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上海 影像100年

2021-07-01 12:49
新民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上海建设

第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党的初心始发地。1920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史称中国共产党发起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党成立后,中共中央领导机关长期驻守上海,上海由此长时期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中心。在大革命洪流中,在上海发动的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给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人民在各条战线顽强斗争,上海成为革命文化和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开辟第二战线,里应外合,解放上海。1949年5月27日,上海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约2万人在南市公共体育场举行国民大会,声援5月4日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1920年5月8日,毛泽东和旅沪新民学会会员在上海集会,欢送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并讨论学会会务。图为与会者的合影。

1927年2月22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旋告失败。图为工人、学生和其他群众与军警对峙的情景。

1936年1月28日,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5月30日,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召开各界民众纪念五卅惨案11周年大会。

1947年2月,上海党组织领导各界群众开展解冻生活指数的斗争。上海工人走上街头,要求解冻生活指数。

1949年5月上海战役,解放军跃入敌军战壕,追歼敌人。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获得新生,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过一难关”。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共上海市委率领全市人民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实现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制定和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支援全国建设,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上海初步确立。1956年后,上海市委积极探索适合市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实施“充分利用、合理发展”工业方针,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向高精尖发展,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全面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将上海初步建设成为中国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下,社会主义建设在一些重要领域仍取得一定进展。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圖为解放军进入上海市区。

1950年的“二六轰炸”中,杨树浦电厂等被炸,市区供电受到严重影响。图为工人在清理现场。

1954年10月,肇嘉浜改造工程动工, 昔日“ 龙须沟”成为一条集交通、排水、绿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林荫大道。

上海组织机关干部下厂、下乡参加劳动,转变作风。图为1963年6月,南汇县300多名机关干部下乡参加三夏劳动。

上海工业生产能力提高,解放初不能生产的矿山设备、发电设备、汽车等产品逐步发展起来。图为1957年, 上海试制成功第一辆国产吉普车。

猜你喜欢
上海建设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