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多方共建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探究

2021-06-30 03:52王文文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村环境农村

王文文

摘 要 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也不断增加。大量的生活垃圾长期被随意堆积在村庄周围,使得农村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健康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基于此,针对我国当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及科学对策。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环境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99

1 我国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

1.1 填埋

通常情况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法是将生活垃圾残渣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垃圾填埋其实就是通过物理方法将垃圾投放在经过防渗处理的填埋坑中,然后进行物理压缩、压实、封闭覆盖,减小垃圾储存体积,经过长时间发酵,使垃圾经过化学反应,改变垃圾状态,最后对其产生的其他气体等污染物进行科学处理,从而达到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将生活垃圾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1.2 焚化

农村生活垃圾中塑料垃圾所占比重较大,可通过焚烧来减少垃圾的整体总量,而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又可以进行再利用。对生活垃圾进行焚化,可使其转化为粉状残渣,有助于快速减少生活垃圾的总量。同时,一些完全燃烧的生活垃圾粉渣可以用于制作农业肥料,也可以利用其所产生的热量来进行发电。

1.3 综合利用

经实践证明,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不仅有利于减少污染,还能充分利用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再利用、原料再利用、化学再利用和热综合利用。一般来说,在农村地区处理生活垃圾的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以实现减少并节约资源的效果。同时,还应根据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对垃圾进行分类,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

2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情况

2.1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目前的人口数据来看,农村地区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0.8 kg。中国每年产生约1.75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根据2015年底农村地区6亿常住居民数量计算),其中大约有7 000万吨的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1]。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建设,但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仍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大量的生活垃圾大都被随意堆放在室外或简单进行填埋处理,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且垃圾堆会滋生许多蚊子和苍蝇,散发臭味,污染空气,进而引起疾病,不仅影响了村庄环境,还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1]。

2.2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到2017年12月31日为止,我国共有约69万个行政村,只有32万个行政村可以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约占总数的46%。我国目前城市垃圾的年清除量和運输量约为1.79亿吨,农村垃圾的年产量约为1.1亿吨,但其处置率只有约为城市垃圾处置率的60%,并且其中28%只是进行简单处理,只有32%受到了无害化处理,而40%垃圾都无处理。从数据来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规模较大。

3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长期致力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于2007年就已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目前,我国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除《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一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法规外,还缺少针对当地生活垃圾的治理、清洁、收集、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具体规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提升,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以及农业废弃物垃圾混合堆放、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另外,因为我国农村地区十分广阔,各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所以制定出全国普遍适用的关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全国性法律法规任重道远。

3.2 政府投入资金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速度远比城市垃圾的处理速度慢,处理方法也较为简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4点:1)清洁人员相对短缺;2)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不足,规划不够合理,农村地区很难定期维护和更换设备;3)没有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长期的运作机制;4)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政府也没能及时建立村民了解参与的相关途径,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3.3 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

我国农村大部分居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对于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缺乏了解,且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大多数村民仅清理自家门前的垃圾,缺乏科学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使得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也出现了许多棘手情况无法得到有效处理。除此之外,在农村附近建立的工厂大多都任意排放和堆积工业废料,村民为了获得短期利益而忽视这一现象。农村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也是造成我国农村当前人居环境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

4 我国主要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4.1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就是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统一纳入城市垃圾处理体系中,这也是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最终目标。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是在节约资源的背景之下大力倡导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垃圾处理系统对农村垃圾进行处理,节约成本。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种处理方法具有节省土地资源的优势,因此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4.2 集中就地处理模式

集中就地处理模式主要是指将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生活垃圾集中起来通过填埋或堆肥等技术将垃圾消解掉。我国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都使用这种方法来处理生活垃圾。无论采用哪种就地处理的模式,都具有一次性投资、成本较低的优点,这也使得该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被广泛应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集中就地处理模式操作方式不当也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当大力培养村民关于垃圾分类及处理的环保意识。

4.3 家庭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家庭处理模式。家庭处理模式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分类收集不同的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被送到回收站,厨余垃圾用于堆肥,其他垃圾进行填埋。这种处理模式的特点是体积较小,基本上可以令每个家庭都能够进行自我消解。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堆肥时间较长,不能确保堆肥的品质,并且容易发生二次污染,进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5 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措施

5.1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在提供三色垃圾桶、雇佣保洁人员、建造阳光堆肥房以及财政招标与企业合作方面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鼓励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进来。同时,还要定期安排专家对垃圾处理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村民能够直接从源头对垃圾进行处理。

5.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村民意识

受到习惯和知识水平等因素影响,村民普遍对垃圾分类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处理应当以村民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基于此,可以通过以下5方面来指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1)由村干部定期组织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2)党员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志愿者自愿对村民进行讲解和宣传;3)通过妇女主任举办相关的文娱活动进行交流;4)在清洁工进行二次分类时向村民展示;5)使用互联网即时宣传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的

内容[3]。

5.3 健全法律制度,明确奖惩措施

我国可以将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纳入法律当中,明确村民的处置义务,并由政府负责监督。同时,还要明确垃圾分类的奖惩措施。村民对名誉和金钱大都很敏感,因此他们通常不会做出任何违反村民规范的垃圾处理行为。而当其一旦违反规定,清洁工可以拒绝收集和运输他们的生活垃圾,并向村民委员会报告,进行处罚和罚款。罚款收入可用于设立奖励基金,鼓励在处理垃圾分类方面较好的村民。

6 结语

随着多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应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更加高效,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综合效益,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许多有益影响。

参考文献:

[1] 戴彦文,孙宇博,宦佳晨.我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19):249-251.

[2] 毛彦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规制[J].重庆行政,2019,20(04):67-69.

[3] 杨柳,雷洁.乡村振兴视阈下多方共建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研究[J].营销界,2019(37):243-244.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农村环境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