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亮红
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思政课教学中需要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容,培养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技能一线人才,进一步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本文在论述高职思政课教学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提出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教学 生态文明教育 策略分析
生態文明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其中之一,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要求“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1],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之一。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信心十足。
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生态素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是为国家专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集中培养的是服务在生产第一线的人才。培养好高职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至关重要,更有利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当前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在课程教材中有部分涉及生态文明的知识点,理应承担起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必将成为针对高职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内容,“采用各种方法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才能把高职大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优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2](52-54)。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3](23)。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员参与,要求加强全员的生态文明教育。其中,高职大学生是接受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要的群体,因为他们毕业后大都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甚至直接与大自然接触,所以加强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思政课承担培养学生良好素养的任务,是课程教学中比较多涉及生态文明知识理论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具有很强的“职教性”,培养出的高职大学生往往技能、技术比较过硬。但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大学生不仅要在技能方面有过硬的本领,更要提高综合素养,才能肩负起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重任。现如今的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等综合素养,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博爱的自然情怀,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真正学会尊重、感悟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他们政治意识。通过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加强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生态文明素养,待他们毕业后更好地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有利于实现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4],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模块化地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就是对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的重要改革创新。起初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模块化专题化教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拓展强调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能够更好地促进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同时是响应国家方针政策的体现。通过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的模块化教学内容,顺利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适应新时代对开展生态建设的要求。
(三)有利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
当前,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志在必得。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大学生总体生态文明素养比较低,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的能够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但是参与践行生态文明的行动力比较低。针对此现象,必须加强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更多地体现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让他们认识到我国真实的生态环境现状,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和环保的紧迫性,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参与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多数工作在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大学毕业生,自觉积极参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热心投身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
二、一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
针对高职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意义重大,需要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但就一些院校的现状来看,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政课课程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偏少
当前我国所有高校使用的思政课程教材具有统一性,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统编教材。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相对单薄[2]。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教材中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并不多,比如,在2018年版本的“基础”课中第五章第三节第二目“社会公德”提到大学生要遵守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在第五章第四节第三目“引领社会风尚”中提到要促和谐,包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共生;在第六章第一节第二目“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中提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作用。在2018年版本的“概论”课中第七章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提到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第八章第一节第一目“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第八章第二节中介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中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在第九章第二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中指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就是高度的生态文明,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在第十章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中涉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第十一章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提到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达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在第十三章第二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到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包括生态方面的具体要求。除了以上两门课程中体现的10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之外,还包括“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为数不多的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再者,由于“系统化的思政课程安排在高职第一阶段,生态文明教育在课堂教学占的篇幅很少,许多基本知识点讲授不到位”[5](299)。总之,高职思政课程体系中涉及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并不多,由于课时限制,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很难真正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讲透彻。
(二)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不够
由于高职学生对思政课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讲授有关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时候,不够重视。课题组通过问卷星,对福州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行调查,总结发现:在是否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比较重要时,只有23.5%的高职学生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在是否了解“三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时,有98.6%的学生表示了解,尚有1.4%的高职学生不了解;在思政课堂上是否有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相关内容时,只有13.8%的学生认真学习;在是否担心我国生态环境危机时,有97.3%的高职学生表示担心,有0.3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在是否参与过生态环保行动时,只有0.95%的高职学生曾参与过;在是否会使用一次性餐具时,有89.5%的学生选择会使用等。这些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危机状况,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依然出现生态行为失范的现象。另外,高职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对思政课的认识偏差,即普遍认为思政课就是说教课程,在思政课上能够认真听课的寥寥无几,对融入思政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同样存在认识偏差,自然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不够,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需要学好专业课知识就行,生态文明建设似乎与自己无关。
(三)思政课教师队伍缺少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知识
教师的本职是传道授业解惑,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也不例外,需要具备充足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才能真正传道授业解惑。但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因此选择由思政课教师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研究领域甚少涉及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内容,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讲授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时,往往表现出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再加上,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本身就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所以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在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方面存在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比如,个别年龄较大的老教师缺乏积极学习的心态,对我国当前最新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知识学习不够系统。有些年轻的思政课教师善于学习最新的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但教学讲授水平还有待提高。另外,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由于知识面的局限,思政教师讲授的生态文明教育知识不够深入,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足,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对生态文明具体内容进行生动的讲解,无法引起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兴趣。此外,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无法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导致失去学习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使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相较于在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有所不同的。在分析如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策略时,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点。首先,高职思政课相对本科院校而言比较薄弱,在课程体系方面少了两门系统的思政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在突显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在课程体系上是比较有限的。其次,从受重视程度方面来看,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的对口专业课教学,对思政课教学不够重视。相对而言,本科院校作为综合性高校对于思政课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对于思政课受重视程度相对不高的高职院校来说,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的难度比较大。最后,从培养方向方面来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教精神,以便今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工作,本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经过以上分析,提出如何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
(一)针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开展专题化教学
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开展专题化教学,进一步突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适当补充增加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的最新政策。由于思政课课程体系中提到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比较零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做出调整,将教材体系中所有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进行专题化备课,最终转化为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学体系,适应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需求。首先,这种专题化教学有利于将高职思政课程中零散的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进行集中教学,有利于将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根据当地的区域生态状况进行教学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使得学生更有条理地学习,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人格。另外,在各门思政课程开展专题化教学,还要注意有所侧重,如在“概论”课中侧重理念、知识教育,“基础”课中侧重身体力行教育,“形势政策”课中侧重现实形势教育等[2]。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开展生态文明专题化理论教学以后,需要聚焦生态文明的实践养成。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突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实践养成教育,比如开展一系列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活动(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餐厅文明行为等),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每日打卡相互监督。在校园内组织成立大学生环保社团,结合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学生专业特点開展环保类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中。最后,在具体讲授过程中突出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党中央最新政策进行分析,增加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关注,使他们更多地留意社会的生态环境状况,认识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每个公民的责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生态行为,开展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旅游等。
(二)提升校党委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
通过提升校党委对思政课的重视度,顺水推舟地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高职思政课的重点内容”[6](77),提高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生态文明教育,首先需要提高对思政课的重视度。第一,要求高职院校重视思政课。习近平同志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各个高校都要无比重视,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学校党委要积极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提高对思政课的关注度,引导学生重视思政课。高职学生一旦在思政课上认真学习,就会不由自主地认真学习有关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第二,高职院校出台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要求,指导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工作,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有意突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也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真正将理论知识吸收内化。第三,高职院校不定期地邀请校内外知名生态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组织开展有关生态文明知识的讲座,普及生态方面知识。通过讲座的形式,引导学生真正感受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知识,并真正践行生态行为。第四,高职院校要突出奖励那些在生态文明相关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或者表现积极的师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力量,引导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开展生态文明的研究、实践或宣传教育工作中。提高师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积极参与过程中提升生态素养,让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
(三)加强对高职思政课教师生态方面的专业培训
针对高职思政课教学进行生态方面专业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关于生态文明知识方面的专业素养。思政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直接影响生态文明教育效果。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理应具备相应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素养。但是由于本身甚少涉猎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存在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他们加强生态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第一,高职院校要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走出去”,到校外学习进修相关生态知识。一些高校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十分重视,个别高校还专门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课程,比如开设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中国石油大学,建议高职思政课教师前往此类高校进行培训进修。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加强校内培训,邀请学术界在生态文明研究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学者前来开展学术报告。通过生态文明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生态知识素养,促使他们学习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教育能力和水平。第二,高职院校要思政课教师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相应考核要求,激励他们每个学年至少参加一次生态文明方面的培训,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储备。第三,高职院校要重视不断更新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更新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与时俱进创新思政课教学,还要“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法”[7](84)。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了调查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真实感受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真正领悟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感受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钟焦平.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19-03-09(02).
[2]姜友维.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習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5]李海涛,傅琳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下高职生态文明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4).
[6]李翠微,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7).
[7]安彦彦,姜艳文.论生态文明教育与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7(1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课题“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Z18064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