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玉 黄曦
摘 要:东湖绿道标识系统作为行人的指路牌,不仅具备交通指示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能充当宣传媒介引导市民和旅游者了解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所以标识内容要结合武汉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运用文字、图片等表现绿道方向以及地域文化的特征,引导旅游者游完整个绿道。绿道标识一方面要为旅游者提供有关道路方向的信息,以帮助旅游者在绿道上继续前进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另一方面也要能够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吸引市民和旅游者了解东湖绿道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风情。这样有助于提升武汉市整体文化品位与整体规划水平,从而加快武汉市旅游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文章主要阐述如何将武汉地域文化运用在东湖绿道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中。
关键词:地域文化;东湖绿道;导向标识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以地域视觉文化为特征的武汉市东湖绿道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18G104)成果。
随着城市绿道的建设,绿道导向标识也随之出现,但是纵观全国各地的绿道导向标识,可发现其造型基本千篇一律。设计师在设计绿道导向标识时更多考虑的是其通识性和标准性,而很少将导向标识所处地的地域文化融入其中。因此,如何发掘城市地域文化,又如何将这些地域文化融入綠道导向标识设计中,以凸显城市绿道的品牌形象,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武汉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各个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的体现。武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三国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李白曾在黄鹤楼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这为武汉历史增色不少。黄鹤楼与晴川阁、古琴台是武汉名胜风雅文化的代表。作为“九省通衢”“天下四聚”的武汉同时以“江城”闻名,境内湖泊、桥梁、码头众多,形成著名的水文化、码头文化。武汉高校云集,是全国重要的科教文化基地之一,形成以武汉大学、光谷科技等为代表的科教文化。除此之外,武汉还有首义文化区、汉口租界区、汉阳兵工厂遗产区,楚剧、汉剧、湖北评书、汉绣、木兰武术、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陂木兰八景、东湖风景区、武汉植物园等风景区,盘龙城遗址、楚王墓、宝通禅寺等历史建筑文化景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孙中山纪念碑等历史遗迹,户部巷、昙华林等特色老街区。武汉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造就了万里长江第一桥、汉正长街第一市、全国沿江第一滩等。总之,武汉这座城市蕴含着盘龙文化、荆楚文化、黄鹤文化、知音文化、科教文化、山水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租界文化、码头文化、革命文化等,奠定了武汉丰富深邃的汉派地域文化基础。
二、东湖绿道导向标识功能
标识是一种带有文字和图形,具有传递信息或吸引人注意力等作用的视觉图形符号。导向标识是指利用文字、图案或符号等元素进行方向、位置等信息的传递,引导人们顺利到达目的地的一种媒介。导向标识设计主要包含材质、造型、文字图案等要素,力求用最简洁的文字、图案和符号表述准确的含义,且能跨越国界,无需语言即能识别。武汉东湖绿道身处风景优美的全国5A级景区——东湖风景区,是当之无愧的“武汉最美绿道”,自从2016年12月28日全面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武汉市民及游客前来游玩观赏。
在道路设计上,东湖绿道是按“千年工程”目标打造的,运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使这条绿道扎实且富有弹性,跑步行走都很舒适。东湖绿道上的导向标识主要具有四种功能。
指示功能:利用箭头加文字或方向引导标志图形的表现方式指示目的地的方向、距离、位置等。
引导功能:通过某个特定区域的地图、配置图、导向牌、图表等整体图示,对绿道其他位置与现处地之间的关系进行标识。
解说功能:对绿道内一些特别的区域和景点等通过文字或图形等形式进行具体介绍,如布告栏和留言牌等。
命名功能:对绿道内有代表性的景点如观楚台、湖心岛、九女墩、长堤杉影等的名称用文字或图形进行标识。
三、武汉地域文化在东湖绿道导向标识设计中的应用
武汉这座城市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具有深厚底蕴的地域文化,那么如何将这些地域文化运用到东湖绿道的导向标识设计中呢?导向标识设计基本上从造型、材质、文字、图案和色彩这几方面入手,其中文字和图案是信息传达最重要的因素,其设计形式决定着人们接收和理解信息的快慢程度。图案在导向标识设计中主要起辅助作用,为看不懂文字的人服务。而色彩则在整个导向标识中给人们一个整体的视觉印象,所以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或运用一些代表区域形象的色彩。造型和材质也影响着整个导向标识的视觉形象。这些元素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武汉东湖绿道导向标识设计可以根据自身的地域文化特征对这些元素进行调整。比如在图案的选择上可以使用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图案,如凤凰、黄鹤楼、汉锣等,但是这些元素得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而且图案使用种类尽量不要过多,以免杂乱无章。
(一)地域文化在绿道导向标识造型上的应用
目前大多数的导向标识造型几乎都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简单的导向标识造型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导向功能也给人一种整体感,但是在绿道景区可适当采用造型比较独特的标识,这样更能加强景区的辨识度。导向标识的造型设计可以取材自武汉地域文化的多个方面,如人文、建筑、民俗等。绿道导向标识造型设计可以挖掘和提炼武汉的建筑特征,如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楚风建筑,其悬挑的建筑造型、深棕红色的色彩,独具楚文化深沉的韵味。在设计武汉东湖绿道导向标识时可以从建筑造型中提炼出图案,进行简化精炼。比如:湖光阁和观楚台的导向标识可提炼其建筑造型进行设计;田园童梦和塘野蛙鸣处则可从汉锣中提取圆环造型,以凸显童趣和自然;在湖心归沐、杉月晓看、鹅咏阳春区域则可选取武汉“江城”的特征,将长江大桥的造型进行简化提炼,使人们根据标识的造型设计就能快速辨别出武汉的特色。除了从建筑上提取造型元素,也可以从其他文化中提取,如:在白马洲头附近的璀璨岛和桃花岛的导向标识牌可从知音文化中提取元素,采用不规则造型,既浪漫又不失韵味地展现其功能性和统一性;在磨山景区、落雁景区、森林公园景区的绿道导向标识则可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造型,在急弯区则可提炼武汉山水文化的水弯造型,这样既丰富了导向标识的造型,也彰显了武汉的地域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二)地域文化在绿道导向标识材质上的应用
一般用于制作导向标识的材质较多,比如木材、石材、金屬、PVC塑料、石膏等,每种材质都有各自不同的性能。一般木材应用较多,给人一种自然古朴的原生态感。石材种类繁多,用其制成的标识给人以壮美、粗犷或凝练之感。PVC塑料则给人干净、平易近人之感。不同的材质给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在导向标识设计中,材质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地域的特色。导向标识设计的主要载体就是材质,影响着人们对导向标识的主观感受。武汉自古以来气候宜人,木材丰富,尤其是樟树和悬铃木,所以东湖绿道导向标识的材质应以木材为主,比如濒湖画廊、行吟阁、磨山挹翠、林间探微等的导视牌可采用木制材料。而落霞水榭码头、刘备郊天坛、太渔栖霞等景区的导向标识则尽可能采用石材,这样更能实现环境与情境的统一协调。绿道边上的东湖国际会议中心等现代化建筑的指示牌则可以使用金属或是金属与木制结合的材料,这样更能将导向标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当然由于木制导向标识在室外长时间风吹雨淋容易变形损坏,所以要采用科技手段进行防腐处理,也可以用新型材料仿制木纹进行导视牌的制作。总之,尽量使用武汉本地材料,这样不仅能与绿道周边环境自然融合,显得质朴优雅,而且取材方便。
(三)地域文化在绿道导向标识色彩上的应用
在整个导向标识设计中,色彩是辨识度最高的一种元素。它是光的产物,其作为形体的一种构成元素,也体现着一定的地域特色与内涵。导向标识的色彩主要体现为标识牌本身的材质色,以及字体和图案的色彩。在对导向标识进行色彩设计之前,可以根据绿道周边的环境进行总体色调的归纳,比如听涛景区东湖水主导色为绿色,那么水边的导向标识可以深红色为主,因为红色与绿色是对比色,这样可以凸显标识牌的醒目性。此外,也可以灰色为底色,因为黑白灰是无色系,可与任何环境相搭配。若导向标识牌选择深红色与灰色为底色,那么字体与图案的颜色尽量选择白色,以凸显导示信息。落雁景区的绿道导向标识可采用深绿色为底色,主要是因为落雁景区的总体色调以夕阳色为主,再加上茵茵大树,既可与环境融合,也可形成一定的对比。楚人对于红色的喜爱从春秋时期就已形成,例如黄鹤楼建筑、虎座鸟架鼓的色彩大多以深棕红为主,所以在进行东湖绿道导向标识设计时大多数导向标识牌可尽量采用深棕红色。在儿童游玩休闲景区,如田园童梦、塘野蛙鸣处的标识牌背景色可以选用金黄色等纯度高的醒目颜色吸引儿童。导视牌上的文字、图案一般选用黑白色,因为黑白灰的色彩能与任何色系搭配且能突出视觉效果,不仅能协调色调同时也能满足视觉的舒适度要求,更好地诠释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绿道边现代化的建筑导向标识则可以采用灰色、金属色为背景色,文字用黑白两色皆可。在导向标识设计中搭配这样的色彩,不仅让人们对绿道印象深刻,还能加强绿道元素的统一性。
总之,东湖绿道的导向标识是体现武汉形象的重要元素,导向标识不仅是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城市形象传播的载体。在对武汉东湖绿道的导向标识进行设计时应该从武汉的地域文化中寻找脉络,提取精华,同时从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出发,从造型、材质、色彩、图案、文字等多方面考虑,设计出独具武汉地域文化特色的导向标识。
参考文献:
[1]章莉莉.城市导向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2]杨玲,杨牧梦.日本成田机场第三航站楼导向标识设计的认知心理学解析[J].包装工程,2018(2):259-263.
[3]陈娟.武汉地域文化符号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表达[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7):314.
[4]王园园.高校空间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作者单位:
武昌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