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济因素对青白瓷装饰工艺的影响

2021-07-03 05:54刘永红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 2021年3期
关键词:白瓷景德镇印花

刘永红 (景德镇陶瓷大学)

图1 青白瓷花口碗

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政治局面相对稳定,赋税较之晚唐五代有所减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宋代人口因此急剧增加,并向城市聚集,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人口多达百万之众。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打破了唐五代严格的坊市制度,实行坊市合一,住宅和商店相混合,沿街设店,消费娱乐场所随处可见。宋代还取消了宵禁制度,大城市如开封、临安的街道都是商店、酒楼、食肆,昼夜喧呼,夜市繁盛。宋代孟元老在其《东京梦华录》中就写道:“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1]。到了南宋,都城临安“西面临近西湖,东南面是钱塘江,水路运输发达,故此成为民富物殷的大城市”。宋代社会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达,不仅促进了城市手工业的繁荣,还为镇市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瓷器生产的第一个高峰。瓷器,这种“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生活必需品,在宋代出现了生产和需求两旺的发展势态。青白瓷是宋代的重要瓷器品种,是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六大窑系之一。它不仅以色泽素雅的青白如玉之色著称于世,其装饰手法也是异彩纷呈。青白瓷的装饰技法与其时的政治文化、审美倾向以及经济因素都息息相关。本文旨在探讨青白瓷装饰工艺与经济因素的关系,以求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图1)。

一、青白瓷经济促使景德镇成“镇”

在宋代的六大窑系中,青白瓷系是宋代影响面最广、瓷窑最多、产量最大的一个窑系,“基本集中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共8个省34个县,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2]。由此可知,青白瓷的生产是以景德镇窑为中心,并带动了整个青白瓷行业的发展。

景德镇原名为新平镇、昌南镇,于宋代景德年间后改为景德镇。清代徐松所撰《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二》记载:“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3],即公元1004年,景德镇始用此名,因昌南镇烧造瓷器贡于朝廷,温润如玉的青白瓷深受宋真宗垂青,命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4]。景德镇因青白瓷受到宋真宗皇帝的青睐而得名只是传说,事实上,景德镇的得名是由于丰盈的税收数额。宋代设镇不再以军事为依据,而以人口和税收为标准,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或者由于特殊的物产,手工业比较发达,也发展为镇市。景德镇在宋代以前是一个寻常的小镇,既不是行政中心,也不是军事设防之地。入宋后,由于青白瓷生产的繁荣,北宋政府于元丰五年(1082年),在景德镇“置饶州景德镇瓷窑博易务”[5],专司瓷器交易及其税收等事宜,这是一个官方性质的瓷器贸易机构。据《文献通考·征榷一》:“(宋)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大则专置官监临,小则令佐兼领”[6]。专为一镇之瓷业专置博易务实属罕见,可见当时景德镇窑业兴旺之盛况。

景德镇因青白瓷而兴,并且单凭瓷业支撑了这座城市的经济,成为这座千年古镇的命脉,这在世界上也不多见。“景德镇”这个城市名用的是皇帝年号,用皇帝年号作地名的,在南宋另还有两处:一处是以造酒业闻名的绍兴,用的是南宋高宗的“绍兴”年号;另外一处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庆元(今宁波),这两地都是商业重地,且是幅员辽阔的“府”,而景德镇只是偏安一隅的小镇,能获此殊荣,青白瓷功不可没。

二、景德镇繁重的窑业税收

图2 青白瓷印花碗残片

两宋时期,由于景德镇青白瓷生产的持续繁荣,景德镇对宋王朝的税收贡献日益加重,从税收与销量记录来看,“宋初景德镇商税收只占饶州商税二至三成”[7]。到了北宋中后期,景德镇成为了纳税大户。如在熙宁十年,该镇的商税年数额与当时的一般县城相当。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载,饶州商税表有:“浮梁县5475贯,景德镇3337贯,德兴县3797贯”。景德镇为区区一个小镇,商税却占浮梁县的六成,与德兴县相差无几。北宋时期,赋税制度较为合理,税收数额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一个产业的生产规模,且与之成正比的关系,由此可推知北宋时景德镇生产青白瓷的兴旺状态。

宋室南迁后,偏安一隅,领土狭小,但开支庞大,南宋政府为了创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巧立名目,榨取民众。如《陶记》所载:“宪之头子,泉之率分,统制之供给,经总之移用;州之月桩、支使、醋息;镇之吏俸、孤遗、作匠,总费月钱几三千余缗。而春秋军旅、圣节、郊祀赏赉、试闱、结葺犹不与此,通融计之,月需百十五缗”[8]。由此可知,南宋时期,景德镇每月交纳的杂税与附加税为3115缗以上,一年就至少需交37000余缗。如果把这数字和《宋会要辑稿》中记述的熙宁十年(1077年)景德镇全年的商税3337贯相比,南宋时一年的杂税竟然比北宋全年的商税高11倍。

为了应付如此繁重的赋税,加之海外贸易愈加发达,以景德镇窑为首的青白瓷生产商为了追求生产量,只得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且改良装饰及装烧工艺。

三、税收制度促进了印花装饰工艺的发展

从商业生产的角度看,生产者的终级目标是为了追求利润,他需要根据市场情况来安排生产,事先对产品的销量、制作成本核算、资金周转等经济因素予以统筹谋划。宋代窑主烧窑时需要向官府缴纳瓷窑税,由于是按窑的大小来收取赋税,并且在产品装烧入窑阶段就得交税,而南宋时苛捐杂税远重于北宋。“窑有尺籍,私之者刑”[9],官府把窑的容积记录在册,不准私自扩大窑室。生产者为了降低税额,就只能增加坯件的堆叠密度。这样一来,基于南宋严苛的赋税制度,生产者不能沿袭北宋时的生产工艺和装饰手法,需要运用商业策略来安排生产,对税收制度做出回应,其结果就是导致生产手段和装饰技艺等各个方面的随机应变。

具体到青白瓷的生产,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青白瓷生产者采用定窑发明的“支圈组合式的覆烧窑具”,这类窑具口径一致,能装烧规格统一的产品,具备了支垫与匣钵的双重作用,其堆叠密度比以往更大,约为仰烧法的4.6倍,也就是说,南宋一窑的装载量相当于北宋4至5窑的装载量[10]。而且,采用覆烧法使得支圈与产品同步收缩,大幅降低产品烧制过程中的变形率,使非常薄俏的器物得以烧成。

与覆烧工艺相匹配的是,南宋青白瓷的装饰工艺调整为印花装饰。印花,这是青白瓷仿定窑白瓷的一种装饰手法,指把纹样雕刻在模具(范)之上,再把半干的坯体放在模上压印,用手掌或有弹性的小木板沿坯件周壁轻轻拍打,使其内壁(或外壁)出现与模具(范)一样的纹饰;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坯体上留下花纹,这两种技法统称为印花。印坯时,将粗坯套在模具上,用双手拍打坯体外壁,边拍打边转动,做到用力均匀,至坯体的内形与模型完全吻合,即可脱模。此时坯体上就印上了规整的图案花纹(图2)。

南宋时期,青白瓷制坯业内部分工也非常细致,陶工、匣工、土工、利坯、车坯、釉坯、印花、画花、雕花各有其技,秩然规制,这种产业内部的分工,预示着景德镇瓷业将由作坊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催化剂之一,可以追溯到说南宋严苛的赋税制度。

四、青白瓷装饰工艺的特点

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宋代出现了一批商业化的城市,市民阶层的人数急剧增加,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导致了市民文化和俗文化的兴起。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不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由此在宋代形成了以雅文化为主导的前提下,世俗文化蓬勃发展,最终呈现出雅、俗文化并行发展的特点,体现在青白瓷上,则是制瓷工匠在关注釉色纯粹之美的同时,也在追求多样化的装饰技法。

宋代青白瓷的这种多样化装饰技法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市民阶层的审美喜好,他们与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诉求迥然有异,他们喜欢有着简单直白寓意的各种装饰物,题材或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或是有着吉祥寓意的,或者纯粹就是因为美观好看。不同的审美追求决定了产品装饰手法的多样性,于是宋代青白瓷的装饰手法有千姿百态的捏雕装饰(图3),也有起着画龙点睛效果的褐釉点彩装饰,还有玲珑精巧的镂空装饰。除此以外,宋代最常见的当属刻划花装饰与印花装饰。

刻划花装饰流行于北宋时期,其装饰图案或工整繁密,或简约写意,更多的时候是将两种图案的风格集于一体,以期丰富视觉效果。无论哪种刻划花装饰手法,都是基于经济效益的考量。如青白瓷器物上常见的婴戏纹,寥寥几笔线条就勾勒出了一个憨态可掬的孩童形象,这种图案不稍加留意,甚至辨别不出婴戏的形象,但并不妨碍其装饰作用。那种工整繁密的刻划花装饰,同样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工匠在刻划这些繁复的纹饰时,由于日积月累的操作从而熟能生巧,他们对所需刻划的图案无比熟悉,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表现出一种经验式的驾驭。如(图4)的这种云气纹,虽然在整只碗的内壁都刻划这种纹饰,由于是同一种图案,构图原理相同,表现手法类似,工匠只需掌握这种图案的刻划技巧,绘制其他云气纹时只需复制黏贴的程式化操作即可,这是对这类图案模式的刻划技巧谙熟于心从而产生了操作时的自由感。若将这种云气纹与其他纹饰组合成新的图案,那么云气纹的刻划经验也可以照样复制,省却了工匠重新学习的步骤,从而提高了刻划的效率。

图3 宋青白瓷堆贴盘口壶

印花装饰技法流行于南宋时期,从前文可知,印花装饰很大程度上是南宋时严苛税收的产物。同时,为了应付国内外巨大的市场需求,窑场主生产的青白瓷产量极高,并且品种样式层出不穷,这时再采用以北宋时流行的刻划花装饰为主要装饰工艺满足不了生产需求,窑场主需要快速生产出价格低廉而质量上乘的产品,印花装饰工艺无疑是最适合达到所有这些相互冲突的目标。印花装饰集器物成型和装饰于一体,印花、成型和装饰一气呵成,原先需要逐一刻划图案花纹的产品,费时费工。而印花装饰只需在母模上压印一次,便能一次性印满所有花纹图案,还能批量生产同一种图案的产品。这一工艺的出现,劳动成本相对降低,使得快速、批量、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印花装饰是宋代青白瓷常用的装饰技法,用印花手法装饰的青白瓷,含蓄而不张扬,最大的特点是既有图案装饰,又保持了原有釉色的完整性,还突破了清一色釉色装饰的单调,形成了色调既一致又富有变化的效果。

图4 宋青白瓷碗壁上的云气纹

五、结 语

青白瓷的装饰技法与宋代的政治文化、审美倾向以及经济因素都息息相关,其时发达的商业经济,使得市民阶层迅速崛起,人们的消费能力大为增强,青白瓷为了迎合市场,采用多种装饰手法,以应对不同的消费需求。本文探讨了经济因素与青白瓷装饰工艺的关系,为了追求产品利润,生产者需要根据市场情况来安排青白瓷的装饰情况,严苛的税收制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诸此种种造成了青白瓷装饰面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迎合了时人的审美,并且使得商品利润最大化。

猜你喜欢
白瓷景德镇印花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印花派对
那年夏天
欢愉印花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邢窑白瓷传统烧制方法研究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印花游戏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