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环境创设与情感渲染

2021-06-28 11:16许晴晴
艺术评鉴 2021年9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环境创设情感

许晴晴

摘要: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鼓励教师运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感官经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增强对美术形象的感受力。教学环境创设,是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发挥教学环境中多种条件因素的作用,为学生创建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氛围。基于环境创设与情感渲染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本文结合美术课标和学科特性,对美术教学中的环境创设实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环境创设  情感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107-03

一、何谓教学环境与情感渲染

教学环境是指教师以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对造型、光线、声音等多种因素的分析和运用,创设具有审美情境的教学环境,从而以审美的情感促进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所论述的美术教学环境是教师综合美术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中所必须的客观条件予以创设的。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状态,是指人们对于外界事物满足其内心需要程度的反应。美感是情感的一种形式,指人们根据审美标准对周围事物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青少年的美感不断发展,对美的理解水平有所提高。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精心创设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对美术作品的共情,激发对内心情感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情感升华。

二、环境创设与情感渲染对于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事实上,情感态度的形成是以感性思维为基础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善于运用感性思维来认识事物,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而环境创设的目的就是合理利用周围环境,营造适合学生感知与学习的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激活审美状态

良好审美环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主体一踏进教室就自觉而快速地由日常的自然状态转向审美状态,在浓郁的审美环境中激发出经验的联想和情感的表现。教师在教室中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创设教学环境,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营造具有美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被教师精心营造的氛围所吸引,产生心灵的愉悦,从而有效激活审美状态。

(三)引发美术创作灵感

良好美术教学环境的创设,使得教师所讲授的抽象知识能够与所呈现的具象画面相联系,以便更好地解释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的联想,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灵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或接触具有美感的美术作品,能够保持思维的发散性,从而产生积极的创作欲望,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四)深化审美感知体验

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与鲜明的艺术风格,并且运用了多种设计因素,将各种材料以美的形式排列组合,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以不同的形式营造出的教学环境,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化了学生的审美感知体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逐渐学会欣赏美的事物,逐步深化审美感知体验。

三、初中美术教学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环境创设的意识薄弱。当前,许多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并未意识到环境创设的重要性,仅仅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讲授美术知识,忽略了如何以更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和延续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其自发地从课堂中体验乐趣、丰富情感;第二,环境创设的形式单一。教育家尹少淳先生曾说:“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形式和手段经常变化,会有效地避免学生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交替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然而,一些美术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仅采用播放视频或音频来营造环境,这样的形式未免太过单一,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改善教学手段,以多样的形式适应学生兴趣;第三,环境创设的思维局限。一些美术教师的教学思维比较局限,环境创设的方法缺乏创新。不仅如此,部分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也并未发散思维,没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结合教材创设出适应学生审美需求的教学环境。长此以往,学生难免会觉得缺乏新意,这种一成不变的环境创设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视觉感受,甚至磨灭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初中美术教学环境创设的实践

(一)教学着装有方——以精巧心思来点化情感

教育家尹少淳先生曾说:“在学校中,美术学习是在与美术教师的关系中发生的,教师的人格特征和魅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人格与魅力不仅包括内在的涵养因素,还包括外在的形象因素,而着装及仪态仪表则是外在形象因素中重要的方面。因此,教师的着装不仅要恰当适宜,还要能与教学主题相呼应,通过服饰制造视觉美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紧跟教学思路。如在以讲述我国民间传统纹样为主题的《吉祥图案》一课中,教师穿着带有传统纹样的服饰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对教师服饰的观察,感受到了传统纹样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在学习中投入了饱满的热情。又如在以尝试设计汉服为主题的课堂中,教师穿着精美的汉服并在发型上稍加装饰,从走进教室起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通过教师的穿着,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直裾与裙裾之间的不同,并很好的在作品中表現出来。教师精心的着装,不仅丰富了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有效地起到了点化情感的作用。

(二)教学空间装饰——在视觉环境中激发情感

美术学习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不同影响。通过装饰美术教学环境来营造视觉效果,能够在视觉环境中激发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用多样的美术材料制作成特定的视觉形象或者选择与内容相关的装饰品来装饰教室,使学生走进教室便会不自觉地被带动情绪,进入到艺术的氛围中。如在以讲解脸谱及其所表现的人物特征为主题的课堂中,教师将颜色、纹样、角色各异的脸谱面具悬挂于教室四周,学生自从踏进教室开始就被周围精美的面具所吸引,从而对课堂产生好奇心与期待感,并生发出极大的创作欲望。又如在以讲述我国民间传统剪纸工艺为主题的课堂中,教师将粘贴了精美剪纸作品的大型扇形展板放置于教室中,并在上方用毛笔书写了“展非遗魅力,做文化传人”文字,又别有用心的以传统回形纹装饰边框,使得学生被深深吸引并期待教学内容。教师在具有特色的教学环境中,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情感,也引领学生更为形象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使学生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三)恰时音响环绕——在音乐氛围中丰富情感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对音响适时的运用,达到对学生听觉感官系统的冲击,在音响环绕中,营造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作品情感内涵。例如教师在讲解《格尔尼卡》时可以播放一些有冲击力的音乐,烘托战争的惨烈;在讲解《向日葵》时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表达画家梵高对生活的热爱。在课堂练习时可以播放一些较为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中进行创作;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情绪饱满的音乐,逐步升华学生情感。如在以讲述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为主题的《走近民间艺人》一课中,教师在教学接近尾声时,鼓励学生在便利贴上写下想对民间艺人所说的话,并将背景音乐设置为童声循环:“民间艺人,我想对您说”……一个个充满童真且感情真挚的声音在教室中环绕,无形中升华了学生对于民间艺人的敬佩感。在《苏州园林》一课中,教师以中国传统古典乐曲为背景音乐,学生伴随舒缓的古典乐曲更好地品味中国古典园林的古色古香。通过音响来铺垫情感、增强情绪,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展开教学内容,能够让美术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情感也将更加充沛。

(四)运用灯光效应——在光线渲染中烘托情感

光线的强弱、色调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和烘托情感的作用,不同强度,不同色彩的光线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在美术教学中,恰当的灯光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在人物写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打灯光,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感知不同年龄模特之间的差异,以更为准确地描绘其精神面貌。在静物写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打灯光来凸显视觉中心,区分物体主次关系的同时,也更好地表现出静物的质感。又如在以讲述各地代表性建筑为主题的《城市雕塑》一课中,教师将不同城市广场的背景图放置在装有灯光的展示柜中,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用锡纸做的作品在灯光的照耀下展现出特殊的质感。这种巧妙运用灯光来展示作品的形式使学生作品显得更加精美,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这将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将美术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以美术的手段装饰美化生活。

(五)创新展示环境——在作品展示中愉悦情感

展示环境是指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不同的展示环境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不同。美术教师在作品展示环节往往采用千篇一律的展示方法,即学生手举作品进行展示或者将作品粘贴在黑板,亦或是放置在桌子上进行展示。形式太过普通,很难吸引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可以创新展示环境,将学生的作品稍加包装,不仅能够使展示效果大为不同,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的愉悦感。如以欣赏与讲解国画技法为主题的《国画山石》一课,教师准备了立体的亚克力展板,并在展示与评价环节将学生完成的作品插入到透明展板中,不仅增强了作品感,也使学生在欣赏与评述作品时更加清晰直观。又如以讲述剪纸艺术为主题的《东北剪纸》一课,教师提前准备了一幅巨型中国地图,由各小组分别制作不同省份风土人情的剪纸纹样,最终形成一幅完整的、具有各地特色的中国地图。再如在讲述徽州砖雕艺术特色为主题的《家乡的艺术——徽州砖雕》一课中,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泥块,学生自由发挥制作砖雕图案,最后将所有学生的作品有规律的放置在黑板上,形成完整且独具特色的建筑物。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冲击,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能,同时也锻炼了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创作。

五、对于初中美术教学环境创设的反思

首先,教师应深度剖析美术教材,以启发环境创设的灵感。有效的环境创设依赖于对美术教材的深度剖析,教师应分解教材知识点,发散思维,获得环境创设的灵感。然而,在实践教学中,部分教师虽有环境创设的意识,但并没有联系教材。教师应以美术教材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进行恰当合理的环境创设,挖掘教材中的可创设资源,启发创设灵感。其次,要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探寻环境创设方法。当一位教师有了饱满的教学热情,便会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因久居模式单一的工作岗位,而导致工作热情锐减,因此便出现为了省时省力而用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教学的现象。事实上,教育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应顺应变化。教师要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教学,探索更加丰富的环境创设方法。第三,要注重更新现代教育理念,丰富环境创设的手段。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美术教学环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多样的形式,这对美术教学无疑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激活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手段,根据不同课堂内容的需要,创设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环境。

六、结语

现代美術教育理念强调美术课程应凸显愉悦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实现这些需要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环境创设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的一种形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它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初中美术教学环境创设的意义,研究了目前环境创设的现状,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多种环境创设方式,以期待将环境创设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打造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郭小平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3]田慧生.教学环境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4]史芳.美学 审美 生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周增炎,余琳玲.中小学美术类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7]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教学环境创设情感
情感
台上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