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摘 要:戏曲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当然需要我们去继承传统、去发展传统,但戏曲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对它的传承发展自然离不开观众,必须要满足观众所需求的高质量艺术产品,戏曲艺术才能得到更好地传承发展。而随着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甚至民族不同,社会公众对这种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对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更需要不断创新,从不断创新中更多地提供满足观众所需要的高质量艺术产品,努力做到传承发展中有创新,创新中不断地传承发展,戏曲艺术才会更符合观众“口味”。
关键词:戏曲演员;发展;创新
一、演员表演艺术的实质,就是演员在舞台上实现角色身心活动的表现过程
演员在演出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与观众的审美感受和艺术欣赏,只有相互同步进行,才能彼此产生共鸣。为了在舞台上揭示人物的内心生活和心理活动,演员要充分发挥表演艺术逼真的特点,充分运用独特的戏曲表演形式,利用表演技巧,发挥情感效果手段,打动观众的内心感情。
演员是根据剧情需要和表演艺术要求,进行追求人物形象的内在美、形象美、整体美。而观众在欣赏演员表演艺术技巧的同时,随着剧情的发展,还在关心着角色的命运和剧情的走向。这就是舞台表演艺术的直观性、艺术性、过程性的体现。这要求演员对所塑造的角色,达到整体形象的和谐完美。对人物内心的心灵思维、性格感情、表情动作等,都要有内容和形式相互统一的艺术美感。
二、当前戏曲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中国戏曲的发展进程,最重要的一个现象是国家精品工程的实施。从已经评出来的国家精品工程中的戏曲剧目来看,戏曲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主要集中在舞台二度创作上,戏曲导演的手法和舞美、灯光的设计是否新颖创新,成了一台戏能否成功的关键。这是戏曲艺术的进步抑或退步,见仁见智,例如对“大制作”的批评一直不绝于耳,但就戏曲艺术本身的变化来看,这些都是戏曲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发展和创新是谁也不能否定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主要集中在戏曲剧本创作方面。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戏曲艺术能否获得质的创新,关键看戏曲剧本创作。一个不容回避的现象是,“宏大叙事模式”仍然是我们戏曲创作赖以获得成功的法宝。在强调主旋律创作的大氛围下,“宏大叙事模式”有它的存在合理性,但如果戏曲艺术要创新,要发展,那就必须打破“宏大叙事”的单一模式。诚然,在各类戏曲评奖活动中,即使是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的评选,一部戏曲作品选择重大题材、表达主旋律主题已经成了必需的前提,这使“宏大叙事模式”百试不爽,因而剧作家根本不可能对其他叙事方式进行尝试,一句话,剧本创作在创新上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戏曲艺术必须获得观众市场的认可,这已经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因此,当戏曲市场逐渐走向新的平衡之后,市场的要求和观众的审美也许会成为剧作家打破單一“宏大叙事”创作模式的外在动力。这方面,已经有话剧创作作出了可贵的尝试,小剧场话剧在打破“宏大叙事模式”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而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先锋性、实验性转向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观赏性、商业性,其动力恰恰是话剧市场和观众赋予的。当然,一个戏剧创作倾向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其内在动力推动的,然而,只有当这个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处于合力的状态下,它才能迸发出来全部的能量,从而实现戏剧创作倾向的转变。就目前的戏曲创作现状而言,外在动力不足,即戏曲市场的萎缩和戏曲观众的老化是十分明显的。作为一种补偿,戏曲创作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举办的各类戏剧评奖来推动。诚然,在戏曲艺术整体上不景气的状况下,这不失为一种积极措施,但由此带来的“宏大叙事模式”独大的状态,却不应该是戏剧评奖本来的旨意。作为一个建议,戏剧评奖是否能够引导“宏大叙事”走出模式化,即在进行宏大叙事的同时,更加强调人性叙事的魅力,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二十一世纪崭新的戏曲叙事方式。或者,戏剧评奖是否能够为多样化戏曲创作单独设立一个奖项,以此激励和推动戏曲创作的创新和多样化,使戏曲作家产生艺术创新的冲动和欲望。当然,真正推动戏曲艺术不断创新的依然是戏曲作家自身的内在动力。戏曲作家要有为自己观众写戏的欲望,同时还要研究自己的观众究竟在哪里,他们的观赏兴趣何在,他们的戏曲艺术修养处在什么状态。有时候,戏曲作家过低地估计了观众观赏戏曲的水平,以为他们只喜欢老戏那一套,所以写出来的戏曲让他们看了前面就知道了后面的故事,根本提不起看戏的兴趣。要知道,现在的戏曲观众并不是封闭在戏曲艺术之中,而是生活在大众传媒发达的现代社会,接触了各种艺术样式,因而他们的舞台艺术观赏水平已经很大地现代化了。当然,也有戏曲作家过高地估计了观众观赏戏曲的水平,搞一些先锋性很强的戏曲实验,其失败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三、戏曲表演艺术发展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戏曲演员表演艺术担负着发展戏曲、完善戏曲的重要任务。在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精湛表演艺术的同时,要进行改革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扬具有正能量的戏曲表演艺术,改革创新出与时代同步的、让观众喜欢的优秀艺术作品。优秀的演员在任何表演形式下,都不能忽视表演艺术,充分依靠演员的扮演技巧,发挥表演艺术的功能。锻炼促进演员对演技的掌握和发展,使戏曲形式的创新具备更加有利的条件,不断地以新的形象征服观众。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相互统一的,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一味的继承或孤意的革新,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和观众需要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和发展,创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传世作品,才能弘扬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扩大中华戏曲表演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四、结束语
我们不忘戏曲艺术的传统、尊敬祖先是对的,但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方式,也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如果把祖先崇拜演化成现代人对祖先的刻板模仿,传承的戏曲艺术就只是文化的外壳,而非灵魂。因此,我们既需要继承传统,又需要在继承中不断摸索与探讨,创新出符合时代特点,满足公众需求的戏曲艺术作品,这才是真正地传承发展戏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