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文言文阅读教学语感化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例,着眼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分别从诵读感悟、感知语境、感受情感三个方面对文言文阅读教学语感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语感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5-0029-02
【本文著录格式】刘宁.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语感化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15):29-30.
语感,是一种语文能力,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较为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養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因此,培养文言文语感对于文言文教学同样至关重要,这实质上也体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一大转变。“语文核心素养”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语文能力,而对文言文语感化的培养实际上就指向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文言文阅读品味过程中,有不少学生有味同嚼蜡之感,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对文言文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文言文语感。以下结合自身教学实例,着眼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对文言文阅读教学语感化进行研究。
一、诵读感悟,品味古人语气语调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读”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方法。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有云:“大抵观书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在文言文的阅读中,需要读懂字音、把握语气语调,反复对文言文进行诵读和品悟,从而形成一种文言文语感。
首先,读懂字音是文言文诵读的第一步。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离不开具体的搭配和语境,而不是靠对文言实词虚词的单纯记忆就可以做到的。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为例,在字音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对“朝”的辨析。文中“朝”字先后出现了5次: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能谤讥于市朝、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只要能够读准读懂这些字音,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实,不单单只局限于某个字,推及整篇文章亦是如此。如果诵读正确的话,对文章内容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
其次,要品味古人写文章的语气语调。《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最典型的就是“三问三答”:
1.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问:吾孰与徐公美?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3.问:吾与徐公孰美?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如果仅从文言翻译的角度而言,“三问三答”翻译后的意思相差不大;但如果从语感角度去品味的话,三者的区别则就比较明显了。首先,从三问上看:邹忌问其妻自称是“我”,使用了较为随意的自称,具有口语化色彩;问其妾和客都用的是“吾”,则就端庄了很多,更为书面化。可见,邹忌对于妻子、妾、客的亲密程度是不一样的。与此同时,妻子、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妻子的回答运用了一个反问句,语气坚定,脱口而出,更能够表现出她内心对丈夫的肯定和倾慕。妾的回答也运用了反问句,但缺少了前面的感叹,语气显然没有妻子那么坚定,可见她不是如妻子一般发自内心的赞美,更多的是一种附和。客人的回答则运用了陈述句,语气平淡缓和很多,更多的是一种奉承讨好。
因此,品味古人的语气语调,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言文内容。同时,这些内容的理解也是要通过反复的诵读、品读,培养文言阅读语感才可以获知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化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文言文传统教学方式中所缺失的内容。
二、感知语境,了解古人言说方式
黄厚江老师在《文言文该怎么教》中提出:“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当然,这四者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而是自然的融合。”学习文言文的难关之一就是古今文化的差异所致,故感知文言语境,了解古人言说方式则成为了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法门。由于古人与今人所处时代环境不同,所逢场域境遇各异,所以古人的言说方式与今人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比如:古人言简意赅,为文多以单音节字为主,往往会省略主语、宾语等成分或用一些通用性的代词代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因没有结合古人特定的语言环境,往往会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甚至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以课外文言《后汉书·儒林传》中的《孙期传》为例: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遣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不行,终于家。
其中“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一句,正确的翻译是:有从远方来跟从(孙期)学习的人,都拿着经文在田埂上追逐着他(请教)。而学生们的翻译则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如:
1.远道而来都跟从他学习的人,猪都围着田埂追逐着学者。
2.远道而来都跟从他学习的人,都拿着工具在田埂上追逐着猪。
3.远道而来都跟从他学习的人,都拿着经书在田埂上追逐着孙期的猪。
以上三种翻译,错误各不相同,但也存在共性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文言实词虚词没有很好地识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有掌握“之”这一代词以及文言词句中古人常常习惯性省略的内容,没有很好地感知古人的语境。尤其第三句翻译最为明显,学生对每个单独的文言实词虚词都翻译得准确无误,但整句话的翻译却出现了偏差。可见,感知文章的前后语境,形成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性。
无独有偶,在《庄子》选文中记录了孔子对其弟子颜回说的一句话:“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此句原意为:“我(孔丘)吟诵这样的话已经很久了,如今在你(颜回)身上才算真正看到了它,这是我的收获啊。”但有不少学生却翻译为:“我在小丘上诵读了很长时间,如今回来之后才看见它,这是小丘上得到的啊。”学生不是不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颜回名“回”,字“子渊”,而是不知道这些内容背后所承载的言说方式(古人往往自称其名表示自谦,长辈往往会直呼晚辈之名)。
可见,文字失去具体的语言环境,就不会生动鲜活,学生也就无法做到真正感悟。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古人的语言环境、言说方式去感知文言文,避免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造成机械性的“逐字翻译”的僵化局面。
三、联系自身,感受古人思想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文言文教学的另一重要内容即是情感教学。而良好的文言文语感除了可以获取意思、感悟语境之外,还可以品味情感。学生的文言文感知能力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于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一方面,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现代汉语和文言文之间存在着差异,文言字词的生僻性、隐晦性,容易造成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对于情感理解的障碍和模糊。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夸大现代汉语和文言文之间的差异性,忽视二者之间的传承性。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很多文言的痕迹。实质上,古人的情感同样具有延展性和传承性,古人的情感和今人的情感往往是相融和相通的。古人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今人亦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古人有“執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绪,今人亦有“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黯然神伤。古人有喜怒哀乐,今人亦有五味杂陈。因此,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不应该把文言作为“僵死的知识”,而应融入自身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与古人的情感达到共鸣。而在品味文言情感的过程中,语感可以更好地捕捉这一感性的内容。作为今人,应以语感作为牵连,寻找与古人情感上的共同点、共通点,寻找走进古人文化场域的历史窗口,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把握古人的思想情感。
综上所述,文言文阅读语感化的培养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语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反复吟诵的方式,获取翻译所不能获取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语感可以帮助今人结合具体语境,更好地了解古人的言说方式。语感可以作为古今情感的传递者,更好地品味古人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与古人思想情感的共鸣。
参考文献
[1]黎莉.培养学生语感的四个途径[J].广西教育A版,2011(6).
[2]康秀文.谈古诗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20).
[3]黄厚江.文言文该怎么教?[J].语文学习,2006(5).
作者简介:刘宁,女,1993 年生,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中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