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皓,秦 瑜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215011)
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大背景下,收缩城市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愈发普遍。据收缩城市的相关研究指出,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城市经济和人口快速发展,但仍有超过1/4的城市面临收缩,其中以东欧与美国东北部的锈带地区最为典型[1]。与此同时,我国经历了近30年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空间框架迅速拉大,多数地区出现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的现象,利用卫星图像监测2013—2016年间3 300多个城镇的夜光强度,发现28%的城镇灯光变暗,近1/3的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下降[2];在《2019年新型城镇化及建设重点任务》中也首次公开提及“收缩型城市”概念,明确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3],收缩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议题。
收缩城市的出现对传统以增长为导向的城市规划理念提出了挑战,学界应客观正视城市人口减少、经济增速放缓的收缩现象,并加大对收缩城市的研究与关注。由于收缩城市最早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国外针对城市收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相对而言,我国对收缩城市研究在2010年以后才逐渐兴起,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基于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结合传统文献分析方法,对国际收缩城市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及总结,探寻该领域研究的特征、演进脉络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收缩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是运用共引分析理论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通过寻径网络等算法找出关键节点,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从而实现信息可视化分析[4]。其形成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对关键词、作者、机构等信息进行挖掘和抽取,探索并可视化信息间的相互联系,能够全面而清晰地揭示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衍生脉络以及前沿热点。本文首先利用CiteSpace分析国外收缩城市研究的发文量、学科分布、作者及机构合作关系,总结现状研究特征;其次,对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处理,绘制多元、动态的研究知识图谱,探讨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主题分布;最后,通过高频关键词时序分布及突变词分析,梳理归纳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演进路径和发展趋势。
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的核心数据库作为论文数据来源。在检索条件中设置“shrinking city”(收缩城市)为主题,“Article”为文献类型,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11月2日,得到搜索结果后根据相关性和主题内容进行筛选整理,最终共得到838篇与收缩城市研究相关的文献作为分析的数据。
文献发表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从每年文献发表数量统计图(见图1)上看出,2007年之前国际收缩城市研究每年发文量在10篇以下,发文量较少且有一定的起伏,收缩城市研究尚未受到学界的重视;之后,发文量呈现出较为迅猛的增长态势,在2019年达到峰值119篇,收缩城市的研究形成一定规模。由此得出以下结论:近三十年来,研究收缩城市的文献数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研究发展迅速,其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重构产业转移,更多城市面临资本和城市人口的流失,同时城市无序蔓延和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使收缩城市转变为热点话题,迎来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
图1 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历年文献数量
研究领域的分布特征可以直观的反映收缩城市研究的热门学科领域。从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专业领域时区演化图谱(见图2)中可以看出,早期的研究主要涉及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Geography(地理)、Urban Study(城市研究)、Regional&Urban Planning(区域城市规划)等工科领域,该领域的文献量最大,是研究收缩城市的核心领域;2008年以后,Sociology(社会学)、Business&Economics(商业经济学)、Ecology(生态)等学科关注到收缩城市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收缩城市的研究领域开始扩展。近年来,Remote Sensing(遥感)、Sustainable Science&Technology(可持续科学技术)、Transportation(交通)等都对这一主题展开相关研究,原有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逐渐向技术实践应用领域发展。总的来看,收缩城市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并经历着不断深入和拓展的过程,反映出收缩城市研究的综合性特征。
图2 收缩城市研究的专业领域时区演化图谱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可以展现国际收缩城市研究领域学者之间关系。从图3中可以看出,Haase A(安内格特·哈泽)、Haase D(达格玛·哈泽)、Rink D(迪特尔·林克)、Grossmann K(卡特琳·格罗斯曼)、Wolff M(曼纽尔·沃尔夫)等学者形成的研究网络较为成熟,且他们的发文量较多,分别为12、12、11、8和7篇,是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领军人物。其余的学者相对独立,整体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学术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3 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作者合作共现图谱
研究机构的合作共现分析可以体现出学术界对该主题的支持和认同程度。根据收缩城市研究的研究机构合作共现图谱(见图4)统计,共有102个机构参与收缩城市的研究,表明该研究方向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广泛展开研究。其中,UFZ Helmholtz Ctr Environment Res(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Chinese Acad Sci(中国科学院)、Univ Michigan(密歇根大学)、Humboldt Univ(柏林洪堡大学)出现频次最多,分别为28、20、12和11次。从连接节点上看,合作网络较为分散,但形成了以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为主和以中国科学院、密歇根大学为主的两大合作网络。可以看出,高产机构多位于德国、美国和中国,这说明国际收缩城市研究形成以德国、美国和中国为核心的研究高地,并出现了中美跨国合作网络。
图4 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研究机构合作共现图谱
研究热点是某一时段内引起学者或专家广泛关注或探讨的科学问题或专题。关键词作为文章核心思想及内容的高度凝练与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学科领域中研究热点[5]。利用CiteSpace对收缩城市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将网络节点设置为关键词,时间分割为两年,阈值设置为Top N=50,生成收缩城市领域的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5),共得到212个关键词,并根据共现频次整理出关键词排序表(见表1)。图谱可视化网络呈现出该领域研究分支较多、关键词间关联度较强的特点,反映国外收缩城市研究内容涉及话题广泛。排除city(城市)、shrinking city(收缩城市)等关键词后,population decline(人口衰退)出现58次,频率最高,其余依次是impact(影响)、Germany(德国)、policy(政策)、pattern(模式)、urbanization(城市化)、sprawl(蔓延)等。可以看出,国际收缩城市的研究热点在收缩城市的概念内涵、城市蔓延与土地空置的空间特征、城市化对城市收缩的影响以及规划管理政策应对等方面,同时,“德国”、“底特律”、“中国”等实践前沿地域也是研究中的主要热点内容之一。
图5 国际收缩城市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1 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关键词排序表(频次>30)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按照相关度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序图(见图6)。结果显示,国际收缩城市研究共得到smart decline(精明收缩)、vacancy(空置)、globalization(全球化)、urban sprawl(城市蔓延)、shrinkage pattern(收缩模式)、simulation(模拟)、green infrastructure(绿色基础设施)、planning strategies(规划策略)、qualitative model(定量模型)9个关键词聚类,位置代表关键词首现年份,弧线代表关键词的共现关系。聚类分析得到网络同质性平均值M=0.628 1,网络模块化的评价指标Q=0.525 4,表明该聚类结果较合理,位于可置信区间。根据聚类内高频关键词内容,并通过阅读重点文献,可将研究聚类进一步归纳为4个主题集群,分别为“空间模式”、“量化测度”、“动因机制”以及“政策响应”(见表2)。
图6 国际收缩城市研究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序图
表2 关键词共现聚类分类信息表
3.2.1 空间模式
城市收缩的空间模式是收缩城市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通常情况下城市在人口减少时并不会立即发生空间收缩,但收缩城市在空间上存在一些共同的空间表征。由于人口向其他地区迁移,收缩城市最常见的空间特征之一是出现大量的空置住房,在一段时间后空置住宅或被拆除或衰败,在空间上形成穿孔区域导致城市肌理的恶化。同样,Reis JP指出去工业化导致工业用地闲置,城市中心和郊区出现大规模城市棕地[6]。因此,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收缩城市通常以穿孔和破碎的城市景观为特征,有废弃的土地和低密度的居民点,这类穿孔形收缩以欧洲的城市较为典型[7]。另一种圈饼形收缩则以美国东北部的老工业城市最为常见,内城人口大量外迁郊区,城市边缘地带扩张,而内部地区出现严重的空心化现象,城市活力下降,人居环境进一步恶化,形成类似圆环的圈层收缩格局[8]。
3.2.2 量化测度
为了更科学的界定处于怎样发展状态的城市是收缩城市,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提出了收缩城市的量化测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社会经济类、地理空间统计类和地理景观类等指标[9]。其中社会经济指标与人口和产业经济的变化相关联,Pallagst提出从人口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以及人均税收水平等角度来考量收缩城市[10]。在地理空间统计类方面,主要通过办公或居住的空置率、某一建筑物的拆除或翻新比例以及基础设施可达性等指标来度量城市收缩程度[6]。城市收缩往往会引起地理景观的变动,基于GIS和遥感技术手段,可通过叶面积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最大斑块指数等地理景观类指标来量化描述城市收缩[7]。
此外,城市收缩的模拟是收缩城市定量研究的另一前沿领域。其中,土地利用模拟通过识别与预测收缩城市的空置土地,能更有效地应对收缩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系统动力学(SD)、元胞自动机(CA)和智能体模型(ABM)三种模型[11-13]。Haase在单一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结合系统动力学、元胞自动机的复合模型,能够更准确、全面的模拟城市收缩过程,模型解释力更强[14]。在未来,模型复合以及模型结合其他技术应用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2.3 动因机制
从单纯关注城市收缩现象到探究收缩城市产生的动因,是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重要方向转变。造成城市收缩的原因较为复杂,总结现有文献中引发城市收缩的动因,大致可分为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化和城市空间失配三类。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指受全球化和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影响,Martinez-Fernandez C(2012)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化一直在将资源、关键基础设施和知识资产集中在“全球城市”中,这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技术,从而造成中小城市的收缩[15]。社会结构变化是指受老龄化、少子化[8]、后社会主义国家转型[16]等影响,如底特律由于种族冲突的问题,导致白人从市中心迁出,而低出生率和老龄化等因素又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收缩进程。城市空间失配主要指城市需求和城市功能的空间不匹配而造成的城市收缩,“城市蔓延”和“郊区化”是空间不匹配的一种形式,Reckien D(2011)指出造成城市收缩的空间不匹配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空间未提供所提供功能(就业,教育和其他活动),二是提供的功能与空间长期维持其活力的需求不符,三是空间提供者没有充分地重估从空间中获取的价值或空间需要长期维持的程度[17]。
3.2.4 政策响应
收缩城市往往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发展资源匮乏、土地房屋空置现象严重、城市风貌衰败、居民生活品质下降等,因此如何保障城市在收缩情境下实现平稳的发展转型已成为城市治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不同城市的收缩程度、轨迹、形成原因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均不相同,并且在不同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下,政府做出的政策响应也不尽相同,Sousa(2015)将不同地区城市收缩的响应政策分为了“抵抗”和“适应”两种[18]。
“抵抗性”政策一般以发展为导向,试图通过挽回流失的人口、土地和市场等要素,实现收缩城市的再增长,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城市再开发、城市更新、城市活化,例如莱比锡通过引进宝马、保时捷知名企业和建立文化设施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实现城市复兴。而“适应性”政策将收缩看作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并将收缩接受为城市发展的另一种标准路径,精明收缩理念则是其中普遍采用的办法。Schilling(2008)提出合理精简策略,根据未来土地需求的预测调整开发用地总量,通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立土地银行,强调合作规划并推进公众参与,从而稳定失调的市场,实现收缩下的发展[19],例如扬斯顿将闲置土地转化为绿地空间并将原有工厂改造成工业艺术公园,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
对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关键词做时区演化图谱分析(见图7),将不同阶段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整理,得到关键词的时间分布情况(见表3),并结合利用突现探索(burst detection)功能导出的突现词(见图8),从而确定该领域的热点演进路径和发展趋势。可将国际收缩城市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图7 国外收缩城市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演化图谱
表3 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关键词时间分布表
图8 国际收缩城市研究关键词突现强度排序
第一阶段(1992—2007年):收缩城市研究的起步阶段。该阶段关键词词汇类别单一,关键词突变较少,频次较高的词为收缩城市、人口下降、城市蔓延,可见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在挖掘收缩城市的内涵以及表现特征。收缩城市的概念源于20世纪中期的人口流失研究,当时主要以生命周期理论来解读城市收缩,Robert A等学者认为城市收缩是暂时、可逆的现象[20]。但早期收缩城市被涵盖在城市衰退下,直到2006年,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在全球举行了收缩城市巡回展览,“收缩城市”的概念才正式被学界接受并采纳,收缩城市自此正式进入各国学者的视野。人口减少是收缩城市的重要表现特征之一,也是与关注经济发展的城市衰退研究的区别所在,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成为此时的研究热点。
第二阶段(2008—2013年):收缩城市研究逐渐拓展,初现多元化。模型、影响、城市化、政策、模式、治理、策略等是该阶段的高频词。在全球化的作用下,收缩城市现象愈发普遍,迎来了全球学界的研究热潮,在这一阶段关键词数量激增,研究内容多样化,研究热点从最初关注收缩城市的内涵定义和人口数量变化的表象研究到探讨引发城市收缩的原因和动力机制研究,进而探索城市收缩的模式以及相应的响应措施,并在理论探讨过程中,学者们意识到城市收缩不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期现象,以空间增长来应对收缩城市的传统范式难以奏效,提出了精明收缩、合理精简、战略性收缩等一系列规划新理念,并在扬斯顿、底特律、费城等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景观、生态等突现词,说明Schilling J等部分学者开始从新自由主义视角解读城市收缩,认为城市收缩是资本盈余和劳动盈余的空间表征;此外,收缩城市与城市绿化的关系也逐渐受到关注,收缩城市的研究不再仅限于城市规划领域,形成了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多学科交叉的现象。
第三阶段(2014—2020年):收缩城市研究蓬勃交流应用期。生态系统服务、社区、闲置地、绿色基础设施、元胞自动机、遥感是这个阶段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可以看出,收缩城市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城市层面,而是往社区、建筑等不同尺度发展,收缩城市的测度方法和定量模型分析也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同时,与当地居民关系最为紧密的房屋和土地空置问题一直是收缩城市治理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结合社区、绿色基础设施等突变词,显示了该阶段城市空置问题的治理路径主要采取社区参与和绿化策略,也代表了该阶段研究的前沿。一方面更重视社区参与在处理空置问题中的作用,如扬斯顿颁布了《社区行动规划》[21],通过空置住宅状况评估掌握城市中空置建筑的衰败情况,并鼓励社区公众参与空置治理;另一方面,Sousa S等学者将低效空置的土地转化为绿色空间,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取代空置和废弃的房产。
本文运用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收缩城市研究文献的发文数量、研究领域、研究作者和机构、研究热点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可视化分析与解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国际收缩城市研究发展迅速,发文量逐年增加,在2008年迎来学界的研究热潮。研究领域学科交叉特征明显,环境科学、地理、城市规划是收缩城市研究的核心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与社会经济、生态等专业相结合,近年研究领域向遥感、交通等技术学科拓展发展。从研究力量和合作网络分析来看,Haase A、Haase D、Rink D、Grossmann K等是收缩城市研究的领军人物,国际研究人员呈现小集中、大分散格局,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德、中三国,并初步形成中美跨国合作网络,收缩城市作为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应进一步加强科研人员以及机构之间的合作以不断推动收缩城市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2)当前国际收缩城市的研究热点包括:人口减少、影响因素、德国、政策、模式和城镇化等;研究呈现出空间模式、量化测度、动因机制和政策响应四个聚类主题。国际围绕收缩城市的表现特征、量化标准、动因机制、定量模型及可持续发展的响应开展了众多探索,由于收缩城市形成动因复杂,在空间上也形成“穿孔型”和“圈层型”等不同的收缩模式,从社会经济、地理空间、景观等不同学科进行了量化测度研究,多采用元胞自动机等模型模拟预测城市的收缩情况,并根据不同收缩城市的具体情况和背景提出“抵抗”和“适应”不同的政策响应。可以看出,国际收缩城市的研究已相对成熟。
(3)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演进路径可分为起步、逐渐拓展和蓬勃交流运用三个阶段,在研究内容上,国际收缩城市的研究已经由注重人口变化的现象研究过渡到深层次动因机制和政策响应的本质研究阶段;在研究对象上,由城市宏观尺度过渡到社区、建筑等微观尺度;在研究方法上,由偏重综合比较的定性理论分析过渡到利用大数据进行时空分析和预测模拟分析。总的来说,国际收缩城市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微观化、定量化的发展趋势,未来可以从关注收缩过程中多尺度与多主体问题、构建收缩城市的跨学科的混合指标测度以及收缩模拟模型的系统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呈现出阶段性或持续性的收缩现象,相关研究也正在不断涌现。与其他国家收缩城市相比,我国收缩城市是快速城镇化和地方发展机制相互作用的特殊产物,其成因和类型更为复杂多样,张京祥教授(2016)指出中国收缩城市的独特性表现在增长与收缩并存,分为绝对收缩和相对收缩区域、全面性收缩和局部性收缩区域[22]。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倾向于采用人口普查等数据定量界定收缩城市,描述其空间特征[23-25]。但相较于国外收缩城市研究,我国收缩城市研究较晚,依然处于现象识别和引进消化国际经验的阶段,对收缩城市的科学界定和识别、演化规律的机制揭示、收缩的未来情景模拟及规划对策等议题研究不足。
国际收缩城市的研究相对成熟,虽然在概念界定、理论框架、动因机制、政策响应等方面大多基于西方城市发展情景和模式展开,但仍可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首先,我们应认识到收缩城市的研究必然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但城市收缩是一个复杂的循环反馈机制,在分析框架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理念和标准范式,学界应科学分析我国收缩城市的形成原因、空间模式与影响因素等,在借鉴其他国家收缩城市研究的经验基础上,深入挖掘分析中国城市收缩的本土化研究,结合自身特征与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理论研究体系。其次,应提高国内收缩城市研究的跨学科综合性程度,在人口经济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可靠的跨学科指标测度体系,从而更好的识别界定收缩城市;未来还可考虑基于遥感、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手段,利用大范围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处理方式,探讨国内收缩城市模拟和预测模型,从而进一步拓展我国收缩城市研究广度与深度。此外,还应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尺度的城市和区域收缩的全面研究,综合考虑多主体的利益诉求,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社区参与等具体策略,探讨最适合城市的响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