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措吉
摘 要:《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之一,体现了儒家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之学。《中庸》的核心是中庸之道,讲述了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要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的境界。由此可见,《中庸》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重要或细微的角度都能看到中庸之道发挥的巨大作用。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既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它永远存活于中国人的观念当中。
关键词:中庸;儒家;思想;处世哲学
一、中庸的方法和途径
1.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在具体的事件中,无论其性质如何,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因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做出恰当的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要做出适宜的行为。要做出合乎天道的抉择,则非常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世界上,真相只有一个,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是非曲直。因此,会产生诸多的矛盾与纠纷,对于这些问题要认识到保持中的原则,去践行庸,才能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找到解决之道,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能明白中庸的内涵,却鲜少有人能做到用中庸的思想去对待事物,这是因为人们很难客观看待自己的问题,所以,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的圣人才能做到中庸,对于中庸之道,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了解这样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中庸之道的核心内涵,去践行中庸之道,才能有所突破,靠近中庸之道。
2.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反对主观主义,又要反对经验主义,两者都是偏颇的,既不超越时代的步伐,也不要被时代所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调动各方面的因素,达到“中”与“和”的境界。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在长期的客观实践中产生了“时”的观念,并以此作为指导实践活动的依据。认识到季节时令的变化对农业的决定意义,因顺势而为。
古往今来,有多少认知不断被打破,例如“地心说,”古人就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又随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改变,了解了太阳运动的规律,认识了太阳系,于是有了“日心说”。再后来人们的认识又有了突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是不断变化的,是具有广博的包容性和深刻的哲学特质的。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中”既可以被认为是中心,也可以被认为不是中心,但是,就是处在其中,是包容在一个更宏大的系统之中的独立存在。
3.时刻把握自己的道心,正确认识人心。道是万物存在的哲理,就是流荡在天地之间、恒常不息的浩然之气、自然之理。对立的双方,都是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上对同一事物的某一个侧面认识,但是,把双方的立场相加,仍然不是事物属性的全面的阐述。而中庸,就是全面。中庸就是对事物的全面把握,是包容对立双方的认识在内的对全局发展的全面认识,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各方面认识的中和。因为“用”,所以就有了方向的不同,有好坏、善恶之分。
4.和而不同,保持矛盾的同一性。对立面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关系,同一性是以对立为前提的,只有对立统一,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要协调处理个人与集体、家庭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整体和谐稳定的目标,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中庸强调矛盾的统一,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包容性,例如今天中西方文化冲突不断,经济全球化,如果想要发展我们就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接受西方文化,也不能闭关自守,拒绝外来文化,应合理取舍,博采众长,充分发挥中庸之道,揭示了世界多元与统一的关系,体现了中庸思想的和而不同。
二、中庸之道的价值体现
一是中庸之道的精髓,就在于做人、做事要恰到好处,中庸认同一切存在,并且认同存在的合理性。一切事物都有存在的权利,不能厚此而薄彼,也不能因为此而否认彼,更无权以某种需要强制改变他物的存在,真理是理所当然的存在,而谬误也必然有其立足之地,而归到最后,处在这里和位于那里,正面和背面,正确或者错误,我与非我,都是天地间的存在,都是包容于天地的存在。
中庸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要做到时时事事都合乎中庸,做得刚刚好这种至高的境界,则是不可能的。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达到中庸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修养,还要看周围世界的状况,人人都不想犯错,都不想走极端,但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会打破平衡,在各种激烈的冲突下达到中的位置,从而激发出中庸的途径之一。因为,我们总难免受到各种诱惑,受到各种杂念的干扰,也就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即使我们自以为得意的事情,也会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疏漏。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尽可能地接近“至善”这个目标。在人生的旅途上,唯有切切实实地行走,踏踏实实地迈步,勤勤恳恳地奋斗,来不得半点虚伪与做作,或许才能有收获。
二为了说明中庸的实用意义,只是从人們做事的一个方面对人的具体行为做出评判,并不是就事物全面的发展方向而言。中庸的价值在于时刻提醒人们,提醒自身切勿过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中庸之道无处不在,有的人过于追逐物欲,有的人过于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样的结果都过于片面,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中庸之道是在一个相对的环境规范中而言的。如果在非常时期和非常环境也不必过分追求中庸,要与时俱进,随机应变,过犹则不及。中庸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至达到社会整体和谐,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和而不同是多元世界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共处的道路,也是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途径。和是建立在差异性上面的多重矛盾的有机统一,没有差异性就没有和,和也不是把差异性同化,而是在差异性之上建立辩证统一。既要求差异性,又在对立时找到可以正确处理的平衡点,找到一个准确的“度”,适度的解决矛盾,从而达到和谐。
西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