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文课堂,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2021-06-22 15:56褚丽丽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天门山激励性景色

褚丽丽

人文素养不仅包括学生的品格及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也包括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培育人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但是当前的人文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育目标与教学措施存在脱节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仍然习惯采用文字训练的教学方法,忽略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导致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难以得到培养。

二、人文素养培育的策略

(一)善用激励性评价语言

教师要善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引导学生,利用教室内的宣传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要将自己的评价内容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时,能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在欣赏完优秀的作品之后能对其进行借鉴和模仿,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笔者给学生布置了题目为《秋天的画》的习作任务,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将秋天的景色记录下来,有的学生能使用日常积累的词语生动地描写景色,此时,笔者会通过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你通过优美的词语,让一幅秋天的景色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这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秋天的景色!”在指导学生写题目为《我们的校园》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应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开展一些写作类的集体活动,引领学生将文章结构设置得新颖一些,将活动内容描述得具体一些。对于写作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模仿其他学生的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在欣赏佳作之后,模仿佳作的语段与写作结构。

(二)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在教学《望天门山》一诗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天门山的景观,使学生能较为直观地感受到天门山“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丽景色,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要注重拓展教材内容,通过课内外材料的相互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诗人李白的生活背景和性格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还原诗歌的意境,播放相关的画面,如鸟儿在天空中渐行渐远直至无影无踪,在寂寥的天空中只留下一片白云的画面。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诗中的内容进行积极的探讨,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李白的心境,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感叹,并通过“孤、独、闲”三个字来深刻体会诗人的孤独。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此类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拓展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要素,深入剖析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认知水平,使学生能全面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营造和諧愉悦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天门山激励性景色
《海那边的景色》
咦,春天!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望天门山》(草书)
中国·庄河天门山第二届冰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