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弹词中“马调唱腔流派”的艺术特征

2021-06-29 01:04周朝庆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8期

摘要:苏州弹词起源于16至17世纪的明末,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在苏州弹词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有代表性的腔系。“小书之王”马如飞所创立的“马调”在苏州弹词“三个腔系”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苏州弹词;马调;唱腔流派

一、苏州弹词中“马调”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调”形成的历史背景

弹词流行于江南一带,如苏州、杭州、扬州和南京等地,在其流派中,苏州弹词影响最大。“马调”能够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第一,在清朝咸丰年间时,苏州社会秩序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人们在满足了日常需求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满足精神娱乐世界的需求和享受。第二,在清朝乾嘉年间,所诞生的“陈调”、“俞调”为其提供了经验。第三,清朝中叶,经过苏州弹词的第一次兴盛发展,大量的弹词艺术家从事相关音乐娱乐活动,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风格种类丰富多彩,不断推陈出新。因此,“马调”流派的形成最终应运而生。

(二)马如飞对“马调”发展的重要贡献

马如飞是“马调”的首创人,被称为《评弹小辞典》的“小书之王”。相传马如飞对苏州弹词 《珍珠塔》的改编、加工,对后世弹词的影响极大。在《马如飞与常熟》中也提到马如飞对弹词的改编,如“马如飞作品长于叙事,即便是文字游戏类的开篇,也能巧妙地加以构思,在叙事中结合复字、嵌名等技巧,使开篇平添无穷趣味,表现力大为丰富。” 另外,马如飞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收集和记载曲艺方面的从艺体会,在曲艺方面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演,如薛调、琴调、小飞调等。通过马如飞众多弟子不断传唱,他们在“马调”的基础上,各自创新,有共性又有个性。

二、马调唱腔流派的艺术特征

马调风格质朴无华,刚劲雄厚。因其早期唱腔近似吟诵诗文,所以又称“文章调”。其艺术特征如下:

(一)伴奏特征

1.演出形式

演出形式分为单档、双档和三档。单档为表演者手持三弦自弹自唱,三弦又称“书弦”;双档一般用琵琶和三弦,时而自弹自唱时而相互伴奏;三档加用乐器扬琴或者二胡,三人同台演出。在《评弹通考》中所记载“书场分说书、摊簧两种。说书有文武之别, 说文书者, 一人曰单档, 二人为双档, 手弹三弦, 且说且唱, 所说大抵为《三笑》、《白蛇传》、《玉蜻縫》等。”

2.伴奏乐器

琵琶是弹词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在《苏州弹词音乐之艺术特征探究》中所记载“在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 它造型优雅, 音色轻柔, 音域广, 音量大, 音响效果丰富。早在清代, 琵琶已成為弹词的主要伴奏乐器。”另外还有三弦、月琴、扬琴和二胡等。

(二)唱腔结构

1.风格特点

马调最早被叫做“文章调”,即充满了叙事性, 其叙述性的说唱形式形成了字多腔少、速度中等的特点。马调通常采用真声演唱,朴实无华无过多修饰。马调唱叠句,歌词通俗易懂,吸收了东乡调音乐,开创了苏州弹词艺术的独特风格。

2.句式特点

旋律起伏小, 有较多的重复音, 旋律多级进下行;音域较俞调狭窄, 其幅度不大,约十度上下;唱句的结构有较多的叠句。唱腔结构为上下句,喜用凤点头和叠句,唱腔自由,适于说唱大书。后来的沈薛调、周调、琴调都是这一腔系派生的。

三、结论

本文对马调流派唱腔做了文献的收集和分析,重点梳理了苏州弹词中马调的发展,得出以下结论:

1.“陈调”、“俞调”为“马调”的诞生提供了经验,而“马调”的发展又带动了薛调、琴调、小飞调等新调的发展。这些各派调式声腔,有着各自的创新,有共性又有个性。

2.著名艺人马如飞对马调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其改编的《珍珠塔》又创朴实无华、充满了叙事性的马调风格特色。其朴实豪放的唱腔对后来苏州弹词的唱调影响久远。

3.马调有旋律起伏小, 音域较俞调狭窄的特点, 唱句的结构有较多的叠句,喜用凤点头和叠句,其下句的“合尾”,唱腔自由,适于说唱大书。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后来的沈薛调、周调、琴调都是这一腔系派生的。

总之,马调作为苏州弹词的重要声腔体系之一,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发展,对于传统的文化精髓应该保护,只有在研究过去的艺术成就中不断的革故鼎新。由于笔者自身对马调的研究深度有限,文章中有不足之处还希望专家学者批判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徐丹. 苏州弹词马调流派系统唱腔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

[2]施王伟.马如飞与“马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8,16(03):132-138.

[3]吴磊.苏州弹词音乐之艺术特征探究[J].大众文艺,2014(15):171-172.

[4]施王伟.从三个腔系探索苏州弹词音乐的起源[J].文化艺术研究,2015,8(02):8-24.

[5]曹本冶.苏州弹词音乐之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8(03):17-24.

[6]陶春敏.马如飞与常熟——从弹词开篇《常熟乡名》说起[J].曲艺,2020(10):29-31.

[7]吴建君,汪维寅.《光裕公所一百五十周年纪念集》与马如飞《出道录》柳敬亭《道箴》[J].曲艺,2013(11):38-41.

[8]夏玉才.评弹“马调”创始人马如飞[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01):43-44.

[9]龚瑛.浅析苏州弹词中的琵琶伴奏——以沈调选曲《珍珠塔·打三不孝》为例[J].戏剧之家,2020(24):57+59.

周朝庆 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