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劳动教育”时,我们在谈什么?对此的回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者认为“劳动”和“教育”中什么是“重要”的。对“重要性”的预设或感觉构成了思维的重要部分,但它常常是暗含的,而不是明确被表述的[1]。本文无意限定劳动教育中什么是“重要”的,但希望本期专题能启发人们对“重要性”何在的反思,而不是停留在如何教的问题上。无论在个体层面还是整个时代,教育远非一桩桩事实,它充满了对“重要性”的争论和冲突。本期三篇文章涉及的劳动教育案例极为多样,其隐含的重要性也各有不同。而贯穿其中的教育宗旨,可以归纳为“学会关心”。
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提出以“关心”为核心的课程观,试图纠正以“行为目标”和“标准教法”为导向的传统教育模式,即重新定义教育的“重要性”何在。诺丁斯说,“关心,而非传统学科,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普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2]
在全球社会与环境可持续面临极大考验的时代,诺丁斯指出以“(关心)真实人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改进方向,不仅更加重要,而且增添了生态内涵。强调“关心”并非否定智力发展的重要性,而是将知识教育回嵌到人类境况的适当位置。事实上,生态教育者和生态农耕者不约而同地指出生态破坏的知识根源。大卫·奥尔(David Orr)指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视域,所谓“严谨”的专业知识容易走向狭隘无知而不负责任,致使学生不清楚一种知识或产品会对“真实的人群及其社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生态农夫温德尔·贝瑞(Wendell Berry)也指出,“如果科学试图超越人类情感的限制和要求,不顾人类情感对行为的约束作用……如果手段是无情的,人、地、物就不会被善用”[4]。面对地球环境的巨变和危机,生态教育的含义不能停留在道德辩论(甚至道德说教)上,而要推动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改进,使之经得起“道德检验”[5]。“学会关心”为众多可持续教育探索注入了一股重要的思想力量。
诺丁斯提出了以“关心”为本的道德教育的核心要素:榜样、对话、实践、证实;并且强调转向“关心”的课程改革的关键:教育的连续性[6]。本期文章中的农耕教育实例,不仅印证了诺丁斯的观点,而且其因地制宜的具体经验显示了劳动教育的多种可能性。下文先简要介绍这三篇文章,诠释这些实例对生态、可持续教育的启示。
本期三篇文章构成了一个互为补充的教育场景图谱。第一篇是基于校园(及周边环境与社区)的农耕教育。作者莫妮卡·格林(Monica Green)從一个教育观察者和教师培训专家的角度,描述了校园农耕生态课程的学生与本地生态环境互动的生动画面,尤其突出了学生分享体验和心声的主体视角。这一实例体现了诺丁斯提倡的围绕“关心”来组织学习活动的丰富可能性。在此,“关心”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扎根一方水土的真实劳作中融汇在地化知识和情感。从作者描述的情况看,这个案例融合的道德教育与诺丁斯提出的核心要素不谋而合:有丰富的生态与农耕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以及校园内外社群对本地生态健康与社会福祉的共同关心(榜样),在全校推动农耕与环境项目的决策、执行以及成果展示过程中多元主体的沟通交流(对话),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力所能及地从事关心、维护、改善地方生态系统的劳动(实践),以社群公共空间中的实际行动(乃至试错)以及行动的后果(而不是形式主义)来塑造、检验学生的品德(如照顾动植物过程中建立的责任感)(证实)。
第二篇是农场与学校结合的农耕教育。生态农学家托马斯·冯·艾勒森(Thomas van Elsen)是欧洲社会农业(social farming)的积极推动者,他的文章梳理了社会农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实践者与研究者的社会网络建构和相关政策倡导。社会农业体现了农业多功能性,大体可以包含“食物供给、社群包容、身心疗养、教育培训和提高生活质量等特征要素,‘在农场学习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迪·伊阿库弗(Di Iacovo)把欧洲社会农业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专业化模式、慈善模式、社群支持模式[7]。当然,社会农业的形式和内容极其多样,并且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以荷兰为例,“关怀农场”(Care Farms)的数量已经从2010年的430多家(见后文)增长到2018年的1250多家[8],其中面向智障者、心理困扰者、青少年群体的农场比例分别为69%、60%、43%。欧洲的诸多案例拓宽了我们对“农耕教育”多样化社会需要的理解,也表明关心身心健康是全社会的重要任务;如何发挥社会农业在社会关怀方面的价值与作用,其外部环境的改善需要政策支持。
第三篇是生活于农场环境的农耕教育。农夫作家迈克尔·艾伯曼(Michael Ableman)认为,养育健康的孩子就像种出健康的庄稼,“只有允许孩子们以自己的速度成长,得到充分的滋养,获得归属感、地方感以及与自然界的连结,才谈得上真正的学习和教育”(见正文)。对于工厂化的教育,作者发出这样的诘问:“(我们)每天送孩子去接受教育的地方的灵魂是什么?教育意味着什么?教师是谁?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言下之意是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谁来教育教师?学校、教师与一方水土是怎样的关系?艾伯曼本人可谓“随伴教育”(incidental education)[9]的典范:好农夫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模式所造就的,知识是扎根一方水土的生活和劳作经验的伴随物。在作者看来,农耕与食物是当今生态与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力所能及的农作,尤其是自食其力的家庭生态农耕,是在这个充满困扰的时代,大人和孩子得以安身立命和自我赋能的过程。
如果说上述前两种场景分别将农耕引入教育、将教育引入农耕,那么第三种情形体现了农耕与教育在生活中的自然融合。当然,在每一种情形下,农耕和教育都会相互渗透和改变。例如,将农耕融入到学校的常规课程计划,需要改变学校固有的课程模式。即使在农耕生活中(第三种情形),教育也不是必然或自然发生的。若要以生态可持续为导向,农耕教育更需要对地方和全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积极回应。这就涉及大量值得探讨的教育和教学问题。本文的重点是诠释三种情形的共同点,即把“学会关心”作为农耕教育的一个元模型,进而分析这些实例所蕴含的教育“连续性”原则。[10]
第一,本期实例显示,“学会关心”可以成为组织学习活动的焦点,而农耕使得实实在在的“关心”行动成为可能。学校(或场所)或多或少成为“关心”的中心。在第一种(学校)情形中,真实的农耕劳动和生态修复实践把诺丁斯提倡的关心的诸多层面(从自我到他人,从动植物环境到物质世界,以及知识本身)统一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这是一种整全的方式,并非形式化的“为关怀而关怀”(如娱乐化地对待动物)。在第二种情形中,小型的生态农场环境和社群为关心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可能。与纯生产性农业不同的是,即便是某些方面需要他人照顾的成员也能够被农耕社群接纳。他们可以通过关心农场生活中的事物而获得疗愈,农场事物(如动物)本身在这种充满关怀的关系中获得内在价值。在第三种情况下,融于生活的教育摆脱了“学校化”模式的束缚,它所关心的不仅是劳作和土地本身,还有农业与食物体系集中反映的社会问题。躬耕于一方水土使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增添了一份笃定的力量。
第二,就农耕本身而言,这些实例的共同点是劳动实践的完整性。农作——无论是种养、林、牧、渔还是手工副业等——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合作互惠的过程。生机勃勃的土地不仅是生命的伟大隐喻,土地的生态健康更是踏踏实实的好农夫/好管家行动的结果。健康的文化有赖于健康的农耕,而健康的农耕有赖于健康的生态[11]。这些实例中的农民和教师不约而同地提醒我們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校园、社区还是农场,其自然环境总是充满了缺憾,很多是人为错误的结果,以至于人们很难想象一方水土曾经有过怎样完满的模样。正因如此,在师生或社区成员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农耕教育的意义在于理解和回应一方水土生态修复需求的同时,促进人的身心和文化的修复。因此,农耕劳动的完整性不仅包括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如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生命的四季轮回),而且应包括社会关系的完整性(如互助合作、社区联结)。在实践中,教学活动可以延伸到耕作以外的丰富内容(如储存食物、制作农具、建造房屋等),而“完整性”意味着这一切都可以回归到“关怀土地”这一源头。
第三,以“关心”为中心的农耕教育需要考虑“连续性”原则。其一,教育目的的连续性。“关心”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是未来可持续生活能力的关键,这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社区和决策者提供了统一的道德使命,而农耕教育为多元主体共同关切可持续愿景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其二,地点的连续性。无论是校园、社区,还是家庭农场或小型商用农场,自然环境的生态化改造可以为农耕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12],而生态修复过程本身就是发挥劳动创造力、建构地方文化认同的绝佳教育机会。其三,人的连续性。充满热情的“关心”实践需要学校与社区的通力合作,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如社会福利政策、教师培训)应该支持农耕教育的师资队伍,确保他们与孩子们保持持续的教学陪伴关系。其四,课程的连续性。农耕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或者实用技术,其所依托的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而且是永恒的人文主题,农业与食物体系的现实状况不仅是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更是城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集中反映。因此,农耕教育活动如何以“真实人类问题”为中心,超越科目割裂,探索创新可能,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任。
回到本文开头论及的“重要性”。在可持续挑战重重的时代,农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何在?一个个农耕教育实践的故事,都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每个故事都包含了特殊性和一般性的联结[13],亦即:一方面,健全的农耕是以认识一方水土的独特性为基础,农耕教育(的故事)自然也应体现这种独特性(包括每个人的独特品格),而不可能千篇一律;另一方面,这些故事构成了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因而也在对话中塑造着人们对于“重要性”何在的认识。本期文章包含的一个个农耕劳动教育故事,讲述者有学生、教师、管理者、研究者、农民、家长、疗愈辅导者等,构成了教育生态化转向的大讨论的一部分。这些教育故事反映了农耕及其生态的多样性之美,同时可以启发我们对“重要性”何在的省思。
参考文献:
[1]怀特海. 思维方式[M]. 刘放桐,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21.
[2][5][6][10]诺丁斯.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 于天龙,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21,242,84-96.
[3]奥尔.工业——农耕融合的思维[J]. 萧淑贞,译. 世界教育信息,2020(6): 19.
[4]贝瑞.为多样性而辩[J]. 汪明杰,译. 世界教育信息,2018 (11): 37.
[7]DI IACOVO F. Social farming evolutionary web: from public intervention to value co-production[J]. Sustainability, 2020(12): 13.
[8]HASSINK J, AGRICOLA H, VEENE J, et al. The care farming sector in the Netherlands: a reflection on its development and promising innovations[J]. Sustainability, 2020(12): 6.
[9]伊里奇. 去学校化社会[M]. 吴建宁,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28.
[11]WENDELL B. The unsettling of America: culture & agriculture[M]. Berkeley, CA: Counterpoint, 2015: 51.
[12]斯多基. 教学生态屋:不可或缺的可持续教育资源[J]. 胡洁琼,译. 世界教育信息, 2020(3): 14-19.
[13]古德森,等. 叙事学习[M]. 方玺,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2.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娜迪拉·阿不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