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兵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振兴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发展导向,切实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各地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兴旺目标任务,坚持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就地培养和吸引提升并重,不断发展壮大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本期专题聚焦产教融合,刊登几篇文章,以飨读者。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指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贫困村脱贫出列之后,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稳定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性如何,成为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笔者作为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驻滑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第一书记,光荣参与并亲身见证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辛和不易。结合北李庄村的脱贫历程、产业现状、振兴目标等具体实际,就贫困村出列后如何抓实抓好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实现产业振兴,从实践层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必须深刻认识产业振兴的重大意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滑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作为出列的全国12.9万个贫困村之一,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幸福之路在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的重要指示精神,“十四五”规划中关于“产业兴旺可以提供乡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的部署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提供了遵循。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兴旺发达的产业不但可以让贫困户增收脱贫,而且可以增收致富,走上稳定脱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必须更加重视产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和动力支撑,认真总结产业扶贫致富的有益经验,抓好产业布局规划,发挥产业辐射带动,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筑牢产业致富根基。就北李庄村而言,作为传统农业村,人口多,底子薄,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开辟更多增收渠道,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必须精准把握产业振兴的优势弱项
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关怀支持下,北李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通、电明、水净、居安、景美、人乐。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了一定基础和优势。一是交通便利。距大广高速慈周寨站2.5公里,利于物资快速集散,辐射周边。二是农业设施完善。高标准粮田建设相关设施比较到位。占地1000亩左右的高效农业园区,带动本村及周边劳动力400多人;依托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改造升级了老棚区,新建了一批智能日光温室。三是形成了初步的农业产业链。小麦、玉米大宗农作物与韭菜、小番茄、辣椒等经济作物并存,农产品初加工、冷冻食品加工等就地取材,形成上下游贯通的产业链。四是家俱产业和扶贫车间、带贫企业稳定发展,吸纳劳动力400多人。五是务农氛围深厚。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农、知农、新农交相辉映、百花齐放。六是政策支持有力。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2021年滑县新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将在项目资金、建设运营、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七是驻村优势。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在北李庄村派驻了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依托省农业农村部门的自身优势和定点帮扶,可以为广大种植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提供政策、项目、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服务和指导。但是,面对发展更高要求、面对农民群众更多期盼,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短板和不足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足;二是农业信息化手段运用少,育种育苗等价值大、成长性高的农业环节做得不够;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少、规模不大、活力不足、带动力不强;四是农产品初深精加工还有较大差距;五是三产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经纪人培养、电商营销模式运用等做得不够;六是高素质农民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人员老化;七是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上存在小、弱、散等现象;八是产业发展的理念、思路、能力、水平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必须清晰定位产业振兴的思路方向
方向不明不能行,路子不准易偏行。产业发展是系统工程,打的是组合拳,用的是综合力,施的是科学策,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定思路,明方向,才能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定好发展原则。遵循资源禀赋、区域布局、效益优先、民生为本、群众满意原则,因地制宜施策。二是定好发展思路。重点围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等“八要素”开展工作。三是定好发展方向。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着力提高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四是定好发展形式。即选实体(大田、大棚、基地、企业、车间)、虚拟(电商网络)、集团(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联盟(公司+基地+合作社+小农户;农民田间学校联盟)等哪种组织形式发展产业。五是定好发展目标。如北李庄村围绕现代高效农业,以213省道为中轴,以东西两侧的新老棚区为两翼,以蔬菜大棚、拱棚和玻璃育苗棚、蔬菜瓜果批发市场、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为节点,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产业强镇核心区、数字乡村先行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六是定好发展方法。找资源(政策、土地、资金、项目、市场、合作伙伴)、选载体(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搭平台(帮助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服务)、建渠道(政府职能部门、村两委、种植户的联系沟通渠道)、拓市场(线上线下和消费助力等相结合)、育人才(培养产业带头人、农业经纪人、电商操作员等)、见效益(作为检验产业发展成效的衡量标尺)、成模式(总结可借鉴、可复制成功发展模式,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四、必须科学制定产业振兴的有效举措
产业振兴是实打实、硬碰硬的,既要谋划想好,更要踏实做好;既要措施得当,更要见诸效益。2021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脱贫村必须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出真招、出实招,让产业有发展、农民有收益。为此,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驻滑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工作队专门制定了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从八个方面聚焦聚力聚效。一是提高粮作效益。利用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打通村北、中、南三条生产路的断头路,形成闭合循环;规划新打一批深眼机井,提高农田灌溉能力。与河南大学抗逆与特色小麦工程中心、顺鑫大众种业公司合作,引进种植特色小麦、高产专用小麦,发展订单农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大田粮食作物种植效益。二是创建农业品牌。以改造提升的老棚区和新建的温室新棚区为核心,以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推广韭菜、辣椒、小番茄新品种和微孔膜滴灌等新技术,发展无公害和绿色产品生产,创建农业品牌。三是延伸初深加工。以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为依托,以汇松食品厂为龙头,以韭菜等为原料,生产冷冻水饺等产品,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小农户”产业链。四是发展双线营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经纪人、种植大户为对象,组织学习省内外电商村、淘宝村成功经验,积极发展电商营销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展销售渠道,让北李庄村的农产品不但产得好,而且销得好。五是支持企业发展。定期到蔬菜大棚、家具厂、扶贫车间和扶贫企业开展调研,了解掌握生产情况和务工就业及收入情况,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力帮助和支持;发挥卫材产业带动作用,就地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产业基础更加扎实牢固。六是壮大集体经济。构建国家农业投资项目与村集体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驻村工作队的驻村帮扶作用,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管好用好村集体经济收入。七是教育培训农民。以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民中职教育、科技下乡为抓手,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云上智农、天天学农为平台,围绕农民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规范化的教育培训,让农民学知增智、学知强志,开眼界、转观念、兴产业,走出一条“脱贫户→种植大户→专业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产业带头人”的自强发展之路,让更多的农民成为高素质农民、有产业的致富户、有家业的幸福人。与夏邑县农广校等省内外知名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合作,联合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八是学习借鉴经验。立足产业发展持续有效,总结成功经验,举一反三,让优势更突出、效益更显著。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组织村两委和种植户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学者、成功人士到村现场指导、互动交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技与发展相结合,让发展的步伐更快、发展的质量更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