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我国在原有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公共会计准则,于2019年1月1日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新制度的出台有利于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对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提升财务信息与预算执行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政府会计制度》实行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一、引言
于2019年1月1日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主要解决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适度分离和相互衔接的问题,统一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扩大了资产与负债的核算范围。增加了收入与费用两个会计要素;增加了研发支出用以准确反映无形资产的生命周期成本;增加了单位因担保业务而产生的预计负债,进而准确的反映出政府的家底。改进了预算会计功能,将预算会计的功能原则上定位于收付实现制。然而,在实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一)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足
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作用之一就是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就是将绩效理念融入到预算管理中,贯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全过程。在讲究预算投入的同时,注重支出结果,用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与效果性。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预算绩效管理要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跟踪监控绩效目标实现进程、事后评价目标完成程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财务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高度不够,理解不够全面,对绩效目标的设定往往敷衍了事,在绩效目标设定中对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含义不清。绩效目标与单位职能和年度工作计划脱节,资金规模与绩效目标不相匹配,存在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逃避政府采购的现象。要知道,绩效目标讲究的就是预算资金支出的产出和效果,如果对绩效目标做不到细化量化,项目资金在预算编制环节就没有支撑。另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与绩效目标的实现进程也没有做到跟踪监控,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做到纠正。再就是自评报告质量低下,责任意识淡薄,对无绩效或低绩效的部门缺少责任追究机制。
(二)在会计核算上重预算会计,轻财务会计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财务会计按照权责发生制对收入、费用、资产、负债、净资产五个会计要素进行核算。预算会计按照收付实现制对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个会计要素进行核算。但是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大多数的财务人员不适应新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适度分离做的很好,但是对相互衔接却不是很重视。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资金,会计核算是围绕年初编制预算、年中执行预算、年末编制决算报告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总结这三项工作展开的。并且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管理与服务,所关注的大多是社会效益,不像企业是以创造利润实现经济效益为主。在这种惯性思维的影响下,部分会计人员对预算会计的收支核算重视程度要高于财务会计,忽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相互衔接。不通过本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调节表进行试算平衡,对新会计制度的平行记账也总是操作不当,这些都对会计信息的准确与真实性造成很大的影響。
(三)资产管理难度增加
首先是资产定义的改变,新会计制度下对资产强调的是控制,控制分为使用控制与管理控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等管理控制的资产列入资产核算范围之内。由于对新增科目的陌生再加上这类资产并不归本单位使用,因此对该类代管资产疏于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普通存在。其次是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存在重钱轻物的思想,对货币资金重视较强,而对固定资产、存货、应收款的管理意识不强。例如电脑、打印机等常用办公设备数量、种类繁多,在登记固定资产系统时产品信息录入不全,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人的调离,固定资产清查时很容易账实不符。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程序报批,资产处置随意。年末对应收及预付款项缺乏分析检查,当年发生的不及时催收,确实无法收回的也不计提减值。以上这些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配置不合理。
(四)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带来了很大的考验。一是改革后会计核算范围扩大,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下,既要遵循收付实现制,又要兼顾权责发生制。传统的预算会计功能有所改动,又增加了趋于企业化的财务会计功能,部分非专业的财务人员由于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基本的理论基础,对改革后的业务处理难以胜任,疲惫不堪。二是改革后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提高,财务人员不仅要懂基本的会计核算,而且还要综合掌握财务管理技能,而财务管理涉及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也已过渡为信息化财务管理,而大多数财务人员,由于年龄较大,对信息化知识抵触,对收支核算以外的财务管理态度消极,难以适应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工作。以上情形都会给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带来障碍。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强化学习
国家早在2015年就在新实施的《预算法》中对预算绩效管理做出了规定;2018年9月国家又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举措。可见预算绩效管理已从部门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所以广大财务工作者一定要提高认识,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的原则,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工作细则和工作流程,增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一是对新增项目申请预算前,要充分论证设立项目资金的政策依据是否充分、政策目标设置是否科学、目标是否如期完成、目标能产生多大的效益和效果。二是要强化预算目标设定的质量,结合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尽量将各项预算指标做到细化量化,不可只做一般性陈述。三是对预算执行程度与绩效目标实现进度同时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加强自评与财政评价结果的应用,将自评与评价结果与项目实施科室及相关责任人的效益工资与年度考核挂钩,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做好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衔接
国家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目的是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准确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所以着力加强了财务会计功能。广大财务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规范会计核算,严格遵照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准确解读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概念,在会计核算中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要进行平行记账,即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也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暂收暂付现金业务仅做财务会计核算,例如应缴财政款;对于特殊业务即使没有现金收支也要平行记账,例如财政集中支付下的财政拨款收支。为了避免平行记账中的“丢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一是及时进行差异项登记,月底根据差异项明细账对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勾稽关系进行试算平衡,进而揭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以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的方式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除了国家规定的支出外,一律不准将预算资金划转到单位的基本账户。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的都是预算资金,所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支出的业务均要平行记账,有效避免了在单位基本账户核算收支业务时判断是否需要平行记账的问题,也能够避免预算单位对财政预算资金的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有利于预算执行的控制与监管、有利于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与透明。
(三)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细化管理细则
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资产管理也是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单位应该高度重视资产的管理。尤其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以后,国家为了準确的摸清“家底”,对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掌握相关资产的会计核算。对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管理应该明确各资产的管理部门,固定资产应当贴上标签,尤其是代表该资产身份信息的资料必须完整,并且标签内容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登记要一致。资产的处置要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经过严格的审批方可处置。单位应当定期清查盘点资产,确保账实相符,对于应收、预付账款,建立账龄分析制度。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四)加强培训,引进人才
为了保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财务人员是关键。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一是要积极引进综合性专业人才,为财务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逐步完成新老交替,避免断崖式交接。二是要加强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网上继续教育的基础之上,聘请高校教师或者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与理论培训,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尽快掌握。
四、结语
本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对我国多年会计制度改革有益经验的继承,做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和相关规定。在工作中克服困难,提高专业素养,促进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有序健康运行。
(作者单位:额尔古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