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文
近日有英国反华议员出主意,要西方国家搞所谓“贸易北约”以对抗中国。笔者注意到,类似的西方贸易小圈子在本月中旬举行的欧美峰会上曾经提到过。峰会后的联合声明提出建立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以图主宰排除中国的世界高科技产业链,及投资、贸易和科技规则与秩序。稍加分析,不难看出,它并不支持全球化和多边主义,而是构筑少数发达国家小圈子,分裂全球化,割裂多边主义。
联合声明开宗明义,所有计划的出发点是欧美站在一起,“保护它们的企业和民众免受非市场经济体损害世界贸易体制”。这既不是推动全球所有国家的合作,也不是推动覆盖164个经济体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而是全副精力投入到分裂上,集中一部分成员,去反对另一部分成员。
推动分裂的依据是要针对“非市场经济体”,这本身就是错误的。世贸规则体系里并没有区分市场经济体和非市场经济体的明确规定。由于世贸规则体系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制定的,因此能够符合条件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体,总体上都不是计划经济体,具体衡量则应以世贸组织对成员经济贸易体制的中期审议结论为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已经经过7次审议,均为合格。另一个衡量尺度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当被告次数。截至最近,中国是46起,欧盟88起,美国156起。因此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违规最多的恰恰是美国。
根据这个错误的分裂前提,联合声明接下来宣称的一系列措施,也是分裂式的。新技术研发与合作,仅限于“共同民主价值观和尊重人权基础”的美欧国家。重新审议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再平衡,当然要排除中国。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方面的标准和规则由美欧制定。联合声明还不惜重墨宣称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核心立场却是把世贸规则“更新”到对所谓“产业补贴”“国有企业不公平行为”等约束上,却闭口不谈世贸规则体系的三大基本原则,即非歧视待遇原则、差别待遇原则和协商一致原则,也不提纠正单边措施和单方面停摆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的错误。这无非还是由它们来改写多边规则。
再说到TTC针对“非市场经济体”的各项主张,恐怕只是一厢情愿。世界新技术的发展并转化为生产力,继而推动全球产业链不断发展,有其自身客观规律,不是政治领导人根据意识形态划线而设计出来的。半导体芯片产业能够领先的决定条件是大规模研发投入,后者则取决于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乃至能带来足够收入。而这个领域最大市场恰好是中国,占全球市场的1/3,而且很快会提高到将近40%。舍弃中国,“设计和生产最强大、资源最有效的半导体”只是空谈。
美国高技术产业链对外依赖程度很高,涉及到许多国家,欧盟甚至不是大头。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1年前4个月,美国高科技产业进口1470.4亿美元,逆差412.1亿美元。进口的46.2%来自亚太,恰好是来自欧盟(23.1%)的两倍。其中中国占比21.1%,接近整个欧盟。搞一个分裂的产业链,有必要尝试吗?
美欧两家制定技术标准只是个霸权心态,并不现实。标准一般是由行业协会制定。世界早就形成非常完善而成熟的行业协会、委员会体系,它们往往在标准制定上起基本作用。例如涉及广泛工业领域的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各类相关标准。但该委员会有正式成员62个,准成员26个,而美国和欧盟只有28个国家。半导体芯片制程设备准则由设在硅谷的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制定,该协会由全球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2000多家企业组成。
声明还提到,在航空工业领域暂停波音和空客关税战。且不说波音和空客很难真正休战,就共同压制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言,恐怕也十分离谱。如果压制,中国自然要反压制。那么问题来了。第一,中国同时是波音和空客最大海外单一市场,谁都不能舍弃中国市场。中国却可以轻易地二选一。波音董事长卡尔霍恩不久前呼吁美国政府不要把贸易政治化,波音无法承受离开中国市场的后果。第二,波音和空客的生产也离不开中国企业。约有1万架波音飞机含有中国零部件。波音在中国有多家工厂。空客A320的总装线和A330的完成与交付中心均设在天津。第三,对中国C919发动机“卡脖子”也很难。欧洲航空发动机巨头罗尔斯·罗伊德公司已经踌躇满志,提出要在中国建发动机厂。
总之,不管美欧组建什么样的小圈子,加在一起也只是少数。西方少数大国自成体系,为世界制定规则的时代,早已过去。▲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