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蕊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相互理解,是作为朋友的最低基础。朋友间并不需要凡事都有同样的看法,更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求同存异才是相处之道。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二人终生为友,却是性情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柳宗元自称“自幼好佛”,而韩愈致力于复兴儒学。章士钊说:“韩柳二公,在道义上东西相望,鸿沟宛然。”即便如此,他们的友情依然维系一生。柳宗元去世后,韩愈写下《柳子厚墓志铭》,不仅记述了柳宗元的家世、为人、政绩,更是高度赞扬了他的才能和品行,情谊真切,饱含惋惜。
关系再好的朋友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真正的朋友懂得正视彼此的差异并相互理解,不必试图让对方肯定自己的观点,也不必刻意迎合人,切勿对人指手画脚,也不要事事顺从他人的安排。有共同的话题,又保持独立的个性,如此朋友关系才能长远。
常有人抱怨,翻遍了通讯录却找不到一个可以随时打扰的人。看似有些矫情,但人难免陷入低谷,尤其是难以独自挣脱的时候,更需要一双手拉一把,哪怕只是倾听,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记载了他与张怀民之间的一段交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本已准备就寝,只因看到月色入户,便突然产生夜游的兴致。然而一个人不觉尽兴,他便想到了挚友张怀民,遂至承天寺寻他。没有丝毫的准备,只凭一时兴起。而恰好对方也未睡,也有同样的心境。
很多人并不缺少朋友,可以一起逛街、一起聚会,一起狂欢、一起大笑。而当这场热闹落了幕、散了场,是否有人愿意倾听你藏在心底的忧伤?当你发现有个人始终等在那里时,便是发现了知己。就像张怀民之于苏轼,念无与为乐者,我便想到了你。
最高级的朋友,无须多言,可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联系,但双方都不会有所猜疑,不会患得患失。而一旦有事情,哪怕只是因为不开心,也可以随时随地分享,不在乎立刻收到回复,却知道对方看着你开心也会为之喜悦。有这样的朋友,如沐春风。
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开篇便是“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清秋时节难免寂寞,风雨之中怀念故人。念之未必要见面,甚至不必使其知晓。即便诗人言“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却未必是真的寻不到其人,只是不執着于相见。看似冷淡,却透着温情,这种浓浓的情谊,非知己不可体会。正如张充和所说“十分冷淡存知己”,亲而有间,疏而有密。
朋友之间,最舒服的关系不是发了信息秒回,而是我知道你看到了或有空了一定会回复。并非每天腻在一起就是关系亲密,真正的亲密是懂得彼此应该有距离。我至今保存着一条语音,朋友说:“我现在下班了,走在路上突然好开心啊。”短短6秒语音,没有太多内容,没有前因后果,只是她突然觉得开心便告诉了我,而我跟着她一起开心。没有什么深刻的理由,只是因为喜欢。
对于真正的朋友,会发自内心地喜欢,所以愿意理解,简单随意,变得心有灵犀。遇到这样的朋友,请务必珍惜。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