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伟 陈献勇
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这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既是提升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也是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化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并形成了“目标一致、组织一体、工作协同”的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
建立融入机制,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制度化程序化
当前,正值传化集团打造智能物流平台、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制度化、程序化,是确保企业正确政治方向的坚强保障。
推进党建入章。在进行广泛宣传的基础上,传化集团党委按照法定程序,将党的领导、党组织的设置、党务工作机构、人员配备、党建工作经费及党员权益保障等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以此促进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为企业党组织工作真正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奠定了法理和制度基础。
实施党政联动。按照“信息共享、工作互通、协力发展”的要求,传化集团党委做实“党委书记进经管会、工会主席进监事会”的组织安排,有序引导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经管会、监事会,推动党组织架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公司管理层深度融合,充分保证党组织有效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创新组织设置。传化集团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流程为基础,调整党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到车间班组、建到公路港一线,将党组织延伸到公司的“神经末梢”,提高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深度、效度。通过“交叉兼职制、联席会议制、工作联动制”,传化集团经营管理层与党组织实现“两条腿一条心”“三轮驱动促发展”的局面,实现了党组织对经营管理层的全覆盖。
完善协调机制,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规范化常态化
传化集团党委注重整合党群资源,完善协调机制,打通党群融合全链条,以党组织的“一马当先”引領群团组织“万马奔腾”。
推动党工团“一盘棋”协调。传化集团党委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深度挖掘党工团强大合力,实现党工团资源共享、服务共推、工作互促,真正形成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党群“一盘棋”格局。基于物流业态的经营实际和公路港组织现状,传化集团党委在全国布局的公路港中建立党群组织,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党建工作网络,确保企业哪里有经营组织、哪里就有党群组织。
推动党建与经营“三同步”协调。根据公路港基层党组织的实际,传化集团党委对一些还不具备单独成立群团组织的单位,推进党工团班子成员交叉兼职,如: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工会组织委员兼任团支部书记等。通过党建与行政工作谋划同步推进,年初党委工作会、职代会制定措施同步部署,将党群工作纳入总结评比、与经济责任制同步考核,确保党的工作融入企业,服务发展 。建立健全定期例会、联席会议、重点工作通报等制度,实现目标共谋、路径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
推动党员与员工“一体化”协调。传化集团党委坚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党建工作的思路,在总目标中找准党建工作的角度和位置,把党建的各项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员工反映的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围绕企业年度重点工作中的关键项目、经营管控、安全生产等事项,组建党员攻关项目小组,让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攻坚克难当先锋。2020年,传化集团共计成立了87个党员攻关小组,攻克200余个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约成本近1 000万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物流产业党群部门600余名党员突击队成员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传化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硬核”基因。
优化激励机制,增强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能动性主动性
传化集团党委注重优化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与员工待遇相挂钩的新型劳动关系,让广大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加大经济激励。制定了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考核办法,把党建工作推进情况纳入企业经营绩效考核,形成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联评联考,从机制上压实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的责任。制定党员个人绩效考核办法,把党员作用发挥纳入员工个人绩效考核,坚持推进民主评议党员“三票”制,即从月度绩效评价、项目担当、党员攻关等维度,推进党员积分制,对每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强化精神激励。建立和运行与荣誉体系相融合的“三争、三创、三评选”活动机制,树立典型标杆,即争做“创业创新先锋”“传化劳模、工匠、劳动标兵”“杰出青年、青年精英、青年新秀”,争创“助力经营先进党支部”“星级职工小家”“青年文明号”,评选“优秀党群工作者”“先进基层工会”“先进团组织”。
突出事业激励。建立党员“优先招聘、优先培养、优先发展”工作机制,让党群工作者干事有平台、作为有基础、价值有衡量。建立党员和优秀人才的双向培养机制,积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中高级管理者,开辟优秀员工成长成才红色通道。建立员工职业发展多通道,形成覆盖各个职类的任职资格体系,健全人才发展体系,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组织实施“青春合伙人”计划、“青春飞扬”计划、“青字号”活动计划,助力青年党员干部成长成才。在“三亮三比”活动中,建立党员示范岗、亮明党员身份;张贴业绩看板,展示党员绩效,把党员示范作用渗透到工作方方面面。同时,各党支部在党员专题会上,针对党员的年度任务指标进行分析复盘,晒出工作业绩,促进绩效提升,把党组织服务推动力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建立文化宣传机制,强化党员推动企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决定企业经营成效的内在因素。传化集团党委注重建立企业文化宣传机制,通过强化广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培育企业文化。精心修订《传化企业文化大纲》,组织全员学习企业制定下发的《行为戒律》《问责办法》,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宣传贯彻力度,使每名员工特别是新员工主动将个人成长成才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注重文化引领,聚焦企业重点任务和关键行动,把奋斗者文化、绩效文化及责任担当、价值创造理念传递到企业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以此塑造企业共同的愿景与价值观念,培育员工内化于心的精神与信条。
丰富文化载体。在党群组织中全面开展“五个必”文化专项活动,即党群评先必“照” 文化、全体党员必“学” 文化、党群大会必“讲” 文化、党务交流必“谈” 文化、党群活动室必“亮” 文化,以此推动形成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与工作作风。坚持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员工技能大比武、师带徒结对等活动,助力员工队伍能力建设,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获得感和荣誉感,进而使其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文化引领。围绕“以价值创造者为本”企业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奋斗精神,深入开展“星级职工小家”“工人先锋号”等创建活动,让文化入脑入心入行。推进公益活动社会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困、爱心助学、精准扶贫、文明创建等活动,首创互联网化的“安心驿站”,捐资3 700万元建立了421个驿站,直接服务卡车司机5.4万人,彰显了传化的社会责任感。广泛开展“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活动,倡导推进传化“家文化”,培育形成富有感召力、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企业精神,增强了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