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其可持续发展核心探寻

2021-07-02 15:03单静袁林山马娜
科学与财富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林业

单静 袁林山 马娜

摘 要:近几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环境问题是国家考量的重点问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林业是环境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提升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阶段需要考量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其可持续发展核心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且各地域气候条件与地质因素各不相同,如何提升林业建设质量,提高国家整体植被覆盖率成为社会各界实时关注的热点内容。林业作为国家第一产业,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其作用也逐渐体现,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史,“污染后治理”是国家发展必经之路,现如今中国已经发展至“治理”阶段,需大力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中国国土植被覆盖率,实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一、树立正确生态环境建设理念

树立正确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对中国林业建设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环境建设是现阶段中国绿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从思想层次做出转变,才能够将正确生态环境建设理念体现在行为中,从而为整体林业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理念中,主管人员需将格局打开,将整体生态环境建设从传统“木材”观念中解放,以整体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对林业建设各方面内容做出充分考量,以林业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全面落实林业生态环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林业经济效用与生态屏障效用。截止至2017年3月,中國国家林业局宣布,中国全国范围内已经实现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意味着中国林业中国对生态环境建设效率将会迎来质的提升。现阶段首要任务是基于正确生态环境建设理念下,提升整体林业经济效益,实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未来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思路

(一)正确认识森林,永续林业资源

对林业而言,森林资源的再生能力决定了永续经营的可行性,想要做到改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需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永续经营为基础。首先主管部门需对森林资源的特性以及发展潜力有足够认知,明确林业在中国整体发展战略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针对现阶段林业管理体制进行全面优化。其次,需做到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培养适合现代环境的新型植被品种,为森林的永续经营提供一层保障。最后,全面开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在生态工程中,需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所建设植被品种,确保其能够完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变化,茁壮成长。

(二)加强对森林资源培养,扩大森林面积

森林资源是自然界所提供的最佳屏障,更是发展绿色产业与林业经济效益当地重要基础。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养,扩大森林面积,有效防止土地沙漠化。根据《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家共完成了造林360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06.67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44万公顷,有效减少了国家内部沙漠化土地面积。现阶段仍需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养力度,众所周知,树木生长周期极长,且生长周期越长的树木对生态环境建设影响越大,所以对森林资源的培养力度应不断加强。

(三)依靠现代科技力量开发林业

行业科技技术发展决定了行业核心生产力,现代科技与技术十分发达,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力量为林业建设提供一份强有力保障。围绕着选种、速生、幼苗维护、病虫治理等多方面对森林进行有效维护,确保森林建设能够在现代技术支持下正常发展。此外,林业建设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火灾侵害,管理人员需对防火措施与设备进行充分储备,确保意外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减少火灾危害或提升附近人员自保能力。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核心要点

(一)遵循生态自然环境运行规律

众所周知,自然环境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运行规律,而人为干预对自然环境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首要因素是需完全遵循生态自然环境运行规律,在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避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维持生态自然环境的自身发展平衡。将遵循自然法则内容列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标准考核制度,在面临重大发展策略制定以及重大项目开展建设时,也需对整体森林环境的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考量,将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森林可承受、可恢复范围之内,避免出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情况,确保生态环境能够顺利完成自身内部循环,实现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所获得的现实效益。森林资源是林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生态环境的主要体现,通过对森林资源的良好经营与掌控,能够有效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森林生态系统为人类源源不断提供现实效益。比如森林资源自身所具备的环境调节功能,能够有效减少森林附近的空气污染等人为污染因素。这需要主观部门对整体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做出充分考量,加强对森林的依法保护力度,完善森林采伐管理政策,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营,从而有效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效率,为中国整体环境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三)壮大林业整体产业实力

为实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性,需进一步壮大林业整体产业实力。管理人员需充分结合当地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情况,按照国家相关发展要求,对当地林业建设现状制定合理发展计划,丰富林业建设发展内容,提升林业相关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整体林业发展进行全面优化,大力发展苗圃花卉以及生态旅游等行业,逐步转变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获取方式,实现资源型林业向生态型林业转化,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形成完成产业链,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生态环境所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壮大林业整体产业实力,吸引足够建设资金,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念

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管理人员应组织建设多元化生态文明相关活动以及森林文化的有效传播活动,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念,使人民感知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从而形成正确价值观,因而将正确生态文明观念辐射向全社会,使人民养成尊重自然环境、善待自然环境的生活习惯,全面了解生态环境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全面实现国家绿色发展理念,以林业自身影响能力,促进人民发展绿色文化,创建绿色经济等方面内容呢,使人民意识到自身对生态文明的影响,从而在根本上做到全民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念,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层强有力保障。

(五)大力宣传生态文化知识

生态宣传是将生态文化知识传播向大众的重要手段,管理人员应大力宣传生态文化知识,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对生态文化知识进行详细划分,制定有效宣传计划,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中进行全面宣传,使人民对生态文化知识内容有初步了解。除新媒体平台外,还可利用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比如报纸、电视、广播等途径,实现对生态文化知识的全方位宣传。使人民明确生态环境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引导人民日常生活行为,全方面改变,从而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此外,管理人员应针对人民意识层面进行有效宣传,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措施入手,有效提升全国各地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与积极性,使自然生态环境充分融入人民生活之中,利用生态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水平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人类潜意识中,对自然有着一定親和力,比如现代化建筑建设中,不仅需要针对建筑本身进行充分设计,还需建筑周围生态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利用自然环境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充分美化建筑环境。从生态环境中延伸出的绿色也被视为健康、生命力的象征颜色,足可见人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潜在拥护意识,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大对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力度与投入力度,利用各种互联网延伸产品的便利性,增加生态文化知识的曝光度,合理建立生态文化平台,将林业相关建设内容一并录入平台中,丰富平台内容,吸引点击量,从而以多形式多角度的方式对生态文化知识进行有效宣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在一定程度达到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

(六)对林业管理体制及林权制深入改革

其一深化森林分类经营制度改革。现阶段,要以政府部门投资为背景,吸引社会力量共建,不断扩大公益林平衡面积,全面提高地方公益林平衡标准,加快山地荒漠资源有效保护。因此,商品林应按照基础产业进行有效管理,市场资源的配置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其二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要贯彻“谁制造、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充分调动林权人造林的积极性,加快林权证的发放,在明确林权的基础上,防止活林以及活树使用权的流转,并允许在受到法定与自愿补偿约束的前提基础之上进行合理运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中,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重要战略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繁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这就要求从业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决策,以及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学会与时俱进,奋发图强,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林业快速发展,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全面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生贤.发展林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J].求是, 2004, (22).

[2]李湘林.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证[J].新疆林业,2005.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