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2021-06-22 05:26林小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摘 要] 随着生态文明的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工程教育认证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大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现状,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持续改进等方面探讨了大学达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以适应生态建设新时期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改革;教学目标;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基于线上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FBJG20200093);2017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索”(FJJKCGZ17-057)

[作者简介] 林小英(1974—),女,福建上杭人,博士,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改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5-0084-04   [收稿日期] 2020-11-2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家层面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建设,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新中国”[1]。在大学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下,如何培养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专业人才,对我国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教育认证标准(CEEAA认证)中第7条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明确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在全国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以前,大学非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方面大多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定,为了达成对生态文明背景下高素质人才及专业认证要求,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结合我校开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经验,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持续改进等方面探讨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以适应生态建设新时期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一、课程设置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规定,要求设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或者相关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2]。工科大学生在新时代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生产建设的骨干力量[3]。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角度来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性质可以是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践课,课时在2学时左右,课程名称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资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郑州大学)、“新时代的生态与文明”(上海师范大学)等,相关的课程有“环境生态学”“环境学导论”“环境保护概论”“能源与人类文明发展”“清洁生产”等。教学重点关注输入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標准中的通用标准体现的工程教育认证新理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体现在“学生”一个标准项上,也体现在其他标准项中[4]。教师除了知道“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外,也要正视如何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将“怎样教才更加有效”转变为“怎样评价更有效”“怎样学更有效”,将教书转变为教书育人,将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在社会工作背景中发挥所需的学习能力和毅力。在此基础上,全面实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和探究式讨论”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提出问题来”。同时,要思考如何应对那些确立了较低学习目标且只希望尽可能少完成作业的“懒”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权利,让他们更加自主、独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具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外,任课教师自身首先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任课教师首先要受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言传和身教并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革教学组织模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教学组织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教学过程突出学生深度参与、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以及批判性思维养成等。

教学重点关注输出:学生怎样取得学习成果,学习并不只是知识的量的累积,而是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主体不断构建自我经验的内涵,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艺的过程[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环保活动,切实体验保护环境。某专业两届学生开展环境志愿者活动以来,效果显著,学生感觉“很真实”“感受很深”,学生普遍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独自思考和表现的时间,增加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例如,分组完成“家乡环境问题”调查,要求从管理者、学者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分组阐述各自的观点,其他组的同学进行点评,教师最后评价,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色的角度思考环境问题。在调查报告中,小组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合作答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在团队中承担不同角色,提升在团队中工作的能力。

四、丰富教学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当代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进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环境伦理观,等等[6]。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具备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和社会责任感。除了教材,课外的相关视频和教科书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很重要的。例如,2017年由《环境教育》杂志社遴选出的“公众最喜爱的10本环保好书”就可以推荐给学生作为课外读物。这10本环保好书分别是《寂静的春天》《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沙郡年记》《瓦尔登湖》《狼图腾》《伐木者醒来》《生态》《生态文明十五讲》《环境保护365》。通过笔者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尝试布置此项作业,部分学生认真阅读,对环保思想的教育效果显著。但也有部分学生怀有抵触情绪,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阅读这几本书时,得到的答案普遍是“太多了”“书本很枯燥”“听老师讲课的方式比较轻松”等。从这些话中教师也要思考,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有效阅读,必须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阅读的积极性[5]。视频适时推送给学生,如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全民聚焦,如果此时给学生推送有关“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相关教学视频,与“环境伦理观”教学内容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思考人与自然的關系,学习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个人及关心人类等知识点,引发的思考会更到位,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五、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第一,传统教学采用的考核方式多为闭卷、开卷或者课程论文[7],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考核评价从传统基于“知识”的考核评价转变为基于知识和能力的考核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获得了相应的素质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发现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足。第二,考核要求针对课程目标提出,考核方式能覆盖全体学生,评分标准针对课程目标设计,及格标准体现课程目标达成的“底线”。第三,课程考核评价形式要多样,自评和他评结合。自评主要有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效的判定。他评主要包括教师的考试考核评价,甚至包括学生相关的家人及用人单位的评价。第四,评价的内容要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除了期末考试和平时作业外,可增加环保志愿者活动、课外环保书籍阅读心得、PPT汇报等内容,使考核内容更加全面。表1列出了我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表2是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考核评价从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环保志愿者活动、阅读心得、PPT专题汇报及期末考试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既涵盖了基础知识,又涵盖了学生的环境保护的活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每个方面的分值及评分标准详细列出,可操作性强,保证评分公平、公正。

六、加强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

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课程评价及持续改进的落实。课程评价除了判断学习者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外,还可以发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教学管理等相关方面的不足。课程评价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并进行教学的持续改进,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保障等方面。根据评价结果,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和评价的整合”[5]。教学评价持续改进,形成有效闭环,从而改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课程评价中发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得分较低,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内容重在介绍指标,不涉及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及应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较抽象,因此影响了得分。通过进行持续改进,增加课外对“人类发展报告”的阅读,了解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在世界的排位情况,并在课内分组讨论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发展趋势,通过课内讨论与课外阅读的内外结合,让学生掌握人类发展指数HDI的知识点。

大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他们在关注生存环境、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决策中,能够为后代做出明智的决定,并为环境的完整性、经济的可行性和社会的公平性,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培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课题组成员:林恬、徐升、刘志鹏、蒋柱武、龚凌诸、韦晓竹)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刘伟,高培勇,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18,4(74):204-205.

[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EB/OL].(2020-02-17).[2020-03-20].

http://www.ceeaa.org.cn/gcjyzyrzxh/rzcxjbz/gcjyrzbz/tybz/59971

1/index.html.

[3]蔡克迪,刘凡.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化工管理,2020(13):18-22.

[4]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一:我们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10-16.

[5]田中耕治,松下佳代,西冈加名惠,等.学习评价的挑战:表现性评价在学校中的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2.

[6]浅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宋艳华,陈芳艳,季更生,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18,38(10):89-91.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N Xiao-ying

(School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Urban Construction,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Fujian 35011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bes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idea, teaching organization model, teaching content, cours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t aims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goal; teaching model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