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等行业的国有基础保障骨干企业攥指成拳——紧密联系着千家万户,支撑着社会经济运行,在“六稳”“六保”中大显身手。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我国医药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医药产业链正不断与国际融合,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大健康,有“医”靠
2014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突破1.1万亿元。据有关研究分析,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以14%-17%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行业规模将超过5.3万亿元。
国药集团是我国国内唯一一家以医药大健康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业务覆盖医药大健康全产业链。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共投入100亿元研发资金,布局各大研究院所,在全病毒灭活疫苗和基因重组蛋白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上并跑开发新冠疫苗。
2020年12月30日、2021年2月25日国药集团两款新冠疫苗分别获批上市;2021年4月9日,第三款新冠疫苗获批临床试验。这三款疫苗分别涵盖灭活和重组两大技术路线。
4月15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据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介绍,8版诊疗方案共推荐105个药品品种,国药集团全部都能保供。同时,90%以上的药品都可以研发生产。这表明国药集团目前已不满足于做一个医药商业公司,正在向制药更广阔领域大步迈进。
下一步,国药集团将以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医疗服务四个业态为发展方向。其中,医疗器械研发制造正成为国药集团重点打造的业务板块。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当前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高端医疗设备与关键零部件存在瓶颈,重点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协同等。医疗器械和设备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涉及多个高科技行业,决定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必须向高创新、高科技的方向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重要的窗口期。作为较早开展互联网医疗业务的大型实业集团,华润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的表现可谓十分亮眼:旗下华润医药手握999、双鹤、东阿阿胶、江中等知名药品品牌,是国内整体规模最大的医药流通集团。医药分销网络已覆盖至全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客户数量超过11万家。
医疗方面,国内4大医疗集团之一的华润医疗,拥有110家医疗机构,提供临床诊疗、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医养结合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
近年来,华润医药加强业务协同发展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分配,提升运营效率,发挥华润医药的协同带动作用,建立跨区域、多层次、多模式的协同机制,推动协同项目落地。不仅如此,华润医药将持续加大对优质产品的引进力度,成立供应链管理中心实行统一战略性采购,承接供应商战略性细分业务落地项目10余个,积极参与带量采购的药品配送,与多家产品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医药企业达成合作。
同时,华润医药积极拓展上游资源,大力发展新的战略合作业务,持续加快对优质肿瘤药、创新药、生物用药、罕见病用药的产品引进,获得吉利德、罗氏制药、恒瑞医药等企业的多个重磅产品的总经销权和战略经销权,进一步丰富了分销业务在抗肿瘤、血液、诊断试剂等领域的产品组合。
在零售业务方面,华润医药重点关注在医疗、器械、零售、新零售等业态,重点进行细分地位高的龙头型企业和重点产品线的并购整合及平台搭建。
在医药分销业务方面积极参与带量采购,加强获取优质品种,提升市场準入能力,持续改善产品结构,加强对基层市场的覆盖能力。
当前,医药行业正迈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华润医药积极推动创新业务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拓展电商业务,加快器械分销业务的大力发展,并推进国际化业务拓展。
在疫情影响渐退的背景下,大数据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大数据技术和健康医疗服务的融合和应用也逐渐深入。
“科技、政策、疫情的交织快速推进互联网医疗及处方药新零售的快速演进,”上海医药执行董事、副总裁李永忠表示,“借助疫情契机,互联网科技企业进一步加快产业布局,建设生态,以提升市场渗透,而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也全面开花,线上连锁药店也在大举推进处方药新零售战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早在2018年,上药控股就确定了向科技型健康服务企业转型的发展路径,“科技”的核心内涵就是数字化、生态化。
如今,上药控股更加坚信之前的认识,数字化将对整个医药流通行业带来革命性的重塑、全方位的赋能,必须以背水一战的战略决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云健康便是转型的重要载体。顺应医药新零售向“以互联网医疗和创新药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的生态体系转变的趋势,上药云健康进一步转向“互联网医药科技平台”,全面承接上海地区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推动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
未来,围绕聚焦数字健康、数字中国的概念框架,上药控股将加快建设智慧供应链,以数字化服务贯通医保、医疗、个人以及整个医药产业链,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批零一体化,建设集成“物流+信息+药事+药政+药品十患者管理”服务的云药房,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数字健康科技平台和国家级的现代医药流通平台。
一颗种子牵动全球近76亿人的“饭碗”。当前,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我国种业来讲,既是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五谷者,藏于技
世界种业已进入到“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但我国种业核心技术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种质资源挖掘、技术创新应用以及商业化育种体系等方面。科技自立自强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从以常规育种为主的育种“2.0”时代向“4.0”时代跨越,关键核心技术短板还有待补齐。北大荒垦丰种业副总经理刘辉说,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生物育种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广泛运用,育种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而国内以常规育种为主,即使拥有同样优质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手段落后,最终也会被人“甩下一圈”。
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各地持续探索激发企业、科研机构等关键主体活力的措施,促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在企业端,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完成以430亿美元价格完成对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巨头先正达并购案。并购整合后,全球种业基本形成以美国、欧盟和中国“三足鼎立”的全球农化行业新格局。
先正达下属荃银高科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扎实的业务布局,已经成为我国领先的种业公司。同时,荃银高科注重研发投入,牵头成立了“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设立上海中科荃银,进一步增强研发造血能力。
“水稻品种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杂交稻推广面积前3名,玉米品种裕丰303、中科玉505、联创808、隆平206等玉米品种位列全国玉米主要品种推广面积前10名。”隆平高科高级副总裁尹贤文介绍。
资料显示,隆平高科已在中国、巴西、美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建有水稻、玉米、蔬菜、谷子和食葵育种站约50个,试验基地总面积超10000亩,拥有国内领先的水稻、玉米、蔬菜商业化育种体系。
据尹贤文透露:“水稻是公司的优势业务,公司水稻种子资源方面储备非常丰富;玉米方面,2017年隆平高科联合中信农业基金收购的巴西玉米项目,拥有了17000份种质资源,该并购项目现更名巴西隆平,市场份额位列巴西市场前3名。”
随着一系列重大技术的突破和商业并购,中国种子进口比例正在逐年下降。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报告显示,2019年农作物种子进口量6.6万吨,对比2018年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口量为7.27万吨减少0.67万吨。
目前,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基地为核心、152个制种基地县为骨干的“国家队”保障了我国七成以上农作物用种。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40%,为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海南正在推进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三亚规划6028亩用地建设南繁科技城,作为“南繁硅谷”的核心载体,周边配套规划631亩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起步区、3万亩南繁核心育种基地以及5000亩生物育种专区。
2020年5月,中转基地实现了“零突破”,經过约4个月的隔离试种,隆平生物成功引进了230千克巴西玉米种子。这也是中转基地的首单科研用作物种子进境业务。
“隆平高科在巴西有一个子公司——巴西隆平,我们将巴西隆平提供的巴西本地商业化品种进口到崖州,隆平生物将自己研发的生物育种‘芯片回交转育到巴西品种里,再出口到巴西隆平,让他们在当地进行针对巴西害虫的抗虫实验,并最终申请批准在巴西商业化,这是‘种出的过程。”隆平生物运营与法规总监刘枫解释道,待商业化后,再把这些种子所生产的粮食进口回国内,最终完成“粮进”的过程。这么一出一进,既提升了我国生物育种技术,也保障了粮食安全。
创办仅半年多,隆平生物总经理吕玉平的团队就为13个新品种申请了专利,生物育种项目还获得国家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多个核心产品计划于2023年前完成全部法规安全评价试验并取得农业农村部批准,以及时应对国内急待解决的草地贪夜蛾危害问题。
数据显示,两年来,崖州湾科技城共新增注册企业2290家,有254个项目签约落户。其中,不乏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种业研究领域“国字号”,还包括全国前十强种业重点龙头企业中的8家。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配送有机衔接。2021年,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
一座座桥梁巍然耸立,一条条大道通向天际......伴随出行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国资国企在智慧交通产业上的布局,正星罗棋布般迅速铺开。
前行路,“智”联通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循环的动脉,串联生产、消费、流通各个环节,是形成完整内需体系坚实的支撑。同时,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纽带,也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保障基石。
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3.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公路里程50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万公里,也是世界第一;中国在建和在役公路桥梁、隧道总规模世界第一。
这一项项“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交通大国,并一步步向交通强国迈进。
在今天的中国,高速铁路、高寒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特殊地质公路建设技术攻克世界级难题,超大型桥隧技术、港口航道技术以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技术领先全球。
川藏铁路是我国境内第二条进入西藏的快速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途经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后进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最后到达拉萨市,全长1838千米,其铁路设计速度160-200千米/小时,是我国I级电气化铁路。
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表示,国铁集团将川藏铁路建设列为“头号工程”,举全行业之力组织推进。
“两隧一桥”隧道工程已全部转入洞内施工、桥梁工程基础施工正全面展开,形成了良好的试点示范效应。川藏铁路雅安至新都桥、波密至林芝段站前工程招标工作顺利完成。川藏铁路新都桥至波密段开工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有关部门对施工道路、电力保障、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支持,预计今年四季度具备开工条件。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保持同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装备领域智能化不断取得突破。
在政策的加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加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53.7万辆,同比增长10.9%。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也走上了快车道。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站6.4万座,公共类充电桩80.7万根,同比增长56.4%。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表示,“智”字反映了“十四五”中国交通由“大”向“强”的深刻转变。
智能交通在政策、产业和技术端都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趋势。5G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正在从各大城市的示范区和测试区走向公共道路,“聪明的路”和“智慧的车”正在实现。
去年初,全国首条基于5G车联网的车路协同示范道路在北京顺义建成,该道路全路段18个路侧均完成了基于5G的智能化改造,能实现交通信号控制、流量分配、紧急车辆优先、车速引导、行人预警等场景。试运营半年之后,交通效率提升20%,交叉路口安全性提升60%,相当于两条车道实现了三至四条车道的通行效率。
而在“智慧的车”中,今年4月,全国首个“自动驾驶政策先行区”在北京落地,部分地区也都开放了自动驾驶测试等。4月29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在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鼓励自动驾驶技术在运输服务和生产作业中应用,“十四五”期间组织开展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工作。
加快自动驾驶商用,推动智能交通发展已成业内外共识。中国电信、中兴通讯联合发布的全球首个基于5G端到端切片的智能交通典型场景落地便是其一。中兴通讯副总裁叶策明确表示,公司将面向车联网等行业领域,持续打造极致5G网络,持续加强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车联网平台管理和商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布局,共同推動车联网产业发展。
同样,国内大型车企也在加快推进相关项目。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广汽、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等都制定出了各自的智能汽车发展路径,开展大批量示范应用,探索各种场景下的智能驾驶应用服务。
交通科技从“跟跑”到“跟跑、并跑、领跑”并行。中国交通超级工程举世瞩目,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等一批超级工程震撼世界,“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振华港机等一批国产交通装备标注了“中国制造”的新高度,洋山港集装箱和自动化码头引领全球,互联网物流蓬勃发展,刷脸进站、“无纸化”登机、无人机投递、无接触配送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
在交通科技创新新征程上,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建设“走出去”“请进来”,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截至2020年末,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匈塞铁路、中孟帕德玛大桥、中老铁路曼迈一号隧道等交通基建项目稳步推进。
以中巴经济走廊合作为例,经济走廊70个项目在确保员工“零感染”前提下有序推进,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全线、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木段”顺利通车,默拉直流输电项目全线贯通。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轨道交通项目——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项目于2020年10月正式运营,开启了巴基斯坦的“地铁时代”。
过去10年,我国能源领域进步明显,主要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快。未来10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阶段,低碳化将是能源企业发展“新蓝海”。
大能源,新蓝海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中指出,坚持清洁低碳导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把清洁低碳作为能源发展的主导方向,推动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优化能源生产布局和消费结构,加快提高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想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即净排放为零的目标,意味着整个能源体系的去碳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是能源低碳发展的主力军。在这其中,风力发电占据了其中可观的规模,而福建拥有独一无二的风能资源,是全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风电产业潜能巨大。
在三峡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台直径185米的巨大风叶迎着海风,强劲地转动着。这是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单机容量亚太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的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2020年,福建海上风电由产业集聚期已进人高端演化期,福建省政府与三峡集团联手,正在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光伏发电产业同样是清洁能源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光伏版图中,山东省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全国第一。2020年,山东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首破千万千瓦,达到1167万千瓦,累计装机22.72吉瓦。国电、大唐、中国电建等一批光伏发电项目落户山东,“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盐光互补”等模式应用初具规模。
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稍早前在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想要完成2060年碳中和目标,最关键的是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的改革、创新,提高清洁能源或零碳、低碳能源中占比。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近年来推动氢能以及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的方向之一。2020年10月底,国网浙江电力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是国网牵头承担的首个氢能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工程项目。
該项目负责人表示:“此项目力图将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通过氢能支撑的微网,满足用户对电、氢、热多种能源的需求,实现从清洁电力到清洁气体能源转化及供应的全过程零碳,清洁能源100%消纳。”
低碳化、数字化将成为未来能源行业新的发展趋势,5G、北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数字化技术将成为新时代中国能源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据梳理统计,2020年以来,中国石油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科技攻关。4月15日集团公司专门召开了数字化转型会议;7月28日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做出重要部署:要牢牢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集团公司科技实力和智能化水平;8月中旬,中国石油召开人工智能技术专题研讨会,院士、专家、学者围绕集团公司上游领域人工智能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及助推公司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为实现“共享中国石油”添砖加瓦。
“有了数据的血、计算机的骨、软件的心脏和脉络、AI的大脑,智能油田将会揭开神秘的面纱。”在2020年7月底《智能油田》新书线上发布会暨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会上,该书主创人员之一的李剑峰用“信息化是帮助人的,数字化是提升人的,智能化是替代人的”三句话阐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区别:“信息化如OA系统、财务报表,帮助人工作;数字化如出门之前就知道哪条道路拥堵,好像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帮助人;智能化是替代人的,如智能驾驶、无人工厂等,彻底解放人类。”
而中国石化,2012年提出的智慧石化的愿景,全力打造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恰恰迎合了这一观点。当人工智能铺天盖地地涌来之时,中国石化根据自己的项目做了全方面的人工智能试点,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整体的顶层设计。
随后,中国海油也试水人工智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中国海油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中国海油已通过建设开发实时决策系统,构建起以井为中心、井场与基地多学科协同作战的信息系统平台,有效节省了钻井时间。
中国海油通过建设海上无人平台,推动台风模式常态化,能够在台风到来时机器继续生产,从而保证产量。目前,中国海油已经试点两座海上平台无人化改造,改造后每年仅操作费就可节省800万元。
另外,中化集团能源科技人工智能负责人指出,石化的炼化装置工艺非常复杂,或需经受高温高压,且易燃易爆,经常因为设备长时间运转,导致安全故障。比如造成泄漏、爆炸,特别是停车、停产导致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进行定位设备工况和趋势预警。
在此基础上,从数字油田向智能油田转变也顺应了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油田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智能油田的应用必将对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起到极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