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觉非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被拉近了,因为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但事实并非如此。各种差异和冲突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随处可见。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互相仇视呢?人们不团结的根源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呢?
早在春秋末期,墨子就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大致意思是:如果天下的人都能互相敬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难道还用担心有不孝的人吗?看起来确实如此,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提倡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所有人。听起来容易,但几乎没有人能做到爱天底下的所有人。因为人与人之间很难实现和谐共生,尤其在资源有限的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经常会陷入利益纷争。《月亮和六便士》中关于理想和利益的权衡为更好地理解冲突和仇视提供了研究视角。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法国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抛妻弃子,绝弃了本来幸福美好的生活,前往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后饱受贫穷和疾病的困扰,但他依然用画笔以及自己的生命宣示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月亮”和“六便士”这两个概念反映出了人們如何在个人理想与自我利益追求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兼爱。“月亮”在这里指的是理想,因为在古代神话中,古人常常把月亮比作美好的事物;而“六便士”是英镑中的一种,外形和月亮非常相似,代表着财富和利益。人们互相仇视、敌对就是因为“六便士”。“六便士”可以小到一个苹果,大到一个国家,只要和利益挂钩的都可以是六便士。人们往往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产生分歧和矛盾。在争夺“六便士”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也自然而然地会被传导到下一代,从此产生恶性循环。
这时有人会说:“不追求财富,那么追求什么?人总要有目标才好努力奋斗吧!”的确,事情总会发展,而且不一定是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应该更加偏向于“月亮”。历史上抛弃利益而追求理想的伟人非常多,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会成为伟大的能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人的主要原因。在这些抬头看月亮的人里面,高更、凡·高等许多印象派画家都是那种尽管满地都是六便士,而偏要抬头看月亮的人。他们有些人在活着的时候饱受苦难和穷困的折磨,但依然选择了理想,他们在去世之后为人类艺术的历史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老子《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肉体虽然死亡但精神却永存的人,才是真正长寿的人。臧克家也在纪念鲁迅先生的抒情诗中用“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来表达世上存在的这两种人。“死而不亡”的人都是那些追求月亮的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盲目追求“六便士”的人只能在生前享受短暂的快乐,当他们死亡后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学生的课本里往往会出现讲述那些为人类社会发展最初贡献的伟人的课文,却较少甚至从未出现富人是如何通过与人钩心斗角来谋取财富的故事,因为教育的本质是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便士”除了矛盾,还有斗争,这些都会让人变得更贪婪,更加依恋财富。世界上许多富可敌国的资本家,即便他们如此富有,但依旧在想着如何偷税漏税、钻法律的空当和压榨劳动力来让自己变得更加有钱。但是把“六便士”当作“月亮”奋斗的人也完全不在少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过上好日子值得人尊重。利益就是一把双刃剑,表面上能让人们变得更加幸福,实际上却会带来仇恨和贪婪。
“月亮”可以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当人们有了共同的目标才会努力地奋斗,但理想又不会让人们争夺它,因为它是虚无缥缈的,就好比你永远无法真正夺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相信人们在内心都有着自己的“月亮”,只是在追求月亮的过程中,被现实放慢甚至停止了脚步,无奈选择了“六便士”。但当人们在能保证生存的同时抬头仰望月亮,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矛盾就会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