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摘 要:本文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施工材料水泥和混凝土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提出一些应用策略来提高建筑工程中对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水平,进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通过文章分析得知,在建筑工程中,对水泥和混凝土检测产生影响的有检测环境、检测仪器和人为操作三个影响因素,通过对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展开上述几点叙述,分析影响其检测质量的具体原因,提出应对水泥和混凝土检测不足的策略意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检测的整体水平,进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检测
一、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
(一)水泥检测方法
检测水泥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对比检测法和安定性测定法。首先,对比检测法是通过对选购的水泥进行细度和标准稠度用水量的试验,与实验结果与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虽然其对于水泥的质量提升有很大帮助,但这种方法极易增加施工成本。同时,该方法对环境要求也很高。例如,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检测中,其根据标准比例进行水量的增加,通过对用水量的控制,进行观察,进而对水泥质量进行查验。而在这个过程中,如受到空气等因素影响,检测结果便会出现差池。其次,安定性测定法也是重要的检测方法之一,其需严格按照GB/T1346-2011标准,进行操作检验。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其将会导致墙体极易出现裂缝、断裂的情况。因此,安定性测定是十分重要的。
(二)混凝土检测方法
回弹检测和超声波检测是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常用的检测方法。回弹检测方法是借助回弹仪,通过对回弹仪上的数据判断,了解混凝土的质量。而超声波检测是利用极强穿透力的超声波对其进行检测。前者对仪器的要求很高,只有当回弹仪的率定值在78-82之间,并且工作温度在-4度—40度之间时,检测出的数据才准确有效。后者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其检测范围广、易操作、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但其仍会受到一定程度上混凝土含砂量等因素的影响。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都有利于检测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影响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质量的因素
(一)检测环境因素
受环境气候影响,水泥和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会略有差别。当温度发生改变时,水泥和混凝土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进而使得检测结果存在偏差。例如,在通常情况下,对水泥进行检测时,若室内温度过高,检测结果就会比标准值低 [1]。所以,对水泥进行检测时,温度一般需控制在20度左右。由此可见,气候条件和温度的变化是会影响对水泥和混凝土质量与性能的检测工作。因此,为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开始前一定要提前考察检测环境是否满足检测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下对水泥和混凝土进行检测,这样才能更确切地检验出水泥和混凝土的实际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推进整体工程高质高效的完成。
(二)检测仪器因素
检测仪器的不合规是影响水泥和混凝土检测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使用仪器和仪器本身两个方面[2]。一方面,由于管理疏忽,检测仪器长久未得到保养和维修,一些仪器零部件受损,导致设备老化、灵敏度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检测人员对检测仪器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异常操作、检验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另一方面,仪器本身还存在缺陷,无法对水泥或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无差别的检测。检测仪器的影响在混凝土检测中表现尤为明显。由于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的检测通常有超声波检测法、回弹检测法、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法三种,而这三种检测方法都需借助仪器来完成测验。而仪器的使用只能尽可能的做到减小误差,而非误差完全得到规避。因此,在检测开始前,检验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误差较小的检测方法,最大可能地规避其他因素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人为操作因素
在任何工作中,人为操作失误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人本身就属于不确定因素,我们无法保证每时每刻人们的状态都是饱满的,每个人的专业能力都是过关的,因此,在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过程中,人为操作因素也是最大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在对施工材料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工作中,人为操作因素主要表现为同组材料本身误差、同组不同设备产生的误差以及同成分不同检测方法所产生的误差。除了以上不当操作而产生的误差外,检测人员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也都会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3]。若检测员的专业能力不过关,当其在检测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时,或许就无法应用相关专业知识,清楚地认识它,进而采用良好的应对措施解决它。因此,专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对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三、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的应对策略
(一)规范检测流程,把控检测环境
检测流程的规范化是提高施工材料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水平的首要基础要求,是确保建筑工程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各建筑工程单位应根据相关管理制度,对单位相关内容进行规范化约束,全面、科学的对施工的各个方面展开监管,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安全保障,进而推动工程的顺利施工。规范检验流程可以通过检测步骤的分区化,实行板块制,进行流程化操作,各司其职,不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还有效的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该方式,检测人员工作更加的细分化、固定化,这不仅使得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环境得到了有力保障,也让检测人员在进行各自工作时更加专业化。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对测验流程的规范化是特别重要的。
(二)统一检测标准,确保仪器的正确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業的相关设备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而这些新型的仪器设备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制度,这使得其无法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因此,国家及各相关单位间应该对新型的仪器设备技术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在制定检测标准时,要对检测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予以明确规定,这样有利于检测人员工作的有章可循,推动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日常检测中,加强对老旧设备的重视与关注,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并定期对老旧设备进行查看和养护,确保老旧的正常使用,进而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总而言之,统一的检测标准和仪器的维护在确保水泥和混凝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质量检测,提升人员专业能力
由于建筑工程所需用的水泥和混凝土数量较大,因此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一般抽取样本进行检测。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样本的选取就变得十分重要。在样本选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样品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然后进行质量检测。因此,检测的全过程是需要多个环节相互配合的,每一个部分都不能有所差池出现,否则其结果的准确性便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建筑工程单位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为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并且检测人员自身也应不断学习,了解、接触新技术,提高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而提高检测工作整体的质量和效率[4]。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对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规范施工材料的流程、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以及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本文研究中提出的几点意见,主要围绕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过程,注重对施工过程中人员技术和检测质量的把控,这对建筑工程事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忠.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研究[J].散装水泥,2022, 000(01):169-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