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晨 程佳佳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快速发展的全球城镇化进程,造成了环境污染、卫生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同时在高节奏的工作状态、冷漠的人际交往环境下更催生了很多心理问题,不论从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我们的个人和社会都及其脆弱。
图1 物质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1]
面对这些问题,世界卫生组织 (WHO) 20世纪80年代发起健康城市的运动,包括“健康城市项目”、“欧洲健康城市网络”等。“健康社区”是“健康城市”治理体系的最小单元,此概念是由杜尔、汉考克提出的,之后由世界卫生组织(WHO) 实施。2018 年,全国爱卫办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复旦大学3家单位,研究制定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其中指出要打造“健康细胞”,就是所谓的“健康社区的覆盖率”。
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关于“健康社区”的官方定义,Helena 认为健康社区应该保障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对居民的危害,并且有效保护自然环境[2]。王一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外在环境对居民的生活、行为两方面的影响,而外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指出健康应从城市、国家对社区整体做出调控[3]。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健康社区”并不只是简单的健康个体的集合,而是包括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以及自然和技术环境等各个方面要素,能促进人们具备健康平安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积极的心理素养。
社区公共卫生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聚焦于2020年初疫情较为严重的华南海鲜市场,可以看到其存在管理无序、卫生脏乱等问题,经常飘着腥臭味,这种环境为病毒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而目前国内很多社区,特别是老旧社区仍然存在很多类似的问题,公共卫生环境亟待提升。
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医院、卫生站等医疗机构及健康活动场,其中健康活动场所包括社区公园、社区体育场、文化活动中心等,但目前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健康活动场所也较为缺乏。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城市制定了健康社区评价的指标体系,但是各个地方的标准不一,并且大多数指标体系仍然以卫生标准为主,缺乏其它和健康社区相关指标的纳入。并且没有具体的实施指引,落地可操作性的难度较大。
目前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健康社区管理机制,健康社区的建设任务未列入当地政府部门日常的工作内容。并且社区管理理念落后:社区、政府、社会结构等在组织和开展工作中存在各种问题;缺乏技术团队支撑;社区工作者、居民都缺乏健康社区相关知识的培训等。
美国的各个城市为“健康城市”的推进做出了一系列举措:
2013年洛杉矶城市规划发展部门的城市设计工作室发布《设计一个健康的洛杉矶》,从出行、饮食、社区营造方面提出了营造健康城市的策略。其中出行方面主要从城市设计、街道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引导措施,饮食和社区营造方面主要从健康食物的提供及社会保障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纽约市政府制定了《积极设计导则:促进体能活动和健康的设计》、《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从城市设计、交通设计、建筑设计等角度提出打造健康空间的一些模式和策略。
图2 纽约城市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封面(图片来源:纽约城市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
图3 纽约城市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健康城市设计”评价体系(图片来源:纽约城市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 :62)
2 0 0 9 年澳大利亚卫生部提出健康社区倡议(HealthyCommunities Initiative,HCI),项目时间为2010—2014 年,地方政府则以社区为基础,提供有效的体育活动,实施健康饮食计划,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政策[4]。制定了一个健康生活计划,主要是基于社区的需求来推进澳大利亚国家心脏基金会、糖尿病协会、健身俱乐部、自行车赛、健身俱乐部新南威尔士分部、悉尼西南部全科医疗联合金6个相关机构的健康生活计划,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健康课程、体育训练、理疗等服务。并建立了包括社区营养工作组、老年工作组、艾滋病预防工作组、儿童伤害预防工作组、烟草控制工作组、规划及环境保护工作组在内的健康社区特别工作组,由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制定正对不同目标和人群的详细工作内容。
加拿大金斯顿市制定了“健康社区基金”,为社区组织机构和团体提供经费的来源,鼓励社区组织之间的合作。并从物质环境、生态系统、公众参与、公众健康与疾病照顾服务、互相支持、满足基本需求、较好的健康状况7大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
西班牙巴塞罗那制定了包括安定的可持续生态系统、干净高质量而没有危险的物质环境、公众参与度、满足人类需求、公共卫生和疾病保健服务的优质条件、良好的健康条件、没有歧视和相互理解的社区在内的七大类健康社区评估指标体系。
总结国外在营造“健康社区”的过程中,主要从完善政策管理、构建健康社区指标体系、提供设计指引、促进多方协作这些方面入手。针对我国现存的公共卫生环境有待提升、健康设施和场所需要完善、健康社区的指标体系尚不成熟且、健康社区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这一系列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健康社区”营造策略:完善“健康社区”指标评估体系、构建“健康社区”设计指南、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并强调多方协作。
“健康社区”涉及医疗卫生、公共环境、开放空间、康体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基础指标评估体系,去对现有社区健康状况进行科学测量和诊断。比如在社区医疗卫生方面,需要构建怎样的医疗设施、医疗队伍和保障措施,才可以在应对普通医疗需求的同时为应急疫情提供更好的支撑。
在这个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规划建筑、医疗卫生、公共政策、社区管理、体育运动、公共环境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以确保指标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各个地方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对这个基础指标体系进行调整。比如在临近空气污染源的社区或者老旧社区,由于空气问题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这时可以将空气中有害颗粒物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同时,还应将这套指标体系纳入社区管理的考核标准,以此推进指标体系的实施。
强调规划设计引导,针对土地、街道、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提出不同的空间要素设计策略,构建“健康社区”设计指南(图4)。通过空间设计引导不用年龄段的人的活动,为他们创造健身、交流的场所,在锻炼体魄的同时增进社会交往。这份设计指南中还可以放入一些优秀设计案例,分析案例运用的设计方法、技术手段,有利于预防或缓解哪类健康问题。同时,指南中的空间设计要素也可作为“健康社区”指标评估体系的一部分。
图4 “健康社区”设计指南初步框架(笔者自绘)
“健康社区”的营造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包括政府、社会机构以及社区。
首先应该成立健康社区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架构和工作方案,构建由卫生机构、环保部门、街道办、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组成的组织。
其次是建立社区技术人才资源库,吸收社会或居住区内的专业人才,参考澳大利亚的案例,形成不同类型的健康工作小组,引导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当疫情发生时可以作为基础力量参与疫情的防控和普及工作。
最后是提升公众参与,将健康社区的建设过程通过多媒体或模型信息展示出来,并鼓励居民提出自己的想法的意见,共同推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此次肺炎疫情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健康这个话题上,而“健康社区”正是推进“健康城市”最小的细胞单元,也是最有利的抓手,因为它是和人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健康社区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外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康社区营造的完善“健康社区”指标评估体系、构建“健康社区”设计指南、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并强调多方协作这三个策略,希望能通过提升社区健康空间设计、社区治理等促进居民的健康,增强社区的抗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