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药用植物标本数字化建设与实践

2021-06-30 09:44刘翠晶刘霞林红梅韩梅
科技风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图像中草药

刘翠晶 刘霞 林红梅 韩梅

摘 要:现有各级标本馆(室)馆藏植物标本的数字图像覆盖率颇高,在物种层面上,仅缺少少量稀有物种的数字图像资料。本文从地方高校的条件和特色出发,构设了药用植物标本数字化进一步建设的模式,并获得初步实践成果,为药用植物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中草药;数字图像;特色建设

植物标本是对植物的实体保存,是人们发现新物种和认识植物界的重要依据。据载全世界现有不同级别标本馆约3095家,累积馆藏3.8亿余份。其中,馆藏800万份标本的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居首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位居25位,馆藏265万份[1]。目前,各大型标本馆均已陆续配套数字标本馆,且数字化进程在不断地扩大中,以方便全世界植物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学习和使用。

就物种数量而言,全球约35万种,以全世界馆藏标本总数折合计算,标本已几乎覆盖至每个物种,包括各种药用植物[1]。可见,现阶段在物种水平上,各大型标本馆均能提供较为全面的植物数字图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地方高校的植物标本馆(室)相应馆藏及数字化的建设应体现出地方特色,从为教学服务的角度出发,建设“深、精、特、专”的数字化药用植物标本馆(室),使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研究中,能够对药用植物基源进行准确鉴定,为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一、针对中草药生长特性,进行药用植物标本数字化的“纵深”建设与实践

在教学工作中,植物智(www.iplant.cn)等数据库中基本可检索到药用植物的数字图像,但无论是原植物数字照片,还是腊叶标本扫描图像,展示的是植物开花期或成熟期的图像。而根及根茎类药材,為多年生植物,药效成分的累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地下部分的鉴别特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仅使用植物在某个时期器官特征的资料,要求更深入的背景资料。吉林省道地药材细辛,本标本室现有完整腊叶标本3份(图1),是本专业已退休教师于90年代在吉林省不同地区采集并完成制作的,可见整个植株的形态特征,但不足以让学生理解细辛药材形成的过程,在后续标本数字化建设时,专业教师增加了不同年生、同一生育期细辛药材的数字图像(图2),及细辛药材在做货年(采收年)不同生育期的数字图像,启发学生观察药用植物生长过程的动态变化,使学生首先在课堂上就能较为深入地认知这个过程,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针对环境对中草药生长的影响,进行药用植物标本数字化的“精准”建设与实践

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常在外部形态上有一定的表型变化。东北道地药材人参,有野山参、林下参、园参等品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人参为例,讲解五加科植物的特征。人参一年生植株为1片3小叶复叶(俗称三花)(图3-左1),二至多年生植株,均为5小叶掌状复叶,区别在于复叶叶片的数量,二年生1片(俗称巴掌)(图3-左2),三年生2片(俗称二甲子),四年生3片(俗称灯台),五年至多年生多为4-6片轮生的掌状复叶(图3-左5)。而数据显示,野生山参在1-5年内,均为幼苗期,多是3小叶,5-10年时为5小叶[2];而栽培的园参,在人工调控干预下,一年生植株中会偶见“巴掌”,三年生植株3-4片掌状复叶轮生的也较为常见(图3-左3)。人参地上部分通常为单一总叶柄(图3-右2),但偶见地上2-3总叶柄(图3-右1)。标本室现已拍摄长白山区多地不同年生栽培人参的数字图像,不仅有地上部分叶器官生长变化的数字图像,而且还有地下部分根及根茎特征的数字图像,可供相关课程教师使用。

三、针对地方高校地理位置优势,进行药用植物标本数字化的“独特”建设与实践

吉林农业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向东有长白山区,向西有西部草原。长白山区道地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细辛、五味子、刺五加、关黄柏等;西部草原有甘草、黄芪、防风、远志、知母等[3]。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但财力、人力有限,无法对众多药用植物进行标本数字化的“精”“深”建设,所以专业教师准备针对东北关药进行分批建设,首选东部山区的人参、细辛,西部草原的甘草、防风。吉林省洮南、通榆县属于甘草药材的东草区,有适合甘草生长的沙壤土,其地上部分多群丛,地下部分是圆柱形的红棕色的甘草根[4]。专业教师在通榆县沙丘拍摄野生甘草药材,从地上部分特征到长达两米根部挖掘的视频,为学生展示甘草的生境条件、群丛特征、根部在沙土中生长的特点,可以弥补学生只能在教材或采集签上见到相关生境描写的缺憾,通过视觉的冲击力,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

四、针对专业特点,联合相关专业,进行药用植物标本数字化的“专项”建设与实践

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一座综合性的中医药博物馆,面向全社会展出医书巨著、医药用具、各类中草药彩图等[5]。本学院相关专业有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中药资源开发及利用专业、中药学专业,专业教师交叉授课,但药用植物标本和生药标本不在同一标本室,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时只能分别认知一下,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割离感,不易形成较完备的知识链条,需要相关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特色联合起来,依托相关科研平台,合力合理地打造相对小型的有益课堂和实践教学的“专项”综合数字化资源数据库。如针对地区性药用植物资源普查项目,需要《药用植物资源学》提供调查区域药用植物的资源背景资料,需要《药用植物生态学》提供普查地区样方规划的整体方案,对样方内具体药用植物资源的鉴定需要强劲的中草药鉴定能力,同时,需要配套的电子设备的支持,GPS位置、影像资料拍摄等,后续多方数据汇总,形成药用植物基源鉴定—位置标定—药材鉴定—药材储备量摸底—种质资源保存—遗传样本保存等全方位数据库。

特色药用植物标本数字化建设不应再局限于各类标本的静态图像化、二维码化等层面,应向动态化、综合实践方向努力,通过主题设计,以特色地、精准地、深入地数字化药用植物标本资料为基础,整合一套数字化资源,为药用植物系列课程的“金课”打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葛斌杰,严靖,杜诚,马金双.世界与中国植物标本馆概况简介[J].植物科学学报,2020,38(2):288-292.

[2]李学军,张益武.野生人参的生长环境及形态特征[J].人参研究,2006,2:16.

[3]杨利民主编.吉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养殖关键技术研究[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4]罗琳,张豆豆,李文斌,等.不同产地栽培甘草药用部位性状和质量的比较分析[J].中药材,2018,41(4):829-833.

[5]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概况.http://bowuguan.bucm.edu.cn/bwggk/index.htm.

课题项目:吉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度课题——中药材学院植物标本室数字化建设与管理(项目编号:2017XJZD4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高品质道地药材关防风、五味子和细辛规范化种植示范研究(项目编号:2019YFC1710700)

作者简介:刘翠晶(1977— ),女,吉林四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草药原植物鉴定与分子生药学;刘霞(1965— ),女,吉林临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林红梅(1980— ),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韩梅(1964— ),女,吉林长岭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

猜你喜欢
数字图像中草药
浅谈中草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离散数列的傅里叶变换
数字图像处理在机械零件测量中的应用
脑筋急转弯
杭州小学生学做“小中医”感受传统中草药魅力
数字图像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转型研究
脑筋急转弯
一种对矢量地图的理论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驱动教学实践
数字图像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