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思 杨莉娜 黎锦通
(深圳市龙岗区园山实验学校 广东深圳 518115)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了包括“科学探究”的四大核心素养为课程的宗旨,同时“科学探究”也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些举措提高了对科学探究素养的重视,推动着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的改革。科学探究对于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参与科学实践、理解科学本质、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和学习者都有重要作用[1]。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的实践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契合课程标准指导思想,在拓展学科内容、提升学科能力之余,着重提升科学探究素养,同时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学科活动老旧、单一的问题,并提供可行的措施和案例。
横岗街道地处深圳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较干燥,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4℃,适宜暖水性藻类(例如,硅藻、蓝藻等)的生长和繁殖。藻类是低等的水生植物,是水体污染的指示植物,其生长状况能反映水体生态的污染程度。在个别社区中,由于水流较慢、生态系统较简单、污水倾倒等原因导致藻类疯长,但水体藻类的生长状况、数量等问题并没有得到社区管理员的重视。同时,学生在校园的水池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针对此现状,学生提出问题:小区和校园内水体藻类的种类有哪些?早、中、晚的藻类比例如何变化?说明水质如何?什么原因导致水体产生这种现象?如何治理和调整水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横岗街道不同时间段水体藻类多样性变化”的探索,在周边环境观察、采样鉴定、定时监测、绘制藻类变化图后,揭示水体藻类的种类及比例变化情况,并推测水质情况,尝试为深圳地区的社区水质治理提供可行建议。
本实验在11 月初进行,选择早(7∶00)、中(12∶00)、晚(18∶00)3 个时间点,学生分别在横岗信义御城小区水池和园山实验学校水池0.3~0.5 m水深处采样。对于透明度很小的区域,在下层多取一个样本,并与表层样混合制成混合样。采样时,将采水器扔进水中,灌满水后取出,用所取水样冲洗采样瓶2~3 次,盖好瓶塞。对于比较浅的池塘,直接利用滴管进行吸取,多次取样。采集后,立即送回实验室,置于4℃冰箱保存,抑制生物活性,降低生物化学作用,并在当天完成镜检。
浮游藻类种类的鉴定主要参照《中国淡水藻志》《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植物学》。镜检前,学生通过网络和书籍对藻类的分类、观察和鉴定进行学习,利用藻类一般鉴定过程进行实验。浮游藻类定性分析时,将样品制成临时装片,利用高倍光学显微镜(10×40 倍)进行浮游藻类的类别鉴定,鉴定到属。
利用玻片和滴管将1 个样品制成3 个临时装片,每个装片在显微镜下(10×10 倍)选择10 个不重复的视野,统计每个样品中的藻类数量,利用Excel 计算相应的比例。实验持续1 周,学生3 人一组,每天在相同时间分别取样,最终3 个时间段分别取平均值,绘制成水体藻类时空变化图。
用pH 试纸测定水体的酸碱度,分析水体生物生长状况及水体污染情况。
2.1 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 横岗信义御城小区水池的藻类种类较丰富,主要包括了3 个门,8 个属(图2),其中蓝藻门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数量最多,是该水体的优势种。园山实验学校的水体藻类种类较少,只观察到束丝藻属和栅藻属(Scenedesmus)(图3),其中束丝藻属数量明显多于栅藻属,藻类多样性较差。
图1 横岗信义御城水池藻类组成(16×40 倍)
图2 园山实验学校水池藻类组成(16×40 倍)
2.2 浮游藻类的种类时空变化 水体藻类比例变化,如图3、图4 所示。据图分析,随着时间推移每个属均有改变。信义御城水体中,蓝藻门束丝藻属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各属,比例随时间逐渐降低;绿藻门中栅藻属比例逐渐增加,水棉属(Spirogyra)、团藻属(Volvox)、刚毛藻属(Cladophora)变化不明显;硅藻门中,各属比例均较低,羽纹硅藻属(Pinnularia)先降低后增加,舟形藻属(Navicula)逐渐增加,直链藻属(Melosira)略有增加后降低。园山实验学校水体中,栅藻属的数量和比例一直明显高于束丝藻属,随时间的推移束丝藻属比例先升后降,栅藻属先降后升,整体变化不明显。
图3 横岗信义御城池塘藻类的时空变化(平均值±标准差)
图4 园山实验学校水池藻类的时空变化(平均值±标准差)
2.3 水体酸碱度 信义御城和园山实验学校的水体pH 值约为6,均呈现弱酸性。弱酸性水质易导致有机物分解速率减慢,物质循环速度较慢,寄生虫大量发生,对鱼类危害性较大。
本活动在11 月展开,该段时间的天气晴朗,温度适宜(25℃左右),在此温度下,横岗信义御城的水体藻类丰富度较高,数量也较多,其中,束丝藻属为优势属。而在园山实验学校中,藻类丰富度较少,主要有2 种:束丝藻属和栅藻属。束丝藻属是我国常见的水华蓝藻种类,而以束丝藻属作为优势种的水体,爆发水华的可能性较高。学生在采样时发现,横岗信义御城小区的水质相对较浑浊,藻类数量过多,肉眼可见已有一定的水华现象。而部分的束丝藻属含有毒性,其分泌物将极大程度危害水体生态和其他水生生物,因此,应尽快进行水质调整。
学生针对观察到的现象,结合藻类的生活条件和水体pH 值,建议可适当增加水生动物(例如,鲤鱼),泼洒适量小苏打改善水体酸碱度(水体酸碱度最适为6.5~8.5),对水体生态的平衡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可组织人员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和更新,例如,增加水体的流动性,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换水。园山实验学校的水体为半流动水体,藻类较少,可适当加入水草和其他的植物,丰富该水池的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从而维持基本的生态平衡。
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的探索历程并没有结束。学生查找资料,整理成实验报告,并将治理水体污染、提高水质的建议与小区工作人员和学校水池管理人员进行沟通。由于小区的规划和实际问题,信义御城小区实行了水体更换,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体的污染。学生计划在下学期,对2 处的水体进行再次监测,持续关注水体藻类变化,并对水质调整方案进行修正,进一步探索可行的方法。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实施实验,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了查阅文献,合作探究,研究分析和撰写实验论文,感受了科学研究的不易,培养了学科关键能力,着重提升了科学探究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是开放性、跨学科的综合探究活动,满足了初中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研究的兴趣。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应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难度的活动,适当地引导和评价学生的成果和不足。例如,在藻类采样过程,学生对藻类的采样方法不清楚,采样存在困难,可利用教师提供的相关书籍和资料,提前学习,并仿照教师的示范方法多次进行采集;在绘制藻类时空变化图时,学生对数据处理不熟练,还停留在单一的纸笔计算和统计上,教师应提前进行数据处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再进行实验,有利于获得更佳效果。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锻炼探究能力,凝练科学精神,并使其在活动中更加关注生活,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