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前锋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为提升管理降损工作成效,对各专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工作模式进行分解与整合,从工作机制建立、业务模式转变、传统业务配合三大方面入手。
为确保线损实时监控工作顺利开展,将项目管理的运作思维应用于线损在线监测管控模式,做到“初期有规划、中期有控制、后期有分析”。并依此建立“线损在线监测成果转移”模型,发挥从“规划项目”到“线路或台区成果应用”的成果转移功效,确保线损实时监控工作顺利落地。
市级监控平台。市级监控平台的工作职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合格线损指标库的管理;二是负责县级公司工作的培训与指导;三是对各环节进行考核与监督。
县级监控平台。县级监控平台的工作职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牵头开展线损实时监测;二是对本单位的合格线损指标库进行管理;三是接收、处理、回复市级监控平台的异常工单。
规范运行线路(台区)线损实时监测工作流程:先进行基础数据清理,然后根据清理结果完善用户与台区的挂接关系(即营配贯通)、修改错误档案,然后建立线损模型。如线损不合格需要排查采集或计量故障,验证采集准确率,所有故障消除完毕,如线损仍不合格就返回重新进行数据清理及营配贯通。
项目建设或新上用户线路(台区)设负责人,负责协调建档及线台关系梳理,本单位线损管控人员验收线损合格后报管控组进行核实。
建立动态合格线损指标库,以基础数据清理结果,核实积成主站“分线线损分析”模块内用户与线路、台区挂靠关系是否与现场一致,是否连续三个日历日线损值都在省公司设定的线损合格指标范围内,当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指标时视为线损合格,纳入公司合格线损指标库,并作为公司通报、考核的依据。每日对合格线损指标库内的线路、台区进行监控,优先排查指标由合格降低为不合格的线路和台区,然后再排查指标与前一日波动较大的线路和台区,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后,下发异常工单。
传统的线损管理方式采用周期式和运动式,由于缺乏在线监测手段,无法做到对各类业务异常的实时发现、及时处理,导致线损管理形成滞后性,不利于提升降损实效。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大数据”分析功能的不断强化,公司逐步开始探索线损管理模式的转型,实现由“离线式”向“在线式”的转变。
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功能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对计量装置运行状况进行深度剖析,对计量装置异常进行智能判断,实现对计量装置周期现校策略与计划制定的优化,做到了计量装置异常的实时监测和及时处理。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计量装置状态监测采取两种信息监控方式,一是全方位的信息监控,对计量装置异常的三大模块分别安排专人进行监控,保证监测数据更为全面;二是动态化的实时监控。组建计量装置状态监测专项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就如何实现实时、动态的信息监控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
反窃电流程梳理,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平台,采用“主线垂直,支线分散”管理的方式进行电量异常监测、异常用电监测、费控异常监测、负荷异常监测等反窃电工作,以市县两级监控平台为组织保障,负责对异常数据进行总体监测、分析、下发、检查、反馈等工作。
反窃电工作内容,电量异常监测,通过分析电能表总示值和各费率时段示值,结合对电流、抄表示值和日电量变化分析,对电量异常进行判断;异常用电监测,通过分析电能表开盖事件、计量门开闭事件、不同回路中电量与功率的差值比例、上电停电事件,对异常用电情况进行判断;费控异常监测,通过分析首次购电时间、购电下发状态、剩余金额,对费控异常进行判断;负荷异常监测,通过分析电能表需量、负荷、日正向有功电量,结合合同容量、运行容量进行分析,对负荷异常进行分析判断。
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取出10千伏及以上专变客户端表计电流、电压、电量等数据,并根据阈值规则按日提取用户PT失压、CT断流等异动。针对PT失压、CT断流、零度户电流异常、日超容等4个主题异动监测处理,采用运营监测(控)中心和营销部协同开展异动筛选分析及派发、按照“监测-分析-下发-核实-整改”的流程对计量、PT、CT等计量装置的运维状态进行在线监控。
线损在线监测虽然实现了线损动态管理,但是,目前仍在建设过程当中,未做到监测的全覆盖。因此,建立了营销稽查平台,并以此平台为工作中心,向营销业务各环节辐射,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传统业务之间的协同与配合,规范营销传统业务管理。
以业务模式变革和管理创新驱动,带动营销业务各环节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发挥营业及电费部专业优势,以电费、电价为切入口,组织搭建营销业务稽查平台。整合稽查资源,结合内核外查工作模式,对业扩、计量、抄表、账务、电费核算业务开展全覆盖式营销业务稽查,加强对营销服务各环节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传统业务的协同与配合,使营销业务规范高效,线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大电量客户电量波动专项稽查。对10KV容量在15000KVA及以上及35KV及以上用电情况、电量电费的准确性、电量波动情况分析、异常情况的稽核。
专变零度户专项稽核,对历史出费情况、业务办理情况、是否按要求启动异常处理流程、长期未抄表原因、现场用电情况进行稽查。
公变零度户专项稽核,对零度电原因排查、现场用电情况核查、采集运用情况核查、抄表情况进行稽查。
电量电费异常专项稽查,对丰枯峰谷档案信息的正确性核查、变损档案信息的正确性进行稽查。
通过计量装置状态检测、“量价费损”轻量化工具和采集系统反窃电模块,及时发现台区负载异常、电压异常、变电站及母线电量不平衡等问题。实现线路、台区的线损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计量装置故障、异常、用户窃电及违约用电,追补电量、电费,大幅降低线损率,避免了企业的经济损失。
实现营配贯通业务实用化。以现有配网设备及用电客户基础数据清理成果为依据,规划并建设电网资源信息同步更新机制,有效地整合生产电网资源信息变更。通过系统融合和数据共享,提升系统数据可用率。
持续完善线损实时监测模块功能。详细记录、主动分析SG186及主站功能缺陷,积极研判缺陷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并及时向省公司反馈,协调省公司督促厂家完善系统功能,落实专人跟踪缺陷处理进度。
开展基于全采集的营销业务流程再造。分专业编制采集实用化操作手册,通过集中培训、抽调考、技能比武促进各专业熟练掌握实用化功能。并将实用化效果以标准业务流程的形式不断强化,实现营销各类业务的规范化、在线化管理,达到以管理提升降低系统损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