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
从语文老师到中学校长,从基层街镇干部到教委副主任,赵建国是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而且是个“多面手”。2012年10月经全市公开招聘,赵建国来到海淀教委工作。他先后分管过中学教育、德育、美育、学校安全教育、校外教育、未成年人普法教育、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卫生保健、学校后勤管理等,历经多个岗位、领域的磨练,赵建国成了教育行政管理的行家里手,留下了一连串充溢着深厚教育情怀和创新教育理念的故事。从德育教育的顶层设计、海淀少年科学院的创建、“孩子们的春晚”这片艺术沃土的营造、开创性推出校园安全教育《百校百剧》。赵建国激情满怀,以爱心与勤奋日夜拼搏。用他自己的话说:“竭尽全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赵建国来说,为孩子们成长、成才、发展搭建平台,是自己在忙碌奔波中不断体验到的存在感、成就感的内在源泉。这份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让他幸福着孩子们的成长,快乐着孩子们的进步。
黄志军是海淀实验二小的一位男班主任,近日在一次分享中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
今年9月开学我接了一个二年级班,记得刚走进教室的一刹那,班里安静极了!可没过3分钟班里就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我赶紧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灵机一动,以前在参加班主任基本功比赛时,我的表演秀就是讲故事,对!就讲故事:“同学们,安静一下,您们知道老师的肚子为什么这么大吗?这里可装的全是故事啊!要不要听?”“要……”好整齐的声音。“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子和小兔子上课是怎么听讲的吗?”“小猴子和小兔子是同班同学,开学了,他们可高兴了!小猴子兴奋的跳来跳去,一会儿下座位动动书包,一会儿又和别的同学说说话,搞得同学们都听不了课了。而小兔子呢?它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认真的在听老师讲课,同学们,你们觉得谁做的对呀!”“小兔子!”……下课了,孩子们还围着我,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如果爱我你就抱抱我……”,走在楼道中,坐在教室里,我就会被孩子们突然“袭击”到。孩子们表达爱的方式是那么直接,那么坦诚,我心里时时温暖着……
用爱和智慧点燃孩子的激情,成就美丽的师生情谊。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是引领学生发展、创造班级文化、营造学生有效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
用爱和智慧点燃孩子的激情,成就美丽的师生情谊。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是引领学生发展、创造班级文化、营造学生有效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海淀区中小学有教学班7000多个,相应的就有7000多位老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像黄志军这样的班主任还有许多,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生命扶助正在成长中的生命,以心育心,以人格育人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知己,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在赵建国眼中,一个任科教师不合格,影响的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质量;而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就会影响一个班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的良性运转,班级的有效管理,学生的全面发展,任课教师之间的协调,家长和学校的沟通,离开了班主任都无法正常进行。一个团队的建设首先需要统一认识,2016年,海淀教委出台的《“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教育人才孵化机制及建立健全名班主任工作室体系”的要求,经过区教委第16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海淀区中小学班主任名工作站。通过开展德育实践、德育科研、德育培训、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提升全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的高端发展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构建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服务平台。让班主任在工作中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才干,以评促优,建立“让优秀成为习惯”思维路径。
海淀区基础教育在校生30多万,占北京市五分之一,是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办学规模最大的区。海淀区这些年来始终坚持“全纳、公平、个性、选择、适合、优质”的教育理念,立足普惠、重在提高。在中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海淀教育连续三年刷新纪录,高分段高位强势攀升,2018年中考全区优秀率达到70%以上的学校占全区中学的35%。2019年高考,全区理科700分以上考生17人,占全市70.83%。北京市理科前十名中有九名(含并列)为海淀考生;文科690分以上考生3人,北京市文科前三名均为海淀考生,前十名中有七名为海淀考生,高分段的学生分布在全区各类学校,呈现优质均衡的发展态势,成为全市教育科技文化强区。
这是赵建国主任最为心仪的事情,每当听到又有多少个应届毕业生走进北大、清华,他心里特别自豪,多累也心甘。当教育行业的兄弟单位前来取经,问他海淀为何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他毫无保留地总结了三大点: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实践相结合;“行政、教科院、学校“三套马车”的模式产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合力”。越是遇到挑战,这项机制越能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二是深入研究、注重科学施策,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及时调整新模式、新机制带来的变化,摸索新的规律,善于打破旧世界的前提是能够找到新的出路。三是抓住重点、项目引领发展,以“新品牌”学校建设促进有发展潜力的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在推进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这些有理有据的方案、创新超前的思路很可能成为海淀教育模式的范本。
海淀教委目前无论从教育改革成效还是教育、教学成果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赵建国副主任深谙教育的“痛点”、“热点”,面对问题,他总能及时发现“焦点”,尔后对症下药,迎难而上,找到解决办法。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他是拼尽热血,可以说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海淀教育成果除了培养学生们品学兼优之外,體育上也毫不逊色。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号召,中、小学校教育要“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
健康第一,赵建国本人以身作则,坚持锻炼身体,推进学校体育多元化发展,带动全区中小学体育工作全面发展。每年举办中小学常规赛事22项,直接参与学生2万余名。并重点突出校园足球、冰雪运动的特色,评选海淀区校园足球带头人20名,组建校级足球队173支,学区精英队88支,在北京市各级各类足球比赛中包揽了半数冠军。自2014年开始先后举办了四届中小学生冰球联赛和首届速滑比赛、雪上嘉年华活动,带动了10万余名师生参与冰雪运动,用爱心助力孩子们成长,以恒心培育孩子们未来。
寒假的第一天,我去参加了我一生中很重要的一次答辩——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的答辩。我先用五分钟介绍我的研究课题——“光照对白星花金龟3龄幼虫生长速度的影响初探”,然后一位看起来十分严谨、渊博的评委向我提问了。“小同学,你的这个白星花金龟3龄幼虫养了多久了?”“六个月了”。评委说,“你能把那只化蛹的幼虫给我们看看吗?”“没问题”。
我把化蛹的幼虫拿出来,评委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有一位评委还不时地用手指弹一弹。这可把我惹怒了,我担心这样会影响那只幼虫的生长,于是瞪了评委一眼,她发现了我的眼神,立刻小心翼翼地把幼虫放了下来。然后她又问了我很多问题,我都一一作答。前面的同学只用了三四分钟就答辩完了,而我却用了将近十分钟!
这篇短文的作者是北京市育英学校昆虫研究所刘开太小院士,号称未来的“达尔文”。他在文中绘声绘色描述了他带着养了6个月的“白星花金龟”,接受评委们现场答辩。刘开太以“光照对白星花金龟3龄幼虫生长速度的影响初探”作为课题,经过初赛、复赛,获得了金鹏科技一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建立了“刘开太昆虫研究室”。昆虫研究室设在学校校园农场里,有学习实验区、标本展示区、小型动物养殖区,为生物爱好者获得感性认识的平台。每到春暖花开,就能在校园里看到一群“寻虫”的学生。
刘开太是海淀区少年科学院的“小院士”。在赵建国主任的直接推动下,2017年6月,由海淀区科协、区教科院、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区11家青少年活动中心为成员单位,联手创办“海淀区少年科学院”,让几代人的理想终于落地,以少年科学院为载体稳步推进海淀区教育工作。海淀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和科技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优势,创建少年科学院,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为中关村科学城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海淀少年科学院”开拓性地开创“小院士”的评选机制:本人申报、中科院专家听取汇报、入校考察、专家合议。入选海淀区少年科学院的小院士们需要完成:一个科学创新课题研究、落实一次走进中科院科研院所、实现一次走向中科院野外台站科学考察活动、举办一场学术论坛、举办一次科技成果展览、打造一场科技竞赛、研发一项院本课程,共“七个一工程”的目标。目前评选出100名海淀区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各自都有“绝活”、“高招”。2018年,全区学生参加国际或国家级科技竞赛荣获第一名、金奖、一等奖500余项,其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0项、4名学生获市长奖。
面对种种名誉与赞美,赵建国的想法很朴实——能有机会助力孩子们的成长,虽然劳累,但心甘情愿。赵建国在一次交流会上曾说:“做教育就是做未来,我们既关注当下,更关注未来,要努力构建更加整体的教育新生态,探索未来科教教育的新模式”。理想的教育模式是让孩子身心健康、内心阳光,让学生们潜在的兴趣最大限度得到开发与催生”。
2019年1月25日晚,海淀区中小学美育成果汇演——“孩子们的春晚”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拉开帷幕。来自于海淀区30多所中学、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近1000名小演员参加合唱、戏曲、小品、舞蹈等艺术表演,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一场堪比春晚的少儿美育成果汇演惊艳了海淀区。孩子们从中得到了锻炼,受到熏陶。参加演出的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的刘珈鸿小朋友说:“我们表演的剧目是《会飞的抱抱》,希望透过我们讲述的故事,将爱接力,传递给大山里那些买不起书包、球鞋的穷困孩子,他们长大了,会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微笑,一个深情的拥抱会鼓舞他们变得坚强。”
艺术是生命的源泉,能使人充实和完美,很多的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学钢琴、美术、舞蹈等各种才艺,希望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播下一颗艺术的种子。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就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進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要创造条件开设各门类艺术的教学模块”、“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教室、走廊、宣传栏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了普及、提高艺术教育,落实海淀区域内各中、小学的美育成果,直接负责这项工作的赵建国主任首先推动若干艺术社团的建立,各学校根据自己特点,纷纷成立合唱、器乐、舞蹈、京剧、话剧等多个艺术团,并选派专人负责,加大艺术教育的投入。从艺术社团的管理、专业老师的选聘、定期开展排练等,赵主任兢兢业业,事前布置、事中敦促、事后检查,一项项落到实处,无一遗漏。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赵建国自己一定先做到。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人的智商、情商都差不多,惟有持之以恒、不惧困难的人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现实中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轻易获得掌声与鲜花,过人的成就背后一定是过人的付出。
这一年“孩子们的春晚”演出规模宏大,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构思精巧、形式创新,小导演们走上舞台,一改过去主持人串联的方式,将不同类型节目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现代经典巧妙融合,科技与艺术互动,趣味盎然。自2017年开始,海淀区委、海淀区教委、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已连续三年举办“孩子们的春晚”,集中展示、展演中、小学美育成果,充分展示海淀区科技、艺术、体育融合发展的新成果。快乐是孩子们的天性,童蒙养正、幼儿养性、少年立志,中华民族的圣贤教育落实到今天的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需要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才智少年,需要培养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艺术的熏陶中立德树人,见贤思齐,返朴归真。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中、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需要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安全教育提供保障。校园安全非同小可,全海淀30多万个中、小学生,每个孩子的安全都是大事,哪个孩子出了问题都是事故。可恰恰是安全问题出现很多死角,甚至某些中、小学校长都存在安全教育盲点。
赵建国这位教育行政管理“多面手”,开始将目光聚焦到安全教育这项工作中。他牵头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出版安全隐患(知识)点手册。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41个小类、400多个灾种的安全知识点编印成图文并茂的小册子,推广到各校,写进学生守则。
如何让枯燥、单调的安全知识入心入脑,取得成效,这位自嘲为“万金油”的教委副主任又想出高招,创新了寓教于乐的形式:发动中、小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舞台情景剧,将各类校园安全事件应急知识点融入其中,以舞台剧的为载体,将“应急文化+安全教育+亲身参与”的安全教育,融入歌舞表演,寓教于乐,提高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化解风险的意识,创新“百校百剧”模式。通过跨界融合的艺术创新形式,将专家评审后的典型应急场景,以及国内外权威安全知识搬上舞台,成为海淀教育又一大特色。
“百校百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目前“百校百剧”已经举办了三个赛季,共积累40部中文剧、10部英文剧、剧目涉及地震、火灾、交通事故、踩踏、溺水、野外求生、校园欺凌、反恐、传染病、家用电器使用等主题,让中小学生通过生动的舞台表演,学会自救与互救,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首部校园安全教育电影《妈妈你真棒》”即将上映,而且该电影中的角色有多一半由海淀区各学校的师生真人担纲。孩子们真棒,真心点赞!
该电影讲述了一位初二年级的学生帮助仿生妈妈一点点学会生活技能、融入社会的故事。透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孩子与妈妈之间那个永恒的主题——爱。爱的方式多种多样,世界上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爱的渴望与爱的故事。孩子与妈妈手牵着手,一起守望心灵的成长,守望青春的梦想。原本的公益舞台情景剧,不料一步步走向了院线播映的商业电影,影响力更加深远。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赵建国整日里奔忙在海淀区大大小小的学校里,心中装着海淀30多万中、小学生,竭尽全力、无怨无悔。他胸怀蓝图脚踏实地,凡是他经手、主抓的工作样样有声有色。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自他上任接受之后,创新性提出“区聘校用派驻校医”的模式,实现了海淀区“校医”队伍建设的新模式,从教委的层面已经向50几所学校派驻了近60名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并巧妙的与军民融合有机对接,实现多方满意的效果,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赵建国大力倡导“健康海淀教育”实现“海淀教育健康”,从学校安全角度,提出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四个机制”护航平安校园等措施,的確使得海淀区学校各项卫生工作在北京市“十三五”学校卫生验收中“遥遥领先”,包括青少年近视防控从0——10的种种有效措施,都是掷地有声,收效显著。
他不光是本职工作有声有色,凭着深厚的教育情怀与多岗位经验,他撰写的《关于提高教育治理水平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被评为民进中央2018年度参政议政成果一等奖,曾获“民进北京市优秀会员”称号。在任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期间,共提出《关于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保障民办民办学校教师权益》等39件提案。其中《关于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建设步伐的建议》获时任副市长赵凤桐批示,对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山高人为峰,我们深情祝愿这位专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和国教育战线的忠诚卫士、卓越的教育管理创新者、卓有成效的实干家在未来的日子里步履坚定,向着太阳,一路攀登,燃烧出更为璀璨的光芒,照亮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