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盘扣的现代化创新设计研究

2021-06-22 06:06陈文竹
纺织报告 2021年5期
关键词:局限性手工艺材质

陈文竹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1 传统盘扣的传承意义

首先,传统盘扣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沉淀出来的文化,对人文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传统盘扣的造型设计与中国传统纹样有很强的关联性,可以作为中国传统纹样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彰显独特的文化韵味。设计师将传统盘扣应用到现代设计中,能够较好地提升作品的民族感与时尚度,其标准形式之下的文化内涵就是盘扣最重要的传承价值[1-2]。

其次,传统盘扣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代表,也是对于慢生活的反射。在主打快节奏生活的当下,慢生活成为一种奢侈,将盘扣元素融入设计,能与消费者潜意识里对于慢生活的向往产生共鸣,作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传统盘扣的传承在现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以金属材质作为主导的配饰领域,更能凸显这种布艺文化的魅力。同时,传统盘扣作为我国早期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国礼进行对外交流,对于我国的国际交流项目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文化价值。

由于传统手工艺自身的生产特点,每一件被生产出来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制作过程中,任何一种传统手工艺除了技术本身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手工艺人的审美、经验、个性等内在条件都会对作品产生重要影响。正因为这种因人而异的独特性,传统手工艺才有更大的创作空间,更容易满足现代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物以稀为贵,机械生产的盘扣虽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却失去了盘扣原有的灵性,在艺术价值上大打折扣。因此,在这个工业制造泛滥的时代,手工艺虽然难以恢复往日的繁盛,但仍然存在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3-4]。

2 传统盘扣的局限性

在当代多元文化的支配下,现代人的艺术审美不再局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盘扣所代表的风格一直以来都被定位为精美、含蓄、平和,随着现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这种风格对于消费对象的定位来说形成了一种局限,分析其影响因素可总结为3类:结构上的局限、选择题材上的局限以及材质上的局限。

2.1 结构上

通过分析传统盘扣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题材的选择上,传统盘扣几乎完全来自自然界。除了文字类的题材,如一字扣、寿字扣等,其他造型均为自然形态的衍生物,大部分可归入植物类和动物类,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盘扣的题材分类

在当代,盘扣的传承者将这项手工艺完美地延续了下来,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各种精致的造型都得以重现。然而,传承者的侧重点仅在于对这项手工艺的保护,对于今后的发展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当下市面上能够看到的大部分盘扣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样貌,以流畅自然的曲线来展现女子的温婉端庄。当然,这并不代表盘扣在当代完全没有得到发展,一些手工艺爱好者将现代元素融入盘扣设计,这种小众设计在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中十分受欢迎。然而,将这些经过现代化处理的盘扣进行汇总可以发现,题材的选择依旧没有脱离传统的自然形态,只是以更加精致的造型以及配色来表现传统的动植物形象,这些造型都可归类为极具东方美学的意象元素[5-6]。因此,盘扣在题材上的创新突破还存在很大的空间,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将经典元素翻新以及传统的自然形态是否具有尚未解锁的新方向。

2.2 题材上

传统盘扣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基本保持着一成不变的造型结构,如表2所示。将花扣造型进行抽象化概括可清晰地看到,传统盘扣可以通过圆形、三角形或是其他单一的几何形来表现,结构简洁利落,以扣头为中心进行造型设计。同时,通过对传统盘扣横截面的造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所有的横截面均为一字型,说明传统盘扣在结构上始终保持着扁平的二维状态,只利用了一个平面的展示空间[7-8]。

表2 传统盘扣的造型分析

造成这种局限性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虽然盘扣在视觉效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但就其本质而言依然是一对纽扣,考虑到作为纽扣最基本的功能,为了日常使用的便利,盘扣长期保持着二维平面的状态。其二,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支配,人的审美习惯趋向于平面化与一字线型。例如中国传统服饰大都通过平裁的方式制作;中国古代书画以一字型卷轴的形式呈现;中国传统纹样的使用大都为平面线稿的形式,在提取图案的过程中,并不过分追求事物的立体感。同样,盘扣也受到了这一特质的影响,结构上的局限使盘扣的发展趋于线型,类似于在用同一个音符演奏乐曲,无法产生节奏上的变化[9]。

2.3 材质上

扣袢条是传统盘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传统盘扣通常以制作服装剩余的边角料为原材料,包括棉布、丝绸、棉麻等日常穿着中常见的面料。由于材质选择上的局限性以及固定的传统制作工艺,盘扣总是保持着一贯的质朴感,因此,无论在纹样上如何变换,呈现出来的风格都会在总体上保持一致。

材质可以很好地体现时代特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来的材质可以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的名片,东方意象与传统面料相结合自然就产生了中国传统风格的作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当下可投入生产的新型材料不胜枚举,倘若用这些材料替代传统的布条,或是将其作为元素融入盘扣设计中,或许可以打破材质上的局限,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盘扣的发展趋于平缓,是由于其长时间停留在传承的阶段,相对忽略了创新的部分。如果不能突破自身的局限性,盘扣的发展就只是在用同样的符号语言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无法实现本质上的创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固然重要,但只是一味地延续传统,将会使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最终走向衰落。因此,这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方式是否需要改进还有待考究。

3 传统盘扣的创新设计方向

盘扣从本质上来讲主要由“线”构成,现代艺术通常以简约的点线面为主导,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相似之处,所以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性。线作为呈现物质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与艺术感,能够灵活地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因此,盘扣的现代化创新设计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3.1 题材上的创新

传统盘扣的题材以自然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替,人对自然的解读也在不断变化。如表3所示,植物类题材除了传统的菊花、石榴等,还包括深海植物和热带植物;动物类题材中的昆虫、恐龙等元素也很受现代人的欢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字类的题材更为多元化,英文、日文、韩文都可以用于图案设计。

表3 传统题材的创新设计

3.2 结构上的创新

从传统盘扣的局限性来看,结构上的创新可以分为平面结构上的创新和立体结构上的创新。受到功能性的限制,传统盘扣通常以二维平面的形式出现。然而在现代发展的过程中,盘扣的用途已经延伸至耳环、项链等领域,实用性被大大弱化,应用于此类设计的盘扣通常将装饰性放在首位,不过分强调扣头与扣袢之间的连接作用。因此,其造型设计完全可以脱离二维平面的传统模式,形成三维立体的创意效果。如表4所示,平面结构上的创新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形变为几何形的组合体,立体结构上的创新可以改变传统盘扣的一字型横截面,在空间中进行创造。

表4 传统盘扣的结构创新

从视觉角度来看,二维盘扣的装饰效果局限于一个平面,而三维的形式比二维艺术更加复杂多样,可以打破传统平面的一成不变,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三维动画的视觉效果比二维动画更加令人震撼,三维立体盘扣相较于二维平面也会显得更加灵动。同时,扣袢条的走向直接决定了盘扣的造型,这一特征从本质上保证了盘扣三维立体化的可实现性[10]。

3.3 材质上的创新

传统盘扣材质上的创新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其他材质替换制作扣袢条的面料。除了传统的棉布和丝绸面料,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漆皮面料、PVC、提花面料、羊毛毡等新型纺织材料,将这些材料应用于扣袢条的制作,可以打破盘扣在材质上的局限性,以传统的工艺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二是将不同的材料作为辅料镶嵌至盘扣中。这种方式类似于嵌芯花扣的形式,可将水钻或是亚克力切割成需要的形状并镶嵌于扣袢条中,代替传统的棉花嵌芯,改变原有的含蓄内敛,增添张扬、夺目的视觉效果。同时,对于嵌芯花扣而言,要将嵌芯背面的缝制痕迹处理干净非常不易,因此,嵌芯花扣很少被用于耳环这类多方位地暴露于视觉范围之内的配饰中。然而,将热缩片应用于嵌芯花扣的背面,能够有效地遮掩手工缝制留下的痕迹,同时形成材料上的对比,使盘扣的正背面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4 结语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造成了传统手工艺逐渐与日常生活脱节的局面。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却从根本上限制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属于自给自足经济模式下的产物,一旦社会突破这种模式展开全新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就会显现局限性。传统盘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对于中华民族具有重要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在现代新技术的冲击下,如果不能及时作出传承策略上的调整,将会面临失传的窘境。

本研究就传统盘扣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传承展开研究,从平面纹样与横截面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其在选择题材上的局限性与造型结构上的局限性,同时,对传统盘扣在材质选择上的保守做法提出质疑,并提出可实现的创新设计方向。创新设计能够促进消费,推动传统盘扣产业的发展,使其在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思想,让传统盘扣重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突破传统局限性的盘扣无论是在设计风格还是产品类别上,都能打开新的消费市场。传统盘扣在配饰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无疑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局限性手工艺材质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拯救大地”理论的内在逻辑、局限性与改进思路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滴水藏海
刚柔并济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材质放大镜电光闪耀亮片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