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乾振
摘 要: 本文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高校贫困学生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建立贫困学生就业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建全贫困学生发展型资助评估考核机制,对于积极顺应国家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更有成效地开展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就业高校贫困生 发展型资助育人 育人模式
一、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内涵
高校发展型资助是指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平稳就业的一系列经济援助措施。在实践中,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除了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物质援助外,还包括精神辅导、心理帮助和职业规划等实践活动,核心意义是使学生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高校教育机会的均等分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全面发展,根本是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因此,发展型资助既包含经济援助,又承载育人的功能,在此过程中,资助仅仅是手段,育人才为根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在帮助贫穷生解决经济困境、救助日常生活等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推动贫困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精确就业,顺利走向社会。
二、国外资助育人机制和贫困生就业经验总结
(一)国外资助育人政策分析。
大学生资助政策是伴随近代高等教育的兴起而一起出现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纽约大学首任校长Johns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配论”,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对大学生实行收费和补贴制度,随之而来的贫困大学生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一突出问题,西方国家先后采取了多种资助特点不同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生[1]。
1.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美国高校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助学资助体系,多种资助方式构成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主体。美国高校根据贫困生自身情况定制“资助包”,即资助办为每位学生都设立一份资助档案,根据他们可能得到的各种资助项目,提供几种资助搭配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资助组合,充分发挥主动性,有利于发挥资助的实际效用。
2.英国大学生资助政策。英国大学在资助政策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采用“学费+限额补助+贷款”的模式,到八十年代末改为“补助+贷款”的模式,再到九十年代末开始采取“学费+贷款”的方式,同时对贫困学生的家庭收入、居住地区和学习阶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推出相关教育法案,规定贫困学生可先上学后缴费,还贷期可延迟到学生毕业且年薪高于10000英镑后再开始。
3.日本大学生资助政策。日本高校采取直接向大学生提供育英奖学金资助的方法,根据《日本育英法》的规定,该项措施兼具奖学金、贷款两种特点,以借贷的方式向那些学习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贷款,规定贫困毕业者在一年内进入教育机构或科研所从事非营利工作,可享受免费贷款减免,若连续5年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将免还全部贷款。
4.澳大利亚大学生资助政策。贷学金是澳大利亚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采用的主要资助措施,贫困毕业生可以根据平均工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足额归还学校贷款,借贷主要用于学生支付在校学费、贷款政府贴息,毕业后可以返还学校本金,贷学金每月的实际偿还资金量主要取决于贫困生毕业后的平均工资收入。只有当学生工资收入比例超过当下全国各类劳动力平均工资水平时,才有责任返还贷学金。归还的比例一般是实际工资的20%,贫困学生一般在十年内就可以按期还清全部助学贷款[2]。
(二)国外贫困大学生就业经验总结。
1.美国贫困大学生就业实践。美国大学对贫困生的就业教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针对每一名困难生动态开展四年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大一时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了解就业市场和需求状况;大二时期,引导贫困生挖掘自身兴趣特长,选择相关专业和课程,为将来职业选择做准备;大三时期,提供贫困生用人单位信息,预测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大四时期,在求职就业各个环节,给予贫困生帮助,从简历制作到面试技巧,再到求职心理咨询,最后成功把学生送出校园,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2.德国贫困大学生就业实践。德国高校长期坚持以人为本推行和发展贫困学生就业教育,采用“双元制”模式,主要由高校牵头,联合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招聘企业等相关组织通力合作,共同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实习实践服务等。
3.日本贫困大学生就业实践。目前,日本的高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阶段制就业教育体制制度,第一个阶段是自我认识,帮助学生们评估性格、特长和人际关系;第二阶段为学校辅导,通过多种专题的就业报告,帮助学生了解第一手就业情况;第三个阶段是实习实践,通过模拟求职面试等环节进行实战演练,帮助贫困生提高求职能力,顺利就业。
三、国内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及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形势严峻,贫困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往往出现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就业质量不高、整体就业满意度较低、待就业人数比例偏高等特点[3]。
(一)就业心理迫切。
较大的经济压力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贫困生具有较强烈的通过就业获得收入以回报家庭的意愿,然而在实际求职就业过程中,贫困生往往因为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就业渠道的狭窄等原因求职受挫,导致贫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求职目标迷茫、求职行动消极、求职心理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个别学生出现抑郁症等倾向。
(二)就业实力不足。
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专业知识技术的“硬实力”和综合素质的“软实力”上都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由于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许多贫困生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学习,放弃对个人实践能力和意志质量的锻炼。因此,贫困学生在求职竞争中往往表现为“软实力”匮乏,面对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而“硬实力”不足的问题[1]。
(三)就业定位不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就业心理压力大和就业实力不足等因素,往往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甚至由于家庭和外界经济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出现走捷径、迅速致富等不务实的想法。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成绩比较突出而在求职过程中自大自负,导致就业目标定位过高,有些学生因为自身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自卑和消极的情绪,在求职过程中不自信,就业定位较低,影响求职效果。
(四)就业观念保守。
基于家庭教育和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贫困生找工作时倾向去稳定的工作岗位,“一步到位”的想法比较普遍。由于过多考虑薪资、福利、稳定性等因素,导致贫困生在求职时往往忽略自身的兴趣、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限制就业选择面和职业发展前景。
四、建立健全贫困生就业帮扶的体制机制
以就业为导向的资助育人模式补充和完善了现有的高校资助体系制度,有利于资助育人工作的深入探索和开展,其从贫困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对贫困生内在进行精神塑造、品质培养,外在进行素质拓展、能力培养,最后达到精准就业、价值实现,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贫困生资助机制的集中表现[3]。
(一)建立健全资助助学体系,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高校的资助政策为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公正,以就业帮扶补充和完善原有的资助制度,可以发挥资助工作对育人的作用,更好地做到“济困、扶志、强能”的立体性资助,帮助贫困生成长。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励,以奖代补,以奖助困,满足贫困生的获得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合理安排勤工助学岗位,重点安排与学生专业知识结合的岗位,提高贫困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践能力。加大对创新创业专项支持,积极拓展高质量就业岗位,努力培养贫困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2.加大就业专项资助力度,减轻求职经济压力。2013年开始,各地人民政府发放了一次性的高校求职创业补贴,主要面向对象是部分城乡农村低保贫困家庭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者,之后农村残疾家庭贫困生也被纳入该项资助范围,但整体资助力度和覆盖范围有限。高校应针对这一问题,根据自身情况,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情况处于边缘地带且未被纳入资助范围的学生,帮助贫困生解决求职过程中的交通、食宿等费用。高校应设立专项求职就业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开展相关求职面试模拟训练,联合招聘企业进校面试,精准推荐,降低贫困生求职成本,提高成功概率[4](101-103)。
3.科学设置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勤工助学是内生的一种“造血式”自助模式,科学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不仅能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帮助贫困生树立自强负责的品格,还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改进勤工助学,一是增加职位范围,拓宽通道。既要增加校内岗位的数量,又要开发和挖掘校内其他资源,如社会化服务机构、商家和企业,鼓励它们为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的机会,加强协调和管理。二是岗位升级,增加职位技术含量,融合专业学习、技术强化、素质提高,经济援助和个体成长,增加学生的认同感。三是以就业为导向。岗位与专业、个人兴趣有关,与真实的社会就业环境相对应,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四是主次分明,合理策划,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年级特征,有区别性、分阶段地开展实践。
4.资助项目的资助开发和利用。与贫困生无偿获得经济援助不同,项目的资助是以项目申报的形式向贫困生提供资助的,重在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在这方面,一些国内高校已经有了较好的探索经验。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项目的设置以促进全面和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基础,从学生内在的需求出发,坚持将理论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以团体为主,个人为辅。第二,项目的类型应该包括人格塑造、能力训练和素质扩展等。学校与学院、部门层面联合设置,考虑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学科类别差异[3]。第三,科学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如申报对象的资格确定,项目申报,评审项目评估,项目指导,对该项目的考核,奖惩机制,等等。第四,积极筹集项目设立所需的经费,可通过提取资金、社会捐赠和其他经费等形式筹集。
(二)建立有效的贫困生就业帮扶机制。
1.高校的资助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公正和社会公平,以就业为导向的资助育人制度补充和完善了原有的资助育人制度体系,强化资助育人的作用,更好地实现“济困、扶志、强能”的立体式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迅速成长成才。
2.重视职业生涯的早期规划和就业指导,将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提前至第一学期,或贯穿整个在校期间,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改变陈旧保守的就业观念,准确定位职业发展目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建立专门的就业台账,强化贫困生的个性化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此外,积极开拓高质量就业岗位,精准推薦,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
3.深化就业心理教育,着重开展贫困生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消除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是其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它的形成受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并非短期工作,而是系统性的,强调整体和教育过程。
4.积极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岗位实习平台,帮助学生增长阅历,提高才干能力。在现行资助制度下,保证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但他们缺乏的不是就读机会,而是就业实践的机会。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缺乏社会资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和认识受到限制。缺乏对社会的认识,不能适应发展,造成毕业后的职业竞争力较差,甚至造成价值冲突,排斥他人[3]。知识积累、实践平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都是他们职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精准资助是精准脱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就业为导向的资助育人模式在确保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就业实践,让贫困生有为、有位,满足贫困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发展诉求,是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乔东梅,李正凤.中外基础研究资助规模、结构与方式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5).
[2]何文华,王海云,仇桂且.中外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评析与借鉴[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4).
[3]王丽丽.资助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实践探析——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03).
[4]张林伟.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策略分析[J].教育管理,2017(07):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