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育华
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时有发生,五花八门的诈骗“套路”让许多老年人防不胜防。这些骗局有一些共同点,往往有組织、有预谋,一般都先给些“甜头”,骗取老年人信任,等老年人逐渐放下防备,再悄悄揭开陷阱盖子。反诈防诈,不能忽视老年群体。织牢“防护网”很关键,要用法律和技术为老年群体的权益护航。
如今,很多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都属于电信诈骗,老年群体获得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对各种骗术了解不多,容易上当受骗。要加强联防联动,进一步推动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银行数据联动处置,以及失信用户数据共享。当发现老年人在短期内手机信息异常、通话异常、银行账户异常等情况,相关单位应给予特别关注。每一个环节联起手、加把力,才能帮老年人远离诈骗陷阱。推动技术创新,加大诈骗反制技术研究和态势监测预警,也有助于遏制诈骗犯罪。推进电信网络实名制、用大数据建模对诈骗行为挖掘分析、智能识别涉诈账号并及时中止交易……用好科技的力量,可以事半功倍地护佑老年人权益。
还有一项防诈举措不能忽视,就是为老年人提供“情感后盾”。家庭和子女,应主动帮助老年人远离套路营销。除了向老年人多科普诈骗套路、多聊聊社会动态、多进行风险提醒,还要关注老年人情感需求、思想心理状态。走入人生的暮年,对孤独的害怕、对陪伴的向往、对健康的渴望,成为老年群体的主要期盼,也容易成为诈骗团伙牟取非法利益的突破点。当推销假冒伪劣保健品的人天天上门嘘寒问暖,“比儿女都暖”,有的老年人便心甘情愿地购买“三无”产品。
每个人都会变老,让老年人不仅老有所养而且安心舒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