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增,陈永刚(通讯作者)
(重庆市酉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重庆 409800)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以其微创、操作简单便捷等优势在临床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本文对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胃穿孔患者分别实施腹腔镜修补术和传统开腹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进行简要的探析。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胃穿孔患者中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的124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各62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中,男36例,女26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47.63±3.52)岁;观察组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22~70岁,平均(48.73±3.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胃溃疡病史,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穿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肠道梗阻患者;既往胃部手术室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胃癌患者[2]。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修补术,具体操作为: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全麻,在腹直肌上作一纵切口,打开腹腔,吸出胃内的积液和积气,从穿孔边缘剪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排除癌性穿孔病理后,对穿孔部位进行缝合,然后牵拉大网膜对穿孔部位进行覆盖,并缝合固定大网膜;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清除残留物,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具体如下: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取头高足低仰卧位,在脐下方作一1 cm左右的弧形切口,插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在脐上1 cm作一切口,置入腹腔镜,通过腹腔镜探查患者胃穿孔的位置、大小;另外建立2~3个操作孔,置入手术器械;腹腔镜下清除积液、积气,剪取穿孔边缘少量样品进行病理检查,排除癌性穿孔后实施穿孔缝合,然后牵拉大网膜覆盖缝合的穿孔部位,固定大网膜;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清除残留物,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血清胃泌素和肠鸣音恢复时间;(2)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3)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幽门梗阻、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情况[3]。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短,在血清胃泌素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胃肠动力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胃肠动力指标比较(±s)
肠鸣音恢复时间/h组别 例数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胃肠减压解除时间/h血清胃泌素/(ng·L-1)观察组 62 22.42±8.3212.17±2.3625.68±3.3739.86±8.72对照组 62 37.68±7.4523.49±3.8444.32±8.7833.24±4.61 t 11.573 11.152 12.541 10.531 P<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μg·L-1) IL-8/h TNF-α/h Hs-CRP/(mg·L-1)观察组 62 6.36±3.68 8.53±2.84 8.94±2.84 7.28±1.52对照组 62 11.82±4.2914.62±3.3213.36±2.4514.31±3.34 t组别 例数 IL-6 15.797 14.152 15.049 14.486 P<0.05 <0.05 <0.05 <0.05
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s,分)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s,分)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后观察组 62 50.83±3.75 86.52±7.83对照组 62 50.92±3.48 68.92±7.36 t 0.033 12.459 P>0.05 <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3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胃穿孔是指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暴饮暴食导致的,是胃溃疡最常见、最严重的其中一种并发症,从其发病机制来看,胃溃疡患者暴饮暴食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明显增加,增大了胃容量,从而使得胃部穿孔。胃穿孔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恶心、呕吐、休克等,胃穿孔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起休克,并发急性腹膜炎[4]。
胃穿孔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术方式对穿孔位置进行修补,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保证[5]。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传统开腹修补术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两种,其中传统开腹修补术的手术视野比较宽大,能够快速、有效地对穿孔部位进行缝合修补,但同时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大、切口长,会引起较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剧手术后组织的损伤,严重延长患者术后病情的康复、愈合[6]。腹腔镜手术是近几年来临床上常见的微创技术,腹腔镜手术借用腹腔镜对患者的胃穿孔部位进行探查,观察胃穿孔的部位、穿孔的大小,然后通过腹腔镜进行穿孔部位的快速修补缝合,不仅能够明显减小手术切口和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手术对机体炎症因子的刺激,能够有夏普稳定患者机体内的细胞炎症因子,在减小术后并发症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胃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缩短了患者胃肠动力的恢复时间,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明显比对照组高;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另外,经过手术修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少,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同类研究中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一致[8]。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胃穿孔的修补治疗,有利于加快促进患者胃肠动力的恢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和价值,在临床中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