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分析

2021-06-30 03:23徐喆奚宾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2期

徐喆 奚宾

摘 要 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了“十四五”发展新阶段,这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有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应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对农业发展作出长远布局,各地应整合资金,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升农田质量和产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基于此,对河南省鄢陵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农村配套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投入;河南省鄢陵县

中图分类号:F32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7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对农村耕地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优化,不仅要优化耕地质量、提升粮食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还要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保护农田,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单方面对农田的改造升级,还包括对农村地区道路、水利、林网、电力等的全面建设。目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在政策引导下不断大力推进。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作为产粮大县,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农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1 鄢陵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鄢陵县位于河南省中东部,隶属河南省许昌市,辖12个镇,是我国华中地区的产粮大县。近年来,鄢陵县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际情况,抢抓开发机遇,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实施、高效益开发的原则,统筹兼顾,综合开发,在2015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中排名全省第一。当地政府也持续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列入政府重点项目,有力地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从鄢陵县粮食生产能力来看,2019全年粮食总产量56.12万吨。其中夏粮33.46万吨,增长1.5%;秋粮22.66万吨,下降3.5%;油料6 966 t,增长19.1%;棉花75 t,下降11.8%。全县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7.67万公顷,比2018年减少0.28万公顷,下降3.52%。从农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来看,2019年底,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22 822 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 200台,小型拖拉机13 500台,机耕面积达8万公顷;机电井数量为51 287眼,实际耕地灌溉面积5.25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4.8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3.37万公顷,其中喷灌面积1.91万公顷。2019—2020年鄢陵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以及2021年计划建设任务见表1。

2019年,鄢陵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任务0.29万公顷,涉及彭店镇、南坞镇、只乐镇的23个行政村,涉及总人口3.3万余人。1)通过创新资金配套模式,形成了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其他资金参与的多元投入开发机制。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招投标后,县配套资金856.35万元由中标方先行投资,经过综合投资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将通过市场化运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由财政局优先归还投资方,全年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总投资7 334.3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 547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 931万元,县级配套资金856.35万元。2)强化项目管理,在项目建设上,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确保政策执行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强化日常监管,与相应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协调,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建设任务。主要建设内容为新打井624眼,修复井45眼,新井智能系统624台套,疏浚沟渠160 km,新建桥涵175座,维修桥15座,地埋管140 km,变压器及配套53台,高压输电线21.95 km,低压输电线189 km,硬化道路41.3 km,植树69 500株,玉米秸秆还田面积500 hm2,增施有机肥453.34 t。3)建立协调机制,通过打捆整合、提升等级等方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等级提升相结合,委托专业机构在项目区内抽取试验田,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治后的耕地升级情况进行认定,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一并进行,项目区的七类耕地升级为六类耕地,增加六类耕地0.28万公顷。

2 鄢陵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环境治理及配套设施不完善

虽然鄢陵县一直在推进新农村环境保护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但目前仍存在相關问题。1)当前化肥、农药等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过高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耕地污染等问题严重,又不能合理对地力透支、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块实行休耕,导致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碱度增加。2)鄢陵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农田水利建设不足,2019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22 822 kW,相比2018年的815 620 kW

增速缓慢,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速度不匹配。2019年,鄢陵县节水灌溉面积仅为0.29万公顷,仅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3.8%,灌溉设施建设明显无法满足当地相关配套设施需求。3)鄢陵县农村地区的生活配套设施以及整体环境管理仍然比较落后,道路质量参差不齐,且田间道路缺乏管理维护。同时,垃圾乱倒、生活污水乱排、杂草杂石等不良环境现象破坏了农村地区环境,农村地区整体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

2.2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维护管理不到位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项目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也同样重要。鄢陵县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在项目建成后仍有很多问题,如后期维护不到位,导致耕地整体质量下降,工程破损严重,项目建设与使用脱节,甚至出现撂荒的情况。1)资金投入呈头重脚轻现象,在项目开始建设时期,资金投入充足,工程大多得以良好开展,但是后期财政投入力度较弱,加上农村地区本身经济发展薄弱,不能持续维护保养农田及基本设施。2)后期管理维护制度没有规范统一,各地措施因地而异,缺乏统一的维护管理体系,而且高标准农田的配套设施涉及到水、电、路、林,较为复杂。农村当地管理能力有限,而上级部门统筹管理还不到位,致使配套设施更新维护工作跟不上使用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项目开发与后期管理维护齐头并进,才能在快速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情况下,不断对项目进行优化管理和升级改造,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亟待完成

目前,鄢陵县土地征收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造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进行,但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视角审视改革,发现其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1)鄢陵县农村小农户化严重,目前耕地呈现破碎、分散状态,平均耕地面积仅为0.11 hm2,小而散的耕地分布情况不利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集约化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受到阻碍。2)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化程度不高,一户多宅、占用耕地建宅等情况常见,农村土地利用率低下。同时,农村地区居民进城后宅基地并不能上市交易,造成多重或双重占地现象。3)土地流转程度较低,弃耕荒地较多。因为农业生产收益低,年轻人多选择外出打工,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出严重,多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留守老人无力耕种,造成了弃耕现象。

2.4 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足

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建设高标准农田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农业科技创新应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农业经济管理创新2个方面。目前,鄢陵县耕地面积紧张,土地肥力下降,农业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该县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存在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困难、突破型创新成果少、不同领域跨专业合作项目少等问题。2)农业科技创新相关投入不足,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欠缺,虽然我国已经将农业发展问题摆在首位,但并未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去加大精力投入。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鄢陵县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3 鄢陵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3.1 加强耕地环境保护和配套设施建设

保护农村地区耕地环境,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手段。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尽快降低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总量,应充分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协调完善,遵循自然生态规律重新规划和布局农业生产,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进行耕地休耕。前期休耕面积可以小一些,后期根据情况稳步适度扩大,优先安排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耕地休耕。强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大力开展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包括农田整治、田间道路建设、林网配套建设、灌溉排水设施建设、居民点整理等,加快农村路、水、电、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养护[1-3]。

3.2 健全高标准农田维护管理机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复杂,资金投入大。除了施工期间要做好管理工作,建成后使用期间的管理和维护也同样重要。应确定后期投入使用时的管护主体,并以签订管理维护合同的方式明确责任,抽调专业的管理人才留守指导项目的合理使用和维护,确保项目建成后的工程质量不降低,资源不流失。同时,合理安排管护工作,责任到人,分工有致。上级主管单位也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建成的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如有管护不到位的现象,要求其整改和完善,并定期作出项目使用情况评估报告。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具有一定复杂性,后期维护保养成本较高。因此,可以由政府牵头,在建成初期成立生产管理基金,每年从农田生产经营收益中提取一部分基金以保障后期维护保养支出。同时,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专项补贴,在维护管体机制完善的情况下,保证后期维护资金充足,保障高标准农田可持续发展。

3.3 加快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提升农村存量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1)坚持多种方式融合推进改革,合理规划农村农地布局,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等方式同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2)在不改变耕地用途、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适度流转。通过土地适度流转来降低田埂系数和田块破碎化程度,建设集中连片的格网条田,进而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同时有效解决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出带来的复种指数降低、耕地撂荒等问题。3)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以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将闲置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按一定比例置换为耕地,逐步实现宅基地地块重组[4-5]。

3.4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现阶段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决定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的质量。1)应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为目标,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有效、企业參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政府带头发挥加大农业科研机构资金投入的主导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向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集聚。2)优化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降低地区因资源禀赋和经济水平差异造成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的不平衡性。根据不同地区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因地制宜利用农业技术,同时加强地区之间的科技合作和协同创新。3)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农业科技人才不仅要有先进完善的知识储备,还要结合实际进行交流学习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应用创新能力。要给予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支持、税收政策优惠等,激发农业经济主体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6-7]。

参考文献:

[1] 张钢军,张恩禄,侯宇.关于推进辽宁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0(03):35-36.

[2] 翟晓庆,苏里,裴久渤,等.辽宁省耕地分区利用及其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研究[J].土壤通报,2015,46(05):1056-1062.

[3] 陈美球,洪土林,刘桃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困”与“解”[J].中国土地,2017(07):15-16.

[4] 曹博,赵芝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经验、问题和对策[J].世界农业,2017(10):4-9.

[5] 李倩,曾继贤.惠民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建设的措施和建议[J].科学技术创新,2019(35):134-135.

[6] 方琳娜,李建民,陈子雄,等.日韩农田建设做法及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6):1-6.

[7] 苟峰,朱波,赵平文.阆中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经验与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21(01):87-88.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