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应专业“专业思政”体系的构建
——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2021-07-01 08:54郦丽华
中文信息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职业

郦丽华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思政重点之一。要实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就需要将专业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思政元素发掘出来,融入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

本文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应专业)为研究对象,计应专业在2016年被入选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2019年被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为骨干专业。计应专业对接移动互联网行业,培养适应中小微型企业信息化业务需要,具有优势职业品质,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能够从事UI/UE设计、前端应用开发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

一、计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计应专业采用“2+1”(2年专业教育,1年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体制。课程分为“公民素养课程”“专业技术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实践实训课程”和“毕业设计”5大板块。专业和阿里云、华为、联想来酷科技、海康威视、杭州恒生聚源、浙江噢易、杭州云颂科技、浙江宏远、浙大网新图灵、浙江众盟等企业合作,以“特色班+项目”方式开展专业实践课程教学。

二、专业思政教学目标确定

课题组从专业课程群、职业素养、民族精神、企业文化等多方向梳理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汇总成专业思政教育目标,以此目标推动实施专业思政教学,通过教学反馈不停完善专业思政教学标准。专业构建思政教学体系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计应专业思政专业思政教学体系构建过程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之魂。让学生从思想和情感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认、认可、接受并自觉遵循,才能很好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

2.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

正确的价值追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对今后的人生方向、就业选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让这个信念变成成长路上的力量之源,是我们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的必要前提。

3.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善始善终、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一个合格职业人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去了解,认知工匠精神,用心去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从思想上改变自己,态度上端正自己。

4.坚韧、耐劳、奉献、感恩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正确处理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名誉和形象,还与公司、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声望和利益密切相关,良好的职业道德会给公司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又一重要内容。

三、课程教学改革

在确定了专业思政教学目标之后,根据目标建设专业教学思政内容体系。结合《纲要》通过深入挖掘形成较为粗放的思政教学元素堆积,通过深入梳理形成各门具体课程的思政教学知识体系后形成专业的思政教学知识体系,然后把专业的思政教学知识体系融化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

1.专业思政教育元素堆积

1.1 专业课程群思政元素挖掘。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专业学习思路与解决方法与客观世界的做人做事相结合,与建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结合,挖掘专业课程群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依靠教师的个人魅力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并提升自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专业课程思政的目的所在。

1.2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发。让学生了解国际形势,展示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侧芽都是单芽,即每个叶腋间只形成1个叶芽或花芽,没有桃、李那样的复生芽。因此,结果枝修剪时必须认清叶芽和花芽,短截部位的剪口芽必须留在叶芽上,以保持生长力。若剪口留在花芽上,一方面果实因附近无叶片提供养分而品质差,另一方面枝条结果后会枯死。

1.3 职业素养思政元素挖掘。计算机从业人员除具备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竞争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等岗位能力。

把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人格素质和职业素养。

1.4 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的灵魂。专业是以企业需求为指导,实施“特色班+项目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企业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之一。

2.专业课程群教学改革

专业课程群逐步有序地进行改革。将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教育目标结合,从教学大纲制定到教案编写,从教学案例设计到公开课堂思政教学,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改革。

2.1 教学内容布局。当代大学生国内外大事、要事常常是他们讨论的话题,在计应专业课中恰当引入国内外要闻,讨论国内外要闻,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引入我国政府对计算机行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或讲话等素材,引发师生讨论,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进一步提升民族自豪感,传承民族精神。

利用计应专业课程与IT行业技术发展强关联的优势,讨论和点评,将思政素材与专业课程知识点有机结合,用思政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实践课程可以结合实际项目,针对不同企业文化,实施企业文化导入,使学生全面理解企业文化内涵,体验企业文化真谛,提升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和熟悉企业理念,使学生入职之后能够按照企业的共有价值观做事。

2.2 教学方法改革。在教改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和实施是重点。首先教师在教案设计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所关心时政适时引导。其次,将思政目标元素有机地结合到知识点中,让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相互衬托,相互加强效能。第三,将思政元素以合适的教学手段实施和落地。基于案例教学能很好地实现思政元素专业知识点组合。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具有抽象、凌乱等特点,教学设计和实施最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执行过程包含案例设计、讲解、引申拓展以及反馈和改进等四个环节,它们构成闭环反馈,通过迭代方式逐步改进案例,提高教学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案例教学设计

四、师资力量提升

“身教胜与言传”,要取得思政教育的良好效果,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素材挖掘,思政案例比一般工程案例对教师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了解计算机行业最新成果、把握发展趋势、参加实践创新以增加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求教师关心时政,增加自身政治修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

五、建立专业课程评价体制

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完善专业思政教学体系反馈调节机制。

1.督导主导,设计评价指标

成立专业的评教组织,设计课程评价指标。根据课程思政要素、课程实施过程、教学效果等不同层面的信息,采用科学、公平、具有建设性的评价,并且将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学团队或者教师,督促教学良性循环。

2.同行评价,完善评价制度

督促教师或教学团队针对教学课程,开展一定数量的公开课程,听取同行评价。外部力量促使专业老师更加努力钻研教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政治素养,提高了课堂的驾驭能力。

3.线上线下结合,全方位评价

针对课程发放网络问卷,问卷发放对象为校内教师、学生、合作企业,全方位听取评价。学生评价能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他们的思政需求,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合作企业评价能让教学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提升思政教学案例质量。

4.客观反馈,提升评价质量

督导汇总各方评价信息,客观、及时地反馈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并给予指导性意见。

总结

2021年,计应专业“恒生聚源”“联想来酷”“ACM班”等特色订单班,学生在岗位实践等到企业好评。“ ACM班”已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冠军5次,金牌11次 。专业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特等奖1次、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团体二等奖2项,各类学生志愿服务超500小时、200人次,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专业思政建设,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之中。厘清专业思政目标元素,实现整体性设计、一体化推进,各专业课程携手共进,每门课各守一段渠,差异化实践,专业思政建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职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