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稻”路

2021-06-23 22:00本刊综合
人民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下田杂交稻袁隆平

本刊综合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019年9月28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1年5月22日13时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他是一位耕耘者,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黝黑瘦削,颧骨高突,脸上布满皱纹,蹲在稻田里眯眼看着手里的稻穗——这是人们想起袁隆平的“标准”形象。

这位从稻田里走出来的农业科学家,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了实现自己的“两个梦想”而奋斗。那两个梦,他反复提起:一个是“禾下乘凉”,他真做过这个梦——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把还长,稻子比花生米还大,他坐在底下乘凉;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在北平协和医院出生。日军侵华,让袁隆平一家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多地。1949年夏天,袁隆平高中毕业后,父亲打算让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但袁隆平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想当一个农业科学家”。同年8月,袁隆平考上西南农学院,学遗传育种。1953年,袁隆平毕业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当老师。临行前,学校的领导告诉他,那里很偏僻,“一盏孤灯照终身”。

“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隆平下定决心,通过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为国家作贡献。1956年,为了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做农学实验,寻找“不再饿肚子”的办法。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他知道,水稻天然杂交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性。不过,一旦杂交成功产量也许会倍增。

袁隆平提出“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设想,设计出“三系”培育杂交水稻的方案。按照这个思路,1964年,袁隆平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两年后,他发表了著名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序幕。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三系”配套的努力,前八年都失败了。袁隆平只管埋头干。他记忆里最深的细节,是背着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好几天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在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在实验室也种不出水稻,只有田里面才种得出水稻”

稻子,一直是袁隆平的牵挂。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几乎每天都下田,家门口的田要下,外地的也要下。“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

早些时候,袁隆平经常打着赤脚在学校里走,因为方便下田。后来条件好了,他有了小汽车,车上常年放着一双下田用的雨靴。2015年,在85岁之际,袁隆平卸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一职——他已经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31年。卸下行政事务后,他回归了研究员的角色,依然专注于杂交稻的科研。身体尚好时,他跟随着稻子播种、生长、成熟的季节,奔波在全国各地的试验田。

每天,他要下田四次,清晨去转一圈,中午时再去第二次“问诊”,晚饭前和晚饭后,他要第三次、第四次下田。晚上,他会守在电视机前听完全国的天气预报,听到持续暴雨等恶劣天气,他会在客厅墙上挂着的地图前,站上许久,摸一把脸,叹口气。

这几年,他的身体已大不如前,行动不方便。为此,湖南省农科院在他住的地方旁安排了一塊试验田,他隔着窗户就能看。“不能到处走了,看得出来他心里有点失落。”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只要有机会,袁隆平仍会亲自去稻田看看。

今年3月,91岁高龄的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入院初,袁隆平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说28度。他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在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在实验室也种不出水稻,只有田里面才种得出水稻。”“学农的,搞应用科学的,非得要实践、要吃得苦、要下田,这是一个基本的素质。我以前招学生有一个标准,一定要下田,你不下田,我不培养。”袁隆平说,多下田多比较,多与农民打交道,不能凭空想象,“农民比我们更清楚种子好不好”。

“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搞科学研究,不断地想攀高峰”

袁隆平学农,最初源于美好的“想象”。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带着他和同学去一个园艺场参观。正值6月,红彤彤的桃子吊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挂在藤上。这让他联想到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窗外的果子伸手就能摘,牛奶自己流进杯子……田园之美给袁隆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后,他在一次演讲中笑言,当时园艺场的美景并非真实的农村,“如果当时看到的是农村的真实情况,我肯定就不学农了”。

如果不学农,袁隆平会干什么?或许是一名专业运动员。中学时,袁隆平游泳拿过武汉第一、湖北第二,但参加省运动会时因闹肚子只拿到第四——前三名都被国家队选走了;或许是空军飞行员,上大学时正值抗美援朝,他报考空军飞行员入选,学校欢送会都开了,他却因战势缓和被送了回来。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有一个大泳池,袁隆平常在那里游泳。他的办公室还摆着一个排球和一把小提琴,那也是他的兴趣所在。2011年,81岁的他带队在广西农科院打了一场排球友谊赛;2016年,当被问是否还坚持打排球时,他的回答是:“Everyday(每天)!”

自称“90后”的袁隆平,从没想过“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有记者问过袁隆平:“三系”法杂交稻你可以吃一辈子,为什么还要领衔后面的研究?“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搞科学研究,不断地想攀高峰。”他回答。

杂交技术助力全面建成小康,造福世界人民

袁隆平一生为粮食奋斗,“端牢中国人饭碗”的初心从未改变。

2020年7月,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达到1530.76公斤,衡南基地冲击双季稻亩产纪录成功!袁隆平90岁的生日愿望,也在这一刻实现。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增长0.9%。其中谷物产量61674万吨,比2019年增加304万吨,增长0.5%。而在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为2263.6亿斤。

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回忆起3月在三亚与袁隆平工作交流的场景,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柯用春说:“袁老师心系国家粮食安全的拳拳之心让人敬佩。袁老师多次强调要做好工作,实现双季亩产3000斤以上目标。他也很关心耐盐碱水稻基地建设工作,希望海水稻和第三代超级稻再有突破,高产再高产。”

“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袁隆平逝世后,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缅怀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帮助数十億人实现了粮食安全。”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技术在造福中国的同时也造福着世界。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199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聘请了由袁隆平领衔的13名顾问。

袁隆平常说,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按每公顷比常规水稻增产2吨计算,增产粮食可多养活4亿至5亿人口。令他欣慰的是,杂交水稻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从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地带……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约2吨。此外,通过开设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他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引发了关于全球粮食危机的担忧。袁隆平说:“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他的话给老百姓吃了“定心丸”。

在中国人心里,袁隆平的分量极重。为天下忧乐者,功在千秋。斯人已去,而他在祖国大地播下的种子,将由后来者悉心培养、浇灌,育为万顷青田。

猜你喜欢
下田杂交稻袁隆平
合同之谜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两会东风劲,大家快下田”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深耕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抗倒高产肥料运筹技术的数学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