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時零七分,91歲的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長沙湘雅醫院的病床上閉上了那雙滿眼春色與金黃色交織的眼睛,安詳地離開了我們……
山河悲泣,國人震動!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消息成為當日微信中、視頻裏、報紙上等各類媒體絕對的頭條。一時間長沙的湘雅醫院外、中國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辦公地、護送袁隆平離開醫院行進途中的街道上、明陽山殯儀館內外,自發探望、悼念、追思袁隆平的人群匯流成群,這裏面有老人,有小孩,更多的是年輕的面孔。
據媒體報道,自22日傳出袁隆平院士仙逝至24日舉行告別儀式,大長沙的菊花賣斷了貨,告別儀式的殯儀館及袁老工作過的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內外,擺滿了全國各地悼念者送來的鮮花。據說有人搭大巴、坐火車、轉飛機、自駕車從全國各地趕往長沙,為的就是想送送能讓自己吃飽飯的袁爺爺。
一名“95後”從陝西榆林趕過來,坐了17個小時火車,他說“袁老是我在課本裏記住的人,可惜他生前我沒見過他,所以我一定要來見他最後一面。”在網上看到花已經賣完了,他就從家裏帶了一束花過來。
46歲的姜欣是一名電力工人,黑龍江鶴崗人。他坐火車、轉高鐵,再坐飛機,花了十幾個小時,“跨域大半個中國就為了看他最後一眼”。
媒體還報道,沒法趕來長沙的外地人,也在通過自己的方式送別袁隆平。在殯儀館門口及明陽廳,擺滿了外地網友下單寄來的鮮花。23日午夜,一位外賣小哥說,他一天往殯儀館送花四五十次,全是外地人在下單,“要把每一份心意送到”。24日,長沙多家提供網上訂花服務的商家報告鮮花已經售罄。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大量學生、青年用自己的方式為袁隆平送別。這些“90後”“00後”,他們生活在物質豐富的時代,依然被這位老人打動。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家境不錯的他,早年大學選學農學,成為新中國成立後培養出來的最早一批專業農業技術員,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便開始琢磨和研究糧食育種及增產問題,並開始了大半身的雜交水稻研究事業。他的雜交水稻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近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分別於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最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稻三優一號,2020年作雙季晚稻種植平均畝產達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雜交早稻畝產619.06公斤,全年畝產達1530.76公斤,實現了周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攻關目標。
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尼、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出2噸左右。
年事已高的袁隆平多次說,自己還有兩個夢:一個夢是“禾下乘涼夢”,希望高產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籽粒花生米那麼大;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全世界水稻田有一億六千萬公頃,如果有一半種上了雜交稻,每公頃增產兩噸,可增產糧食一億六千萬噸,可以多養活五億人口。
在晚年,袁隆平仍心系稻田,並堅持下田。2019年9月,袁隆平獲得“共和國勳章”,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
“袁爺爺,我一定好好吃飯!”這位在小學課堂上,大人口傳中,報紙、廣播、電視報道中被人認識了幾十年的袁隆平。他平凡而偉大,樂觀而向上,幽默而自信,他從田野里走來,又從田野中離去。他和藹可親的面龐與笑容將永遠鐫刻在中國人民心中。
袁隆平的離世,空前地激發起中國人民對這位樸實無華、身材瘦小老人的無限崇敬和懷念。這是一種什麼魔力,什么力量!網友們說得好,這是懂得感恩的中國、是有情感的中國、有溫度的中國、有信仰的中國,當然更是有希望的中國!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反食品浪費法》,並自公佈之日起施行。要“將中国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弘揚傳統美德,保障糧食安全,這正是袁隆平生前多次表達的願望。逝去的先輩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和物質食糧,我們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用各自的實際行動,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永遠地紀念讓我們吃飽飯的袁爺爺!
(澳門/ 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