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香
【摘 要】课堂,应该迎接那些意外中的生成性资源;阅读写作,让自己成为一个整体的叠加;课题研究,应该成为教学中的“撑杆跳”。经常阅读或者写作,可以更快地拓展精神疆域,可以更好地丰富、滋养、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经常阅读或者写作的人,对人性有更多的体察,对人的生命困境有更深刻的同情,因此也就更善于读懂别人,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拥有更透彻的理解,更多样的视角,和更柔软的包容。为此,要开展反思之旅、研究之旅、改进之旅、变革之旅,而最重要的是实践之旅。
【关键词】课堂成长;阅读成长;研究成长
一、课堂,应该迎接那些意外中的生成性资源
记忆中,我的成长一直与上课听课、阅读写作和专业提升分不开。
已经不记得我有多少次站在全县优质课大奖赛的舞台上。只记得,我的《母鸡》、《最美的善举》、《一个引路人》等课例,都得到了同事、学校领导和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认可。甚至因为群文阅读教学的突出表现,我被评为语文学科带头
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沉淀和“深耕细作”式的梳理和反思,我渐渐地发现,曾经的我是多么地浅薄。比如,曾经执教的《我不是最弱小的》就有诸多缺憾:多媒体的眼花缭乱代替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真实品评,注重课件的精巧和教师的表演,却甚少注重学生真实的学情和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把控和利用。这样的课像时装表演,热热闹闹,但缺少细致的品味和细节化的触摸,必然导致课堂的萎缩、苍白和坍塌……
回潮般地,我不再抢着去上公开课,我不再被课堂的热闹和繁华所蒙蔽。我开始大量地听专家或同事的公开课。在好多次听课的当下,我都以随笔的方式赶紧记下当时的感悟。这样的“随笔”就是我的心灵备忘,是我“另类评课稿”的来源,是我每周周三教研活动时能够“滔滔不绝”的依据。渐渐地,我的教学观发生了一些静悄悄地变化:精心地“备教材”“备课件”固然重要,但是精心地“备学生”“备生成性资源”更加重要——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旁逸斜出”或者“一成不变”的情况时,教师如何直面孩子们在课堂当下的遭遇,应该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工程和经常性工作。
带着这样的思考,2018年,我重新执教了《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这一次,我关注的不是课件如何精巧,不是多么“精彩绝伦”的开头,不是多么“余音渺渺”的结尾,而是时时刻刻关注孩子们真实的学情。比如,当我这样问学生,“生活中,你保护过更弱小的事物吗?”于是,孩子们叽叽喳喳都在保护植物:“我”保护过“狗尾草”、“我”保护过“君子兰”、“我”保护过“紫罗兰”、“我”保护过“吊兰”……可是,孩子们真的保护过吗?我看未必。孩子们只是陷入了人云亦云的泥淖——对某一观点的重复表达。此时此刻,我猛然按下暂停键,尽快引领学生从固定框架中摆脱,从人云亦云中摆脱:不仅仅是保护花花草草,保护比自己小的孩子也是一种保护,保护小动物也是一种保护,保护所有比自己弱小的生命都是一种保护……事实证明,当我应该抓住这个学生的发言,孩子们的回答不再千篇一律,不再机械重复。
同样的一节课的前后转变,使我深深意识到:好的教学就是以最充足的准备迎接那些意外中的生成性资源——那里才会为课堂松绑、那里才会让生命飞扬、那里才蕴涵着滋养心智的“维他命”。由预设到生成,其间有诸多辗转、回旋、波折,教师应该直面孩子们的真实学情和当下遭遇,通过“老牛犁地”式的深耕细作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沉浸在迷人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另一片鲜活的乾坤。
二、阅读写作,让自己成为一个整体的叠加
上好公开课,收获同行的掌声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奖杯固然重要,然而,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就是公开课吗?的确,台上,让评委觉得“耳目一新”的繁华和绚丽固然重要,但台下,个人平时的读书、积累和思考更重要。
2013年,一个同事偶然向我推荐了美国教育家帕克·帕默尔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于是,我开始了大量的阅读。读帕克·帕默尔,我才意识到,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会有焦虑、恐惧、迷惑,原来每个学生的“心灵悬崖”既会呈现为风光无限的险峰,又会呈现为“万丈沟壑”(吴国珍)。读帕克·帕默尔,让我意识到强健自我的重要性,而“强健自我”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直面学生在课堂当下的遭遇。
期间,因为理论的“晦涩”和自身理论底子的浅薄,我读得非常吃力。后来,我只能采用“蒸馏”读书法——对其最核心最本质的观点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剥离,使其回复到其最根本的精髓。比如,帕克·帕默尔的一些观点就被我写成“小纸片”压在办公桌的玻璃下:“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何与自身完整。”……过一段时间,我还在这些小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然后思索着我可以把這些“招”用在教学的哪个环节甚至哪个点上,如何利用其中的观点给教学“打补丁”,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也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招”……
渐渐地,这样的“小纸条”也变成了随笔,而且从粗胚到成型,最后有了《学导练中见真金——<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钻进”与“跳出”:以细节教学为呼吸的重构》等论文的发表。因为这样的“随笔”,记录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真实境况,是文本、儿童和教师当下的遭遇和价值,因而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犹记得,2014年11月份的一个上午,在我的邮箱里,一封邮件那么突兀地而又静静地“躺在那儿”。那是《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编辑的回稿邮件:“《“钻进”与“跳出”:以细节教学为呼吸的重构》一文初审已过,请及时与我联系!”随后,在或着急或耐心的等待中,终于收到了发表我论文的刊物。收到刊物的日子特别美好,“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那种别样的心情一直延续了好长时间。
犹记得,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学校组织了校级教研活动“多元生态化课堂、语文个性化课堂和人文创新教育”,我有幸和众多同事等人进行了交流、商榷和分享。其中,他们的“别对孩子们的多元解读摁起删除键”“拒绝固定模式”等观点,恰恰和我一直研究的教学研究方向不谋而合,于是文章的成型和发表也就变得自然而然。我想,平凡小女子能够在课堂之外的闲暇,将这最朴素最本真的教育观诉诸于笔端,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样的成长不仅仅在于艰苦环境的历练,更在于自己生命根系的勃勃朝气。所谓清晰、透亮的职业规划和远景,在刚刚开始的教学生涯中,就给予我成长的动力。当一个人的教育生命因知识的支撑和精神的涵养而变得丰富时,其中的艰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我已经有了可以依赖的根基。而我,正是靠这种根基,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三、课题研究,教学中的“撑杆跳”
2016年,我读到了雷夫,“目睹”了“56号教室”。从雷夫身上,我意识到真正好的教师,应该引领每一个孩子与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产生连接和呼应。教师应该保持开放、容纳、吸收、对话、分享的生命机制和生活态度,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建设所必须的基本要素都得到呵护、唤醒和打开。于是,我也就开启了一段“寻路”之旅。这些年,虽然我懂得轮耕换种,为自己引进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但缺乏了“专业引领”做为保障。潮水般地,我退回到自己的经验世界里,静静反刍。我第一次认真梳理并反思了代表自己“精神发育史”的“阅读史”,开始了“艰难”的教学转型和课改转型。
表面看,我在开启“寻路”之旅,但实际上却意味着反思之旅、研究之旅、改进之旅、变革之旅,而最重要的是实践之旅。我先是在每一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开展了“这节课我想学什么”等活动,使研究学生学情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过程;之后开展“课堂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调查活动,切实了解文本、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当下的遭遇和价值;再之后开展《生本理念下小学群文阅读策略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活动,将触角伸展到教学历程中的幽微处,延伸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中,重构自己明晰透亮的教育哲学,完成精神和心灵上的成长。
2014年至2019年,我多次赴外地参加培训学习和研修;也是在这几年,我代表学校先后四次和南坝中心小学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和校际教研协作活动,互相学习教改课改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不论是教授或专家的讲座,还是兄弟学校、周边学校间的研讨,都给予我脱胎换骨似的“充电”——或有揣摩与反思,或有唤醒与顿悟,或有深入与延伸。而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严禁杜绝“走过场”,避免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常常和其他人就同一堂课进行多次校正、异构和重组;常常对某个“面目不清”的理论争得面红耳赤,常常对某个“曲里拐弯”的教学细节进行反复的考量、诊断和筛选,珍视自己研究中的“独特发现”,甄别与别人的“不一样”,提炼对课题研究的“异样”感觉。如此,才成就了课题研究的丰盈、坚实和博大,才成就了我和诸多人的喜悦、多姿和精彩。
我深深地认识到,教或被教的足迹无所不及,但仍有很多的心灵还是一片荒芜或杂草,而語文或者语文老师正做着剔除荒芜或杂草的工作。我还认识到,没有教研过不好日子,没有科研过不长日子;教师的教育生命,应该既是专业发展,又是生命发展,应该“在自己的专业田地里围绕某个点深耕细作”。
不止是我的行走方式在改变,我所教的学生也在“润物细无声”般地改变,课堂生态也在它的“根系、花朵和果实”方面在改变。悄然而逝的时光之中,因为唤醒自己而可以发现我所改变的一些教育的足迹,而这些弥足珍贵、历久弥新的东西使人高兴一上午,一生、一世。
【参考文献】
[1][美]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9.
[2]陈文.教师应该建设属于自己的园地[J].教师月刊,20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