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游乐场:作为路径的遗产的提出
文章基于新加坡马赛克游乐场的案例研究提出“作为路径的遗产”概念,以及路径遗产地的阐释和管理问题。研究这些游乐场有助于在著名遗址和纪念碑之外扩大遗产地的概念。通过在遗产研究中引入“日常地理学”的方法,客观分析了遗产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收集的日常使用者问卷调查数据、日常使用者和国家代表的半结构化访谈数据以及二手数据等得出结论:遗产本体总是处在“成为遗产”的过程之中,而非静止的状态。为此,文章讨论了日常使用者视野下游乐场中和谐与不和谐的遗产对象,以及改变和管理遗产地的必要性,同时批判性地探讨了变化过程如何,为什么以及是否影响遗产。
文章在引言中援引了前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理部长黄循财(LawrenceWong)在2014年所发表的一段话:“我们希冀在博物馆中设计一种新的体验,来引起公众对‘日常性遗产的关注——遗产不仅是恢宏历史下的产物,而且还来源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新加坡,马赛克游乐场(以下称为“游乐场”)被视作是“新加坡遗产计划”资助下的一种景观,该计划是新加坡第一个国家级的遗产总体规划,将游乐场纳入新加坡国家遗产委员会(NHB)规划的遗产路径中,意味着游樂场被赋予了遗产的属性。
文章聚焦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负责的数个城镇中已知的9个游乐场。这些贴着马赛克玻璃瓷砖的游乐场代表了新加坡1970年代—1990年代发展起来的、最古老的游乐场类型,文章将其定义为“作为路径的遗产”,以此来说明“如何在日常场所中定义遗产”。通过“均衡分析”理解遗产的形成过程,旨在完成两个目标。首先,试图揭示国家代表与日常使用者在遗产解释和管理方面的共识和矛盾;其次,探索游乐场使用者对游乐场的改造程度而造成遗产地价值的变动。遗产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它会随着日常使用者所理解的遗产含义和意义,以及维护和管理遗产引起的变化而变化。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做出阐述:
1.作为路径的遗产和日常地理学
遗产是创造出来的,并不是简简单单存在的事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遗产是动态的且不断发展的。这种对遗产的认知可以引导我们跳出一套以西方“权威遗产话语”为导向的关于遗产的狭义界定。众多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受到邀请参与研究,加深了对遗产时间维度和界定维度的理解。文章采用日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将游乐场等“日常空间”中的遗产以及使用这些空间的“普通民众”纳入研究范畴。
目前“人们较少关注对‘作为路径的遗产的理解、实践和体验”,为了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试图了解日常使用者是如何将游乐场解释为遗产地,同时思考其管理过程。首先,研究人员对比了国家代表与日常使用者关于遗产解释和管理的意见,表明遗产可以是和谐的也可以是不和谐的。其次,在研究日常使用者对遗产管理的评价时,研究人员以批判性的视角审视管理对使用者的影响。
除新加坡外,其他国家的儿童游乐场的历史和演变以及游戏场所类的文化遗产也需要被认可。尽管政府官方为孩子们在学校和社区中建设了一批制度化的游乐场,但孩子们才是“遗产的创造者”,尤其是他们在户外玩耍时所创建的游乐环境,以及他们可能会以违背成人设计意图的方式来解释游乐环境。遗产研究不仅要考虑对象,景观和机构的演变,而且要考虑不同国家在材料和游乐场设备使用方面的变化。
2.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日常使用者和国家代表
2018年6—8月,从“年轻人/成人”和“儿童”那里收集了总计100份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国家不是一个抽象的、同质化的实体,而是由在不同机构工作的个人组成,HDB和NHB的三名代表接受了半结构化访谈。
在提出“新加坡遗产计划”(OurSGHeritagePlan)时,NHB召开了30次小组会议,先后有730多人参会,并于2018年组织举办了巡回展览,累计有34,000人参观了展览。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其中包括7300条网络意见,NHB提出四类国家遗产,包括:场所、文化、珍宝和社区。游乐场被归为第一类,即“人们工作,生活和娱乐的场所,这些场所拥有许多共同的回忆”。
3.遗产场所阐释:游乐场叙事
对遗产的阐释包括对遗产场所及活动的选择,以及选择的理由。虽然这些游乐场获得了“国家遗产”的称号,但公众是否同意这个称号仍然存疑。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有81%的日常使用者同意此称号。然而,19位使用者构成了不同意的少数群体,他们认为将游乐场所作为遗产不合适。
在19位日常使用者中,大多数的年轻人/成年人和略多于一半的儿童都认为个人童年记忆缺失是一个原因。被访者将个人童年记忆视为遗产界定和评选的先决条件,虽然他们也不否认老一辈新加坡人形成的集体记忆。第二个原因是有些人认为游乐场不足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遗产。
4.管理遗产场所:游乐场改造
在成为遗产的过程中,除了遴选和阐释外,还包括场所的管理和维护。调查结果表明,有76%的年轻人/成人和略少于一半的儿童(46%)都希望保留这些游乐场。然而,保护游乐场需要做出大量的权衡利弊工作。因为新加坡土地稀缺,目前有580万居民居住在这个711平方公里的岛屿上,保留遗产地必然会占用未来发展所需的土地。
一些受访者还认为,随着HDB高层住宅的改善,他们的游乐场也应得到改善更新。比如,应把马赛克瓷砖换成较新的、抗涂鸦的材料。作为持续保护和管理的一部分,政府对游乐场遗产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改造方式。HDB进行这些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儿童和家庭不断变化的游乐时间需求”。在受访者中,有86%的使用者选择了政府主导的三种改造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作为他们希望能看到的游乐场的变化,并强调“活态遗产”就是要不断与时俱进。
文章在结语部分指出,新加坡游乐场的遗产称号揭示了路径性的遗产功用。游乐园遗产是人们共同成长的产物——童年记忆的心爱之地和社区中易辨识的地标。
国家遗产不仅仅只是“存在”,它必须“成为”公民心中真正的遗产。所以当我们界定世俗性与纪念性的更广泛关系时,应该注意到新加坡的案例,该案例表明尽管游乐场可能是世俗的空间,但将它们列为国家遗产以及公众怀旧象征主义的评估可以将世俗的场所转变成纪念性场所。
文章刊于InternationalJournalofHeritageStudies2021年第5期,作者:T.C.Chang&OstenB.P.Mah,编译: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国际资讯
东非国家参与UNESCO举办的水下文化遗产的区域工作坊
3月10-11日,东非地区有关人员参加了UNESCO温特和克(纳米比亚)办公室举办的关于实施2001年通过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线上区域工作坊。会议议题主要有:公约的实施、遗产清单以及区域与国家层面之间的合作,上述议题均符合公约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4项,旨在把海洋历史、水下文化遗产与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海洋的全球性努力相联系。
工作坊致力于提升UNESCO成员国保护沉船、沉没建筑物等水下遗产的能力。本次会议的召开成功地提升了非洲各国对公约的关注度,同时加强了国家和区域层面在保护水下遗产方面的协作能力。此后,与会者还将参与一系列由UNESCO区域办公室为东非地区举办的线上、线下工作坊,上述活动由日本赞助支持。
UNESCO、国际移民组织(IOM)与欧盟合作,增加伊拉克文化遗产相关的工作机会
伊拉克的经济发展依旧面临众多挑战,主要来自伊斯兰恐怖组织的袭击、COBID-19流行病以及其他因素。这些挑战使得中小企业在寻求金融服务支持和雇佣新员工方面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方面。主要表现为:在战后经济背景下,人们不断增加必需品方面支出,同时降低了自身对非必需品的需求。
在欧盟的资金支持下,UNESCO和国际移民组织(IOM)联合推出新型的合作模式,旨在增加与伊拉克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直接相关的工作机会。保护修复工作主要在摩苏尔及巴格达古城内开展,从长远角度审视,此举有望帮助伊拉克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国际古迹遗址日线上庆祝活动
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年度主题是“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在此背景下,举行线上庆祝活动旨在提升民众对保护遗产、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知;此举还有助于宣传UNESCO发起的社交媒体运动“共享遗产”,该活动的发起主要是为了应对2020年3月爆发的COVID-19流行病。
上传的视频通过展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产生的最大化效益来讲述遗产保护的最佳实践案例。活动合作方“和谐城市国家组织(NOUH)”收到这些视频后,将其上传到Youtube视频平台。
保护萨瓦河流域文化与历史遗产
1月19日,在SHELTER项目其他参与方的支持下,国际萨瓦河流域组织同UNESCO一起,在线上成功举办了萨瓦公开实验室第三利益相关者的工作坊。在SHELTER团队的指导下,来自6个成员国的28位利益相关者讨论了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后续计划。工作坊还讨论了萨瓦河流域文化与历史遗产的保护措施和SHELTER项目未来的重点需求。
项目的工作人员向利益相关者展示了过去4个月工作的主要成果:(1)研发了一种在危险环境中储存萨瓦河流域文化遗产数据的收集方法;(2)建立了一个由各国专家构成的项目工作小组;(3)最终确定了第一轮收集的文化遗产数据(在工作组和相关机构的参与之下),同时通过应用储存收集数据的新服务器改善了萨瓦河流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ICOMOS和全球遗产基金(GHF)在文化遗产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展开合作
ICOMOS和全球遗产基金会于4月18日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建立发展、评估、提升文化遗产实践的合作框架,助力可持续发展。
ICOMOS和GHF的合作将会提升人们对于项目的认知,尤其是将遗产作为动力因素嵌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备忘录还将构建一个评估体系,通过ICOMOS最近发布的政策“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遗产及发展要素指南”评估世界上不同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可持续性。
UNESCO举办更新津巴布韦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讨论会
4月7日,UNESCO在线上举办关于修订津巴布韦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会议。上次更新清单可回溯至2009年,当时清单上仅有7个遗产项目,尚不能完全代表津巴布韦境内丰富的遗产。与会者注意到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情况,以及利益相关者及合作者的能力建构情况等,以此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了解《世界遗产公约》及其预备名录的相关信息。本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建议成立一支国家级的技术团队,来细化修订流程方案。
会议期间,津巴布韦表示尽管目前在修订、更新国家预备名录方面进展缓慢,但当下共识是面对未来的提名,预备名录并未涵盖当下最新的知识和关注动向。非洲世界遗产基金会和世界自然保護联盟(IUCN)依据潜在的遗产项目分析差距出现的原因。此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还指出湿地等特殊类别遗产所含有的重要意义。
UNESCO在塞内加尔姆布尔举办“保护非洲地区记忆机构的文献遗产”的区域性能力建构工作坊
6月17日,UNESCO的世界记忆项目将在线上、线下举办一个区域工作坊,旨在提升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记忆机构保护文献遗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尤其侧重降低灾害风险和管理方面。区域工作坊将会得到来自当地、区域、国际层面的专家,以及国际档案理事会、国际图书馆联盟等合作组织的协助。
会议还将聚焦:促进非洲地区文献遗产的长期保护并提升其韧性;通过不同文化遗产领域合作组织的经验分享,为非洲地区的记忆机构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研究视角;培训记忆机构建立;面对灾害时的响应、保护方案。
遗产地实验室的试运行阶段即将启动
ICCROM-IUCN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启动了一项新活动,聚焦在《世界遗产公约》背景下,加强跨研究及遗产管理的网络建设。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拟邀请研究者及遗产地管理者以团队合作的形式组建研究调查小组,参与遗产地实验室的试运行阶段。试运行阶段为2021-2022年,由6个线上孵化工作坊构成。
遗产地实验室的预期成果:每个研究实践团队都能针对一个世界遗产项目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同时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与研究机构、世界遗产地合作,共同制定出总体研究计划和专题研究计划,便于后期申请研究基金。
非洲世界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艺术、文化与遗产非盟年:努力构建期望中的非洲”
2015年,UNESCO第38届大会宣布每年的5月5日为非洲世界遗产日。自此之后,全球都在庆祝非洲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以此来促进人们了解保护非洲遗产的益处,同时了解大洲所面临的相关挑战。
当非洲国家面对气候变化、武装冲突以及仍在持续的COVID-19流行病等众多挑战时,它们必须确保各自所具有的标志性遗产能够适应当下环境,从而继续传承下去。在此背景下,非盟(AU)宣布2021年非洲世界遗产日的主题是“艺术、文化与遗产非盟年:努力构建期望中的非洲”。
关于加强乌兹别克斯坦整个国家对《世界遗产公约》认知的线上次区域工作坊
3月18—20日,世界遗产中心与UNESCO塔什干办公室合作,在Zoom网络平台上举办为期3天的线上次区域工作坊。工作坊的主要目标是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尤其是在提升整个国家对《世界遗产公约》法则及义务的认知,以及确保中亚地区世界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在《世界遗产公约》的背景下有效保护遗产的突出普遍性价值。再者,与会者期望通过此次工作坊提升自己在历史城镇方面的规划、决策能力,从而以平衡的方式处理城市发展与遗产价值的相关问题。
UNESCO召集世界各地博物馆共商行业未来
3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思考博物馆未来”线上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12位博物馆馆长共同探讨此次公共健康危机对博物馆造成的影响、博物馆应对挑战的方式,以及对博物馆未来的展望。
2020年全球约有9.5万家博物馆,该行业受到新冠疫情重创,90%的博物馆曾闭馆,还有些被用作它途。部分博物馆目前正在重新开放,然而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消息,有些博物馆可能会永远关闭。
为了应对全球新冠疫情所带来的挑战,博物馆必须自我调整和自我重塑。博物馆的未来会是怎样?这一问题如今显得空前紧迫。两场高级别专题讨论分别聚焦:从新冠疫情中汲取的经验教训,以及展望博物馆在后新冠时代的前景。
本次讨论会是UNESCO在前所未有的情况下支持博物馆及该行业从业人员的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有助于推广《关于保护和促进博物馆和收藏品、其多样性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的建议》(2015年通过)以及《2020年度博物馆报告》。
国际博协藏品保护委员会第十九届大会在北京举行
5月17日,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ICOM-CC)第19届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世界67个国家的近1500名文保专家、文物保护工作者及研究人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在线参加开幕式活动。
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ICOM-CC)成立于1967年,是国际博协下设32个国际专业委员会中规模最大的委员会,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交流与推广,目前有4000多名会员,主要为各国文博机构从事文物保护的专家学者和文保工作者。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被公认为国际藏品保护技术领域科技含量最高的学术活动和技术交流平台。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打破边界:论文物保护学科的综合性”,围绕博物馆藏品保护理念和理论,保护材料研发和选择,保护技术、设备、工具和技术应用,保护和展示效果评估等诸多方面问题展开讨论。
亚洲国家签署《关于协同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联合声明》
近日,中国国家文物局与阿富汗信息与文化部、巴基斯坦国家遗产和文化署、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业部分别签署《关于协同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联合声明》,这是亚洲国家首次签署“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双边合作文件。
根据《联合声明》,中国与阿富汗、巴基坦、伊朗将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框架下,在联合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世界遗产、博物馆展览交流、防止文物非法贩运、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2021年10月,中方还将在北京召开“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
国际资讯主要源于UNESCO、ICOMOS官方网站,部分内容翻译: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国内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2025年建设基本完成
根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到2025年,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本完成,打造形成一批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相关重要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综合效益有效发挥,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的总体目标,即全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重点文物和重大考古遗迹保护水平有效提升,文化旅游融合程度显著加深,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传播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方面,到2025年,一大批价值突出、代表性强的国家级石窟寺遗址等遗产资源保护水平和数字化展示水平明显提升,遗址遗迹富集的重点地区考古机构文物发掘、存储、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国家公园等重要自然遗产保护展示方面,各类自然遗产地保护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科普宣教功能进一步发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成,群众绿色共享空间不断拓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红色旅游实现规范和高质量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2035年要基本建成博物馆强国
为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根据指导意见,我国将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重点培育10至15家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实施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因地制宜支持省级、重要地市级博物馆特色化发展。实施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加强机制创新,有效盘活基层博物馆资源。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鼓励将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做好孵化培育。
同时,我国将拓展藏品入藏渠道,健全考古出土文物和执法部门罚没文物移交工作机制,适时开展文物移交专项行动,推动优化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藏品免税政策,鼓励公众向博物馆无偿捐赠藏品。
指导意见提出,博物馆开展陈列展览策划、教育项目设计、文创产品研发取得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按规定纳入本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可用于藏品征集、事业发展和对符合规定的人员予以绩效奖励等。合理核定博物馆绩效工资总量,对上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可适当增核绩效工资总量,单位内部分配向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倾斜。
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重点石窟寺保护利用和考古标本库房建设现场推进会
5月20日,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大足联合召开重点石窟寺保护利用和考古标本库房建设现场推进会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和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落实孙春兰副总理在2020年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做好“十四五”期间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与实施,共同商讨重点石窟寺保护利用和考古标本库房建设。
重庆、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结合本地实际、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近日,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规范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明确了有关要求。我国是文物大国,文物总量庞大、收藏体系多元、类型丰富、文化价值高、保护难度大,文物资源资产的行业特点明显。
《办法》着力构建符合文物特点和内在规律的管理体系,明确了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登录和清查、保护利用、信息化管理、资产报告等管理要求。
《辦法》的总体定位是:保障国有文物资源资产安全完整、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明确了文物资源资产管理遵循保护为主、全面登记、合理利用、动态监控、分类施策、分级管理的原则。
《办法》在计价核算方面充分考虑了文物计价难的实际和特殊情况,以文物行业管理中的文物总登记账制度为依据,提出了实物量和价值量并重、以实物量为主更全面反映文物资源资产情况的管理思路。《办法》还强调了加强文物利用的要求,“让文物活起来”,即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管理收藏单位应当加强文物资源资产展示利用管理,有效盘活文物资源资产,提高文物资源资产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文物宣传教育作用,以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求。《办法》还提出,建立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和管理收藏单位可以结合地理信息地图对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让数据动起来。
2020年度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活动在福建泉州举行
4月23日,2020年度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活动在福建泉州举行。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活动是文物保护工程管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旨在通过宣传推广优秀文物保护项目,展示文物保护工程最新的研究设计理念、施工技术方法和项目管理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行业水平提升。2020年度共推介山西临汾尧都区东羊后土庙修缮、福建厦门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修缮、福建泉州府文庙大成殿修缮、广东河源仙坑村四角楼修缮4个优秀项目。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文物保护项目学术论坛,相关学者围绕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文物建筑设计修缮特点、设计与施工衔接、近现代建筑保护等主题作了学术报告。
UNESCO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3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在京举办UNESCO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主要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前沿技术,推动UNESCO名录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会议拉开了HIST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序幕,促进了名录遗产研究、保护和利用领域专家之间以及专家和公众之间的交流,推动了空间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服务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合作。HIST将以此研讨会为基础,继续致力于搭建科技服务UNESCO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帮助UNESCO及其成员国落实《世界遗产公约》和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工作会在京召开
在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和支持下,3月21-28日,中国文化遗产院在京组织召开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工作会。
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2家单位,70余名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专家和技能标准编写专家共同组成标准编写组。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结合行业实际,编写组划分为纸张书画、陶瓷器、纺织品、竹木漆器、土遗址、壁画彩塑、金属、石质、木作、石作、泥瓦作、彩画作和油饰作13项文物修复师编写小组。
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人社部颁布职业技能标准以来体量最大、职业方向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项标准。标准的出台将推动文物修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有序开展,有助于提升文物人才管理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改善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短缺、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