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娜,王冰雪,杜园方
(1.原阳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河南 原阳 453500;2.原阳县水政监察大队,河南 原阳 45350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发展,无论是在基础施工技术还是在施工建设速度方面,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我国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其他工程建设相同,都是具有复杂性、系统性、流程性的特点,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对于工程施工方来讲,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需要从人员管理及技术更新等多方面入手,全方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发挥水利水电工程最大化效益。
从根本上来讲,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项目,同时它又兼顾着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资源工程建设的双重属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材料、建筑结构、人员组织、生态环境等。正是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下,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难度更大。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必须重视科学管理、细节处理及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基础处理技术方面,施工单位要引起全方位关注,毕竟基础处理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基础处理没有做好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其他工作也就无从谈起,再加上整个工程本身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一旦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得不好,那么将很容易导致工程质量危机,从而导致险情的发生。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在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的基础上,对整个施工过程做好科学合理的方案筹备,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范围十分广泛,在施工质量和施工方案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流程规范的。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人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才可以通过工程验收。基础处理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速度和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施工单位和企业很少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和施工,认识不到基础处理施工的重要性,使基础处理施工出现各种危机和变数。这些阻碍和变数也是施工单位选择不同施工技术的根本。下面,笔者就谈到的这几个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1)规模大、周期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般都是野外作业,由于受到地质、水流、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具有工程量大、工作时间长的特点。再加上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涉及例如高空作业、水下作业等问题,施工难度大,所涉及的技术种类多,所需要的人才复杂,最终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大、周期长,一般都需要几年的时间。
(2)施工要求严格。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极为复杂,特点有施工难度大、结构复杂,每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方还是监理方,都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从施工准备、选材用料,到具体施工、综合验收的全过程,都需要严格要求,尽量减少因流程及制度原因导致施工粗糙、质量不合格问题出现。
(3)施工环境复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其他工程不同,水利水电工程往往是在河流水域之间,而且一般河流水域的水速较大、水量较大,再加上河流水域地形地质复杂、季节的变化和降水降雪量都会影响基础处理施工质量,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极为复杂,如图1所示。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重点是受到两大方面的影响:①地基的稳定性。地基的稳定性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a.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是地质地基不稳定,则会直接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效果;b.如果是地基的稳定性差或者是防滑性不足,后期施工都会带来各种的不便,即使施工完成也会存在各种的安全隐患;②渗流及地下水。渗流及地下水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施工流程不规范将会直接增加地下水的渗透风险,反而会间接增加了基础工程的荷载能力,后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
图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流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长,涉及各种干扰性因素较多,要想得到高品质水利水电工程,除了在施工流程及用材用料方面进行管理外,还需要注重技术的更新,将一些最先进的技术引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从而全方位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岩基加固处理技术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稳定性,防止实际施工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风险。岩基加固处理技术对于减轻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功效较大。在实际的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岩基滑动、岩基不均匀沉降、断层破碎等现象发生。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将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举个例子来讲,在处理岩基不均匀沉降时,采用岩基加固处理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先将风化破碎岩石进行清理,然后再进行固结灌浆,最后再进行坝体分缝,从而完成整体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再比如,在处理岩基滑动问题时,使用岩基加固处理技术,需要施工人员选择合理的基坑开挖深度和断面,通过设置抗滑齿墙和抗剪键,浇筑重力墩等形式,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全面、安全的施工处理。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建设施工规模越大,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下,传统的灌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求。因此,如何更新技术手段,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显得至关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灌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形式,即控制性灌浆技术得以出现。控制性灌浆技术能够优化水泥的处理效果,使水泥的性能更稳定,而且也使工程的整体防渗效果更加的理想。不仅如此,控制性灌浆技术还可以解决灌浆容量和灌浆范围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减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渗透事故的发生概率。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是遇到软土施工情况,施工单位首先要做的是,对施工环境进行改善,同时对于水土流失提前采取预防手段,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用软土施工技术时,需要不断更新新技术及新工艺,紧跟时代步伐,弥补传统软土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提升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另外,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软土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全方位了解施工作业环境和设计规划指标,严格按照软土施工技术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以便最大限度发挥软土施工技术的优势效果。
锚固技术相比于其他施工技术,施工工序相对简单,而且其施工成本较低,对施工环境的要求相对较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运用锚固技术,可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在锚固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受力杆的一端固定在特定位置,然后将受力杆的另一端与建筑物连接,保证基础处理施工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特点确定具体的锚固施工方案,以增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震性能,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出现不合理现象。此外,运用锚固技术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化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一直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利民利国的建设工程,它不仅关系到我国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还关系国家的全面健康发展。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就需要提前做好基础施工准备工作。尤其是在施工技术方面,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单位,需要不断提升和更新自身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项目技术加持。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速度,为建设完成保质、保量、保速的优质精品工程项目而努力奋斗,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提供便利,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