大球盖菇”,其具有色美、味鲜、爽脆的特点,营养价值较高。天山红菇的种植可以增加种植人员的收益,解决农村劳动力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天山红菇的生物学特点,重点分析了适宜的栽培场地、季节、材料以及方法等,对病虫害与杂菌的防治进行阐述,最后研究了发菌期的管理办法以及杀青加工等内容。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加深人们对于天山红菇的了解,提高人们栽培天山红菇的水平,最终提高经济收益。

关键词:天山红菇;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发菌期管理

一、生物学特性

天山红菇是一种新型食用菌。其栽培特点是耐低温、适于露天种植。天山红菇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盖菇科,盖菇属。盖菇科属蘑菇是国家粮农组织推荐的食用菌品种之一,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天山红菇生物学效率一般50%,最高超过100%。亩用原料5000公斤,产量2000~4000公斤。

二、栽培场地

选择交通方便,近水源、土壤肥沃、灌水排水良好的农田、林地、果园、庭院。

三、栽培季节

天山红菇菌丝生长温度为5--32℃,最适温度为20--28℃,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温度为4--30℃,最适宜温度为12--25℃。    栽培季节应根据以上条件而定,伊犁河谷可试行3月下旬至9月上旬栽培。2~4月中旬在温棚中发菌,其后下地小拱棚栽培。

四、栽培材料

栽培材料可就地取材,玉米杆、玉米芯、葵花秆、稻草、麦草、稻壳等。其中以稻草、玉米秸秆最为适宜。 所用的原料须粉碎、新鲜、干燥、无霉变。每亩需准备栽培料4000~5000kg。以秆、草为主,占70~80%,芯、壳类等占20~30%。

五、栽培方法

1、整地作畦,先在栽培场地四周开好排水沟,防积雨水,然后整地作畦,畦高10-15㎝,宽0.8米,长度不限,畦沟宽30-40㎝(用做排水 )

2、培养料浸水。秸秆类培养料栽培前需浸水或淋水2-3天,使料充分吸水软化。若用淋水,每淋后要覆膜保湿。浸水或淋水时,边浸边踩,以利浸透和折出抑菌成分。每亩培养料浸水时在水中加入1%生石灰。玉米芯、棉壳等栽培料也须浸水雨湿。

3、辅料播种。

铺料播种尽量在1天内完成,铺料厚度下层20—25cm,边铺边踩,使料紧实,每平方米铺干料10公斤左右,铺料一般3层,第二层约15cm,下层厚,上层薄。每平方米用种量600—700克,菌种掰成鸽蛋大小,采用梅花形点播,穴距10—12cm,播在两层料之间,稍靠外缘。

铺料播种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料堆要尽量紧密结实,以利菌丝生长;②菌种块不要过碎,不用老化菌种,菌龄适宜;③培养料含水量为70—75%;④尽量避免高温播种。⑤菌种避阳光直射。

4、播种后管理

覆盖物:播种结束后,料上覆盖草帘或麦草、遮阳网等遮阴保湿。气温低于20℃可再加盖薄膜保温。3天后,可检查菌种萌发吃料情况。吃料正常,一般只需保持覆盖物湿润即可,15天内一般不需其他管理。萌发不正常,则补种或对培养料进行相应处理。

5、覆土

覆土时机:菌丝走满培养料60~70%左右,约为播种后20天左右。覆土用土壤需肥沃疏松湿润,覆土  厚度3~5cm。栽培地无适合土壤的可外取。 覆土后加盖覆草、薄膜以保湿。覆土湿度:80%左右厚度:3~5cm

六、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

杂菌的防止主要措施:秸秆要求新鲜干燥,栽培前最好在烈日下暴晒2~3天,可利用阳光杀死杂菌孢子。

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害虫有螨类、蛾类、跳虫、蚁类等,菌床周围放蘸有0.5%的敌敌畏棉球,可达到趋避害虫的效果。 在室外栽培场地,老鼠会在草堆作窝,破坏菌床,可把鼠血滴在菌床边,让老鼠见了逃离。

七、发菌期管理

主要是通过调节覆盖物、水分来调控温度和湿度,菌丝生长期间最适生长温度23--28℃。料温低于20 ℃,采用增温、保温措施,如增光、覆膜、通热风;超过28 ℃,采取降温措施,如通风、淋水。培养料含水量70—75%,空气中的相对湿度85—90%。

1、水分调节

播种后20天内,对培养料一般不喷水或少喷水,只需补水保持覆盖物湿润即可,不使多余的水流入料内。若遇雨天,需覆盖薄膜,雨后,及時掀去薄膜,同时,要注意排除菇床四周的积水。覆土后,保持土壤湿润。当菌丝在培养料中走了50%以上时,适当喷水,以轻喷、菇床四周多喷为原则。

2、堆温调节

铺料播种后,每天早晨和下午定时观测堆温的变化,若发生异常现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堆温过高影响菌丝生长。

3、出菇管理

天山红菇出菇阶段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出菇时要注意菇床的保湿,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呈湿润状态。若覆土层干燥发白,必须适当喷水,使之达到湿润状态。

出菇的适宜温度为10—25℃,当温度低于4℃或超过30℃均不出菇。出菇期间,若遇到霜冻,一要注意加厚覆盖物,盖好小菇蕾;二要少喷水或不喷水,防止菇蕾直接受冻害。

若在果园套种,应注意果树喷洒药剂的防护。

八、杀青

不以鲜品销售的,要先杀青(水煮)。标准是菇柄心不白,菇放凉水中下沉。

九、采收加工

天山红菇子实体的菌褶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时为最佳采收期。

采菇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菇脚轻轻转几下,松动后再向上拨起,注意避免松动周围的小菇蕾,菇采后切除带泥土的菇脚,送往市场鲜销或加工。

参考文献:

[1]曹传家. 中高温型菌类红菇栽培技术[J]. 农家科技,2014(7):27.

[2]石生香,陈庆宽,王建宝,闫红霞,张凤琴,付振艳.新疆玛纳斯县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2(14):168-169.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园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浅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综述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探讨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