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成煌
古代文明的兴起多多少少与洪水相关,黄河、印度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尼罗河都为流域沿岸带来了丰沛的水资源和肥沃的淤泥土壤。全球神话故事、民俗仪式之中,也隐藏着预测、应对洪涝灾害的丝缕踪迹。社会学学者认为,古代人类形成有组织的社会秩序与对抗洪水不无关系,治水从来都是国之大计,但洪水也从未被完全征服。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洪涝灾害,给一些地区造成了损失。2020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造成多地较重洪涝灾害。据水利部信息,截至2020年6月22日,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19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多于常年同期;重庆綦江上游干流及四川大渡河支流小金川更是发生了超历史洪水。
我国是洪涝灾害多发国家,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时有内涝,容易受灾的地区主要分布于黄河、江淮中下游地区,以及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和珠江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多属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造成河流水位急剧上涨;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因而容易发生洪涝。
导致洪涝灾害的常见原因,除了强降雨外,还有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当地震、山体滑坡等其他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出现堰塞湖等危险因素,洪水也会作为次生灾害出现。
此外,现当代水利工程建造时间不一、储水量巨大,如果疏于维护,可能导致溃坝。2020年5月,美国密歇根州的桑福德大坝溃坝,灾难性的洪水淹没城镇,迫使上万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撤离。统计机构数据显示,美国总计超过9.1万个大坝中,17%处于“潜在高危”状态,即超过1.5万个大坝存在堤毁人亡风险。我国重视水利工程安全,如吉林省的丰满大坝在运行数十年后于2012年新建,排除了老大坝先天不足、长期运行积累的隐患。
春夏季节,洪水多发,这是因为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这两股暖湿气流进入中国,使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东南沿海的广东、浙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都容易遭遇洪涝灾害。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的分析,2020年长江流域遭遇洪灾,主要原因正是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爆发偏早,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温度偏高,冷暖空气交锋,导致降雨明显偏多。
春夏正是耕种的季节,水灾在古代是粮食安全的一大威胁,洪水本身造成的死亡人数往往只是后续饥荒饿殍数量的零头。
从古至今,治水一直是国之大计。身处地势较低处,如果突遇洪水,应该如何防范自救呢?
首先,要在洪水真正来临前做好准备。要关注天气预报的降水信息,熟悉地区防汛预案的各类隐患灾害点和紧急转移方位,保持通信畅通,自备简易救生器材。一旦收到洪水预警信号,要及时做好避险准备,撤离时关闭煤气阀门、电源总开关等;撤离时听从指挥、团结互助,不要在险情未结束时擅自返回。
其次,洪水来临时要注意远离危房危墙、电线高压线、马路下水口、地道地下室、危险品仓库等。在室内时,要用沙袋堵住大门下方空隙,防止洪水涌入;时间充裕时及时转移到高处,时间有限时要立刻爬上屋顶或高树等待救援。不要擅自游泳转移,必要时可以使用家具木板等制作木筏漂流,注意穿着保暖的衣物并进食高热量食品。如果不慎落水,不要紧张,将头露出水面,抓住漂浮物并求救。
最后,在洪峰过境后危险仍未解除时,要注意防范泥石流、山体滑坡、滚石等次生灾害,远离高压线塔以免倒塌触电,做好各种卫生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