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轰炸影响直达大气最外层

2021-06-28 13:10
中外文摘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氧原子外层电离层

1943—1945 年间,盟军的轰炸在德国造成数百万人死亡。轰炸的破坏力甚至直达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距地表60 千米以上的地球大气层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叫电离层。电离层是大气的最外层。电离层主要由氮气分子、氧气分子和单个的氧原子组成。但氧原子是不稳定的,经常被太阳光中的X 射线和紫外线电离成氧离子和自由电子。电离出来的自由电子通常在几分钟之内又重新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氧原子。因此,在电离层中,氧原子、氧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会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

太阳辐射对电离层的影响,科学家已经基本了解,但是地表活动对电离层有何影响,至今还不太清楚。为了搞清这一点,英国研究人员调查了二战期间地面大规模轰炸对电离层的影响。

他们发现,在二战轰炸高峰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电离层电子浓度降低了3 个百分点;而且爆炸产生的影响远及距离爆炸地点1000千米远的地面上空300 千米高处。

爆炸产生冲击波,冲击波携带的能量会促使电离层中的氧离子、自由电子与氮气或氧气分子发生反应(这种反应平时是不会发生的),从而导致自由电子浓度下降。

电离层虽然离地面最远,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广播、无线通信需要靠电离层的反射来完成。电离层的磁场还帮助我们屏蔽掉一部分高能宇宙射线。这些宇宙射线要是照射到我们身上,可能会引起致命的基因突变。

二战时的轰炸,使电离层电子浓度降低,就好比镜子的镀层变薄,反射能力下降,透射能力增强。这样一来,无限通讯的信号就会变差;同时,会有更多的宇宙射线穿过电离层,使我们患癌的风险提高。所以,人类要尽量避免战争,并且一切活动要尽量少干扰电离层。

猜你喜欢
氧原子外层电离层
一种溶液探测传感器
你听
一种电离层TEC格点预测模型
Kalman滤波估算电离层延迟的一种优化方法
NiTi(110)表面氧原子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电离层对中高轨SAR影响机理研究
氧原子辐射作用下PVDF/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腐蚀损伤模拟
一种购物袋
专题Ⅱ 物质构成的奥秘
Linux Shell语言在电离层解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