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河镇有适宜枇杷生长的大片土壤,但枇杷对于种植户技术、管理水平、气温条件要求较高,西河镇2005年引入早钟六号枇杷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西河镇枇杷种植突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地枇杷产业发展产生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枇杷;西河镇;问题;对策
西河镇属于农业种植小镇,位于大埔县东北部,同永定县下洋镇、湖山乡相邻,年平均气温21℃,本地区的土壤多为黄壤和红壤,适合枇杷的大面积种植。西河镇引进早钟六号枇杷种植,其种植面积约100余亩,现枇杷已经进入盛产期,果实品质良好,深受消费者认可。
1 枇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1 欠缺科学管理,良品率低
该地区引入枇杷种植后,申请了“一乡一品”项目,种下的枇杷已经开花、结果、成熟,但是由于果农在耕作管理上较为粗放,并没有对枇杷生长的适宜温度进行控制,对于病虫、鸟类的防治意识欠缺,枇杷生长的并不理想,精品产品偏低。
1.2 受鸟类蚕食严重
该地区处于山区,存在很多鸟类,枇杷的成熟易遭受鸟类蚕食,特别会找那些成熟的果子,基本上可以说是熟一个吃一个,对果实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如果采用套袋的方式,本地出售的套袋又价高量少。
1.3 种植面积偏小
作为西河镇的“一乡一品”项目,种植规模上还不能有效的形成经济林,总体面积偏小,仅100余亩。
1.4 种植户商品意識及专业化技术不强
由于种植户为当地农民,对于商品意识不强,并没有把枇杷进行优化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以此来增加经济收入的意识。遵从以往土枇杷的种植方法,有就卖点,没有就看天意,小商小贩思维严重。由于果农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性的种植培训,采摘成熟枇杷时,果农不能有效分辨果子的成熟度,导致有的熟过头,有的还未成熟,对外售卖时也没有进行商品包装,没有大品牌的中间商引导,只限于自家周围的市场,流通市场有限。
2 枇杷产业发展对策
针对该地区枇杷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对策。
2.1 进行专业化培训
培训期可利用农闲,集中进行讲座式的宣讲,让果农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到果林现场指导,传授专业种植技术,可安排专人编辑枇杷种植的图文手册,果农可自行查阅,进一步了解枇杷的种植。邀请一些采购商来现场指导采摘,指导哪些果子没市场,哪些在市场上受欢迎。
2.2 洽谈套袋的购买
西河镇为山区,鸟类较多,成熟的枇杷对它们有较大的诱惑力,如无套袋防护,很少能摘到完整的好果子。由于本地量少价高的情况,需要由镇政府进行协商,从外地洽谈果农可以接受的套袋价格,价格控制在0.15元/个以下,及时解决鸟类蚕食果子的现象。
2.3 扩大种植面积、创立品牌
该地枇杷种植面积相对于经济作物来讲太小,需由镇政府或者种植大户来牵头,积极宣传,至少扩大到1000亩的规模。政府可以为经济基础较差的果农给予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种植规模的扩大。同时,政府还应牵头向外宣传,真正的形成“一乡一品”的品牌化,对本地枇杷进行优选、包装,逐步创立属于本地特色的枇杷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收入。
2.4 强化商品意识、寻求合作经销商
通过相关培训帮果农提升商品意识,还可找具有经济活力的种植大户作为经销商,以此拓宽销售渠道。
枇杷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的种植技术,还应具有优品优价意识,创立优秀品牌理念,仅依托以往经验远远不足,对果农栽培过程中幼苗的选择和栽种、施肥、病虫治理进行科普。成熟的枇杷种植经验是产业发展的根基,亦能为同类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何银英(1978-),女,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