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透明性视域下的公共空间探究

2021-06-22 19:34靳铭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

靳铭

摘 要: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提出了透明性理论,并把透明性分为物理的透明性和现象的透明性。文章以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究现象透明性在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现实意义,并将这一探究集中在空间形态更为自由的博物馆空间。

关键词:现象透明性;格式塔心理学;公共空间

戈尔杰·凯普斯在《视觉语言》中对透明性这样阐释:“如果一个人看到两个或更多的图形叠合在一起,每一个图形都试图把公共的部分据为己有,那这个人就遭遇到一种空间上的两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他必须假设一种新的视觉形制的存在。”按照凯普斯的定义,透明性在现代建筑中呈现出一种模棱两可而又复杂多变的空间形态,使空间随着人们不断的体验、思考而具有多义性。现象透明性并不是现代建筑设计必备的设计手法,但很多建筑空间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现象透明性的痕迹。

一、透明性理论的来源和分类

(一)立体主义绘画

通过阅读《透明性》,我们可以发现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是通过研究大量立体主义绘画,才开始对透明性理论进行探究。勒·柯布西耶将透明性理论从绘画范畴引入建筑范畴,并且将诠释立体主义绘画的方法,转移到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解读当中。

在著名的体现透明性的立体主义画作《圣维克多山》中,塞尚以其复杂多变的表现手法和精湛的绘画技巧,在画面中生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空间,它们相互叠加、穿插,使边界变得模糊,既体现了物理透明性又融合了现象透明性的表现形式。这种在视知觉上的共时性、穿插交织,表现形态看似模棱两可,但却具有很强的理论逻辑,正是透明性的鲜明特征。

(二)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最初研究视觉艺术的过程,但它不局限于视觉感知领域的研究,后来被运用到建筑设计领域。格式心理学认为,所有的“形”都可以认为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对象积极组织和建构的结果,它不一定是客体自身就存在的。对于“形”的理解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感知在想象力和记忆里的帮助下认真思考而形成的。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完形心理学慢慢从物理上的完形转变成心理上的完形,也就是说,当面对 “不完形”的事物时,人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其补充为完整、美观、协调的形态。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不完整的形体出现在眼前时,人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想要把它补充完整的欲望。

(三)广义透明性

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提出的建筑透明性概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观察历史建筑的全新视角。透明性理论提出之后,伯纳德·霍伊斯里進而延展出了广义透明性理论,他认为:“在所有的空间方位中,当某一点能同时处在两个或多个关系系统中,此时就有了透明性理论。”霍伊斯里升华了现象透明性理论,使其成为一种不再仅仅是物理透明层面的全新的设计方法论。那么,广义透明性就可以是一种建筑设计的方法,透明性理论达到了一个跨时代、跨文化的新高度。此外,霍伊斯里还继续研究分析了大量建筑作品,得出建筑设计中现象透明性的一些新特征:图底交叠、空间维度的模糊性等。

(四)现象透明性

透明性分为物理透明性和现象透明性。物理透明性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范畴,它是事物自身所具备的属性,相对于物理透明性来说,现象透明性具有更加深层次的内容与意义。语言的透明性可以通过词性变换和一语双关来完成,而现象的透明性是一种空间结构组织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图形或空间的相互重合、穿插,人们会被暗示着感知认识空间,同时获得混沌的结构关系;二是人们能够同时感知到不同空间位置;三是随着观察视点的移动,人们对空间的感受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对空间进行多义性的解读。

二、现象透明性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空间之外——图底交叠

当空间与外部要素相互交叠时,现象透明性就出现了,在建筑设计领域,通常称之为图底交叠。在建筑设计当中,外部要素主要包括场地的建筑、街道、山川地貌、文化底蕴,这些要素在建筑设计中作为“底”,而建筑空间本身则作为“图”,两者相互交叠,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系统。“底”决定着“图”的融合形式,“图”是“底”的内涵表达。

图底交叠的空间设计方法,使建筑的透明性具备时代特色。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位于东钱湖北岸,自上而下俯瞰,整个建筑呈现三角形状,建筑三个转角处都比较柔和,使博物馆整体呈现出曲线感。建筑三侧的植被绿地和硬质铺装将各个部分划分得井井有条。此设计将周围历史建筑、延绵的街道、植被绿地、河流山坡作为设计的“底”,将博物馆本身作为“图”,两者相互交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本身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存,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生态体系,同时成为一个既可满足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又能承载文化建筑职责的“多功能”主角。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运用图底交叠的设计手法,体现了具有当代特性的现象透明性。

(二)空间之间——空间互渗

现如今,许多当代的建筑师都在追求复杂多元的空间形式,他们会运用透明性理论来进行空间设计,具体表现形式为空间互渗。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内部设计,一反往常展览类建筑空间的设计形式,博物馆内错综复杂,别有洞天。整个空间由一楼贯穿到四楼的坡道所连接,墙面上有大大小小的几何形窗洞,坡道连接各个不同空间,使各个空间相互穿插交织,相互渗透。这样的内部空间形态给人一种混沌无序的感觉,但却形成了一种有趣、多维的空间现象,给参观者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在空间之中,参观者在坡道上移动,每走到一个角度都能同时看到多个不同空间的局部,多个空间被同时感知,模糊了空间界限。空间之间的相互渗透呈现出了步移景异、变幻莫测的空间效果,使参观者在一个完整的秩序系统中体验多样的空间形式,这也是现象透明性的表现。

(三)空间形体——维度矛盾

博物馆建筑作为展出内容的载体,其自身的形体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空间维度矛盾是一种辩证的空间关系,它存在于观者的自身感受与空间本质之间。视觉浅空间与知觉深空间既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秩序系统中,同时又相互对立,这就使参观者在探索空间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多重视知觉之间产生的碰撞。这种感官体验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透明性空间设计的艺术价值从这里可以体现出来。在建筑内部的空间结构上,建筑的第一层空间呈条形的结构形式,内含中庭、电梯、楼梯等服务设施;第二层则为体量较大的空间,包括了图书馆、行政办公空间和展陈空间等。扭曲折叠的坡道与空间结构构成空间维度的张力,使空间形体之间相互联系,使参观者形成多重体验。白色的墙体强化了自然光的明暗变化,光线又通过特别设计的窗洞和门洞进入周围的房间内,增强了空间内光线明暗变化。空间的多维交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反复折叠,使得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站在某一点能感受到视知觉上的深浅空间,在现实空间与想象空间之间产生维度矛盾,增加参观者继续探索空间的欲望。空间的透明性趋向矛盾,创造了现象透明性。

(四)心理预判——暗示流线

空间模糊、矛盾、互渗,增强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和互动性。在现象透明性的视角下,博物馆参观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直觉,预知不同方位空间的存在,自觉形成参观流线,这是一种心理预判。

博物馆建筑的空间按功能可以分为展览空间、公共交流空间、交通空间和办公行政空间。这四种功能空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存在。在现象透明性的视角下,如果一个空间能让置身其中的参观者既能感知到是浏览过空间的延续,又能清楚地知道下一个空间的存在,那么流线就形成了,这是一种心理预判的流线,能暗示、引导人们的行为动向,这就是空间的现象透明性所带来的意义。

三、结语

从现象透明性的视角看公共空间设计,从参观者的角度出发,他们参与进来,与建筑空间互动,在这过程中感受透明性带来的多维错觉。根据现象透明性理论,将现象透明分为空间之外的现象透明、空间之间的现象透明、空间形体以及流线预判當中的现象透明。空间之外的现象透明强调建筑的外部联系,强调空间外的观者对建筑空间的思考以及在空间内部的观者对建筑周围文化环境的感知,而空间之间则更关注参观者对内部空间的认知和探索。

在当下这个多元化需求的时代,对于建筑,人们不再只是单纯地从外部旁观,他们将亲身体验,在互动过程中感受透明性带来的视觉冲突与错觉。透明性在公共空间中的表达可以总结为四个层面:物理透明材料丰富了呈现物品或空间的层次和方式,半透明材质模糊空间深浅变化,层化空间整合了多维度的传播媒介,组织结构给参观者带来了多义性体验。这样,空间的意义便产生了,它“存在于偶然的过程,以及参与者对对象反复的认同之中”,不同参观者验者由于思想的差异性而形成不同的感悟,就是透明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小娟.建筑的透明性及其空间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6.

[2]韩艺宽.焦点变化与图形重叠:一种理解透明性的视角[J].建筑师,2020(4):70-75.

[3]米锋霖.现象透明性视角下的展览建筑设计分析[J].建筑与文化,2020(4):185-187.

[4]范明溪.现象透明性:SANAA建筑作品的另一种解读[J].建筑与文化,2019(8):50-53.

[5]康玉杰.透明性设计方法研究:美术馆的空间组织[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2.

[6]曾引,王蔚.“透明性”之始末[J].室内设计,2009(4):3-6,14.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
试析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设计要点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