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伟 李海霞 樊召锋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航天精神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生机力量,弘扬航天精神威为航天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航天精神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生机力量,“弘扬航天精神”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
充分发挥培训的思想熔炉作用,全面做好航天精神培育工程
把好航天人才入口关,实施新员工航天精神集训计划。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孕育和浇灌,实施高校毕业生百日集训计划,在航天人才队伍入口处,通过严格的集训内容设计,使得正式入职的人才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佼佼者,还要具备航天精神的强大向心力、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打造更加适合在航天文化土壤中成长历练的人才队伍。调研中发现,后备骨干员工对航天精神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年轻员工对航天精神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总体呈现出倒“U”型曲线。基于此,专门针对即将入职的航天新员工,专门开展航天精神培训专题,从航天事业发展历程、航天人物功勋薄、航天人才发展谱、航天系统工程以及航天精神现场体验式教学等,全方位研发新时代新员工航天精神课程体系及培训模式,为新入口的航天人思想赋能,为新时代建设航天事业保驾护航。
精准施策,针对航天骨干力量启动航天“发射体验式”教育。作为航天企业组织架构中重要的骨干力量,中干队伍在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起着有效的桥梁作用,也是航天企业发展的关键中枢系统。调研中发现,航天事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是否比以往更强这一观点存在一定争议,尤其是36-45周岁年龄段员工的认可度相较于其他年龄段而言,且与26-35周岁年龄段员工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两个年龄段合起来可以说是航天事业重要的中坚力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航天员工的压力较大而总体幸福感却较高( p<0.001),体现了航天人在工作中“痛并快乐着”的精神面貌,也诠释了航天乐于奉献的企业文化和航天精神对员工和谐状态的重大调节作用。从这些方面来看,开启轮训新模式,通过观看现场发射等体验教育,依托看得见、摸得着的航天精神宣贯,有效提升航天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唤起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热爱的新高度,提升航天事业吸引力的行业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人才存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无疑是激发人力资源效能的有效模式之一。
聚焦航天精神实践性,推动三线生产基地现场教学新常态。践行新时代航天精神,不仅要在认知上崇尚航天精神,也需要在更深层次的情绪情感及意志层面产生共鸣,结合以往经验和体验式教育实践效果,对我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发展、壮大期间形成的工业遗产、旧址等承载着发展历史、人物事迹和文化精神的载体进行系统体验和学习,亲临其境,带着当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情境代入及再现,定能起到弘扬航天精神、躬身航天事业之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重点开发航天三线生产基地培训教育地图,勾勒能够实现现场教学及体验学习的三线生产基地清单,立足于新时代航天精神的主要内涵研发配套培训课程或教材,重点针对26-45岁之间的航天骨干人才、创新研发人员等分批次、按计划实施现场教学轮训,全方位感受航天精神的力量,激发更大的动能和势能投身到航天事业建设中。
充分发挥科技交流的平台势能,全力推进航天精神科普工程
结合民族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开设新时代航天精神科普讲堂。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与继承,老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新一代航天人茁壮成长。调研中发现,年轻群体更认同航天精神,无论是对工作的推动还是对个人的成长发展都起着更大的作用(p<0.05),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着强大的发展后劲。新时代航天精神的宣贯和弘扬要成为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常态化举措,可以与民族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相结合,在各单位不同队伍中定期开展新时代航天精神科普讲堂,同时也可以与社会各界科普领域形成联盟,面向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和青少年群体创拓航天科普讲堂。
锚定新时代主旋律,吸引各界人员参加航天精神知识竞赛。航天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在集团公司组织召开的《学习榜样事迹、传承航天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主题的座谈会上,号召全系统大力传承和弘扬航天“三大精神”,以英雄模范为榜样,自觉肩负起“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和责任,争当新时代的航天奋斗者。调研结果显示,虽然有超过3/4的员工了解航天“三大精神”的主要内容,但仍有将近一成员工对航天“三大精神”的内容了解有限,这为进一步加强宣贯提供重要数据参考。具体可以围绕航天大事件开展航天精神应知应会知识类竞赛,形式可以多样化,也可以举办航天精神中文演讲赛、航天精神英文演讲赛等,起初可以重点聚焦于航天系统内部职工,待时机成熟或达到一定影响力时,可以继续号召来自社会各界各个领域人士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推进新时代航天精神精髓的普及和弘扬。
基于新生代员工的特点,打造航天精神融媒体科普全新模式。新时代航天精神的宣贯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要不断尝试突破和创新。基于当前新生代员工的实际现状,如何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深度唤醒其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责任和担当,提升其组织忠诚度和归属感,是新时代航天精神的神圣使命之一。在形式上可以灵活创新方式方法,借助融媒体、小视频等多元化形式,把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媒体进行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航天精神宣贯及传播融媒体新生态,将一个个承载航天重大事件的航天精神故事会、一起起感人肺腑的航天人物小传记、随看随学的航天精神口袋书、手册指南以及适合年輕群体阅读的航天精神读本等,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全面促进新生代员工在新时代航天精神孕育中的快速成长与发展,使新时代航天精神的内涵全面融入到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中,大力推进新时代航天精神在航天未来中坚力量中的弘扬与传承。
发挥航天文化传媒的优势,
系统构建航天精神宣贯工程
聚焦中国航天日,构建新时代“1+N”航天精神宣传体系。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国务院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这是中国人的航天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及中国航天精神发扬光大的里程碑式纪念日,对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及献身航天、砥砺前行的航天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和激励。践行和弘扬新时代航天精神,要从国家战略高度系统构建新时代航天精神宣传体系起始,当期可选的最佳模式之一就是以“中国航天日”为主要契机,依托大航天的主基调定制化多项配套宣传工程作为深度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要支撑,如在中国航天大会上常态化举办航天精神专题论坛,以新时代航天精神为主要内容谱写《航天人之歌》,通过朗朗上口的形式,在神州大地上唱响颂扬航天精神的主旋律等,从而形成新时代航天精神宣传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的框架体系。
依托荣誉奖励体系,实施感动航天人物事迹系列宣传工程。航天事业成就了大量感动航天的人物及其事迹,他们中有的是德高望重的航天先辈、学术巨擘,有的是长年在基层精雕细琢的工匠人物,有的是在胖五复飞成功喜极而泣的普通科技工作者,他们将生命融入航天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航天事业的辉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感动航天的英雄人物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航天事业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却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而影响了榜样本该发挥的力量和价值。实施感动航天人物事迹系列宣传报道工程,如对航天功勋奖、航天创新奖等人物事迹专题报道等,不仅能从侧面有效提升航天事业的吸引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中心作为新闻媒体主阵地的功能,全力支撑集团公司做好航天精神的大力弘扬工程。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实施新时代航天精神专著出版工程。航天精神在航天事业和航天人的代代传承中沉淀出非常鼓舞人心的核心精髓和特质,这一方面是航天人积极践行航天精神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一本本与航天精神有关的传世作品的记载和流传。新时代,随着航天事业发展到了新高度,也必然需要把更多能够充分体现航天精神的思想、哲理、人物、事迹、规律等通过著书立传的方式恒久传扬。因此,在突显高质量支撑集团公司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和价值的前提下,面向航天系统开启新时代航天精神专著出版工程,并通过科学论证获得集团公司专项基金支持,开辟出若干条能够充分反映新时代航天精神宣贯体系的特征線,如人物篇、事迹篇、团队篇、新时代航天人才成长规律等,也可以托新闻传媒与图书出版相结合,更好弘扬航天精神并助推其持久传承。
总之,“航天精神”在整个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其他激励模式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优秀企业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所有企业学习、贯之。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重任下,尤其是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与时俱进凝练航天精神新内涵,促使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能够更好接续航天精神,带动航天系统乃至全社会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及航天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