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锋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清远 511500)
小儿腹泻在儿科是一种较为常见胃肠疾病,通常是由多病原、多因素等引起,具有发病率高等特点[1]。该疾病是以腹泻作为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可伴有水电解质紊乱、呕吐呕吐发热、脱水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死亡[2]。目前,临床治疗腹泻方法较多,但由于小儿免疫功能低,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临床大多数药物并不适合应用于小儿中[3]。本研究对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65例腹泻患儿因临床资料方案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65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确诊为腹泻患儿;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者,肝肾功能障碍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14±2.08)岁,病程8~21h,平均病程(14.58±5.28)h,体重10~18kg,平均体重(14.28±2.33)kg;研究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11±2.03)岁,病程9~22h,平均病程(15.03±5.15)h,体重11~18kg,平均体重(14.33±2.29)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液、抗炎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治疗,每次1.5~3.0g,每天3次,口服使用。研究组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治疗,每次0.5g,每天3次,口服使用。两组患儿需连续治疗3d。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对两组腹泻消失时间、脱水纠正时间、腹泻次数进行比较;对比两组肠道菌群指标(乳酸杆菌属、肠球菌属、酵母样真菌)[4]。
2.1两组临床症状研究组腹泻消失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腹泻次数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2.2两组肠道菌群研究组治疗后乳酸杆菌属与肠球菌属比对照组高,酵母样真菌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肠道菌群比较
小儿腹泻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因多种因素及多种病原所引起,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多发于2岁以下儿童,主要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点[5-6]。患儿一旦腹泻,多伴有水电解质絮乱、酸碱不平衡、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该病可根据病情严重情况分为轻型、重型两种;根据病程能分为慢急性、迁延性;根据病因又能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7-8]。患儿若长期腹泻会使得肠道微生物和内环境改变,导致菌群失调,而患儿得不到充足营养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目前,临床治疗腹泻多采用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液体等对症治疗[9-10]。为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65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本研究显示:研究组腹泻消失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腹泻次数比对照组优;研究组治疗后乳酸杆菌属与肠球菌属比对照组高,酵母样真菌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腹泻患儿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能改善其肠道菌群,治疗效果佳。分析原因:目前,蒙脱石散是治疗小儿腹泻常用药物,对体内代谢产物、病毒、细菌等有着显著固定、吸附的作用,能防止致病因子损伤肠道,促使肠黏膜修复、再生,进而改善胃肠道防御功能,但蒙脱石散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彻底治愈患儿疾病,病情易反复[11]。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影响肝肾等脏器功能较小制剂,可通过有益菌促使机体正常的优势菌繁殖和生长,且有效抑制病原菌繁殖,调节体内肠道菌群,缓解患儿腹泻症状,促进其病情转归[12-13]。微生态制剂常见药物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该药物具有嗜热链球菌、长型双歧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等成分,可促进肠胃蠕动,能够产生醋酸、乳酸等有机酸以及多种酶,使胃肠道功能调节,降低肠道氧浓度,促使患儿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有效调节体内胃肠道菌群稳定性[14-15]。受环境与例数等因素,关于两组不良反应有待临床研究补充。
综上所述,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腹泻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还能改善其肠道菌群,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