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6.6%。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功不可没。
下一步,如何加大力度、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 于清明
在医疗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目前,国内已有医疗机构率先试水区块链技术。
在医疗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一方面能够推动公立医院探索全新的去中心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体系,助力医疗领域数字化改革,为数字经济增添新动能;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赋能保护患者隐私、确保医疗文书安全;同时,还能推动整个行业打破信息壁垒、重构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提供全新方案。利用区块链技术,依托高度安全的数字技术推动医药分开、处方流转,完成医院药店医保的完整对接,努力让群众“只跑一次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管提供参考。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 范秉衡
加快数字长江建设,发挥黄金水道作用
长江是我国水上交通最繁忙的航道,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的主骨架。目前,长江航道正在实施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化技术革命。现代化的长江航道需要科技创新,智慧引领。进一步加快数字长江建设,对航运安全、效益提升以及对我国其他内河建设,将起到引领和启示作用。全面加快数字长江建设,加快推进新基建的部署及落地,由交通航运、水利等部门联合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协同,联合长江沿线各省市政府部门,以及信息服务商、设备供应商、系统厂家等多单位,建立纵向有分工、横向有协同的工作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魏明
推进信息化建设,加速乡村振兴
发展农村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乡村,激活发展新动能。建议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选择基础较好的农业产业园区,开展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创新,打造示范园区,以点带面规模推广。借助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高效化及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飞香
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区块链建设
构建工程機械行业产业区块链,推动相关企业上链,建立高效协同生态。具体而言,可由政府指导,高校、区块链公司、国内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大型物流企业等牵头成立工程机械产业区块链联盟,负责工程机械产业区块链的标准、模式研究,制定产业区块链数据规范、应用规范、智能合约规范、信息安全规范等,并协调联盟事务;由联盟组织建设权威的跨机构、跨地域工程机械产业公有链,建立从原材料、配件、制造环节到客户和售后服务过程的公有链生态体系;鼓励全产业链采购、物流、生产、质检等业务上链,构建企业间、用户间互信支撑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移动总经理 杨剑宇
强化自主创新,加快新计算产业体系建设
在“十四五”国家信息化、信息产业等发展规划中,超前规划未来5年的国家基础算力发展目标,并设置“国家基础算力指标”,指导算力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满足未来5-10年数字经济发展对算力基础设施的要求,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芯片核心技术研究,鼓励以我国芯片和硬件系统为底座,建设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培育和规模发展我国自主创新的新计算产业体系,进一步带动我国芯片和硬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
“新IT”赋能实体经济
近年来,我国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均大幅增长。算力的提升将加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筑起中国数字经济的新底座。
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离不开“新IT”基础设施的支撑和赋能作用。所谓“新IT”,就是基于“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智(行业智能)”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 徐冠巨
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经济大动脉的物流行业,尤其是公路物流存在企业规模小、行业结构散的特点,资源整合度低,成熟的物流技术难以及时推广应用,这一特点在受到疫情等冲击时尤为凸显,亟需智能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系统化的支撑和服务。
利用“十四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契机,大力推进生产制造端数字化改革,加快建立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引导传统物流网络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促进互联互通,提升市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全国政协常委,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 许荣茂
赋能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尚不明确,个别城市还停留在数据汇总、数据展示层面;缺乏顶层设计,城市和部门“各自为战”,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不均衡;体制性壁垒依旧存在;平台化效应尚未发挥,政企合作效率不高等现象,依然制约着当今智慧城市的推进进程,不利于更大区域间的数据联动。
对于上述情况,要让数据“为我所用”,让城市运行“智慧”起来,并建议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将智慧治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 谭瑞松
推进航空工业数智化能力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现代航空产品的零件数量动辄以百万计,要设计和制造如此复杂的系统,必须要有系统工程的思维,引入包括数字化在内的更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手段。由于航空产品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使用环境的多变和不确定性,使得航空工业对于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意愿较为强烈,过去几十年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呼吁和建议把航空工业作为引领整个国家工业制造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示范。由航空工业这样一个大的工业集团来整体推进这件事情,可以发挥很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进而推进更多行业制造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 张云勇
数字经济提速,今年有望新建5G基站70万个
中国5G新基建及应用正在明显提速。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中国5G新基建以及数字经济提前了6-7年,今年中国有望再新建5G基站70万个左右。今年,一方面,中国联通会进一步优化城市的5G覆盖,另一方面,中国联通会推动5G延伸到一些县域甚至乡镇的热点,推动旅游、高铁等场景的覆盖。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科技厅副厅长 林浩
推动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矿山”
煤炭工业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单点应用”阶段。下一步,将立足煤炭工业布局新基建,以5G下矿井牵引5G部署应用,以煤矿井下机器人带动人工智能发展,以数字矿山建设促成煤炭工业互联网建设,以智慧运输推动新型充电设施部署,以各环节数据聚通用,促进数据中心建设。通过发挥政策、资金、行业推动等引导作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应用示范,形成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融合发展生态,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 苏权科
让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
国内传统基建规模以数百万亿元计,但早期运维水平相对较低,又因长期存在的超载现象,大批设施性能退化严重。因此,加强综合运输方式的发展,使各个交通运输方式能够尽量的协同起来,共同发挥作用,还能够提高互相转化的便利性、便捷性。我们要把鐵路、公路、水运,航空协同规划好。在大湾区或者先试点,协同发展规划好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无缝衔接要采用大量的信息化,大数据和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所以就是在传统基建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新基建,让新基建尽快跟我们的基础设施融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CEO 詹纯新
工业互联要在“专注、专业、专家”方面强化工业思维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一方面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沿用消费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对工业互联网的属性体现不足,在专注、专业、专家等方面存在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工业的转型和升级。
其中,要注重专家型人才培养。目前,除了少数制造龙头企业针对业务场景进行专门的投入和“原生”的人才培育、研究外,很多企业只能以“嫁接”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企业的通用平台,在工业互联方面的专家人才缺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科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童国华
加快数字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
国家层面应将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把数字经济作为经济转型、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指导性框架,使之更具系统性、宏观性和针对性,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打造所需的生态系统。从企业层面看,要以加快数字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为主线,推进产业体系中各环节数字化进程,不断释放数字红利,促进产业体系迈向数字化、网络化。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董事长 刘伟
在数字经济时代赋能“中国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中国制造”的三个趋势。一是两化融合程度日益深化,产业数字化基础不断夯实。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两化融合基础已较为扎实、局部环节信息化基本实现,融合发展的工作重心正在由“深化局部应用”向“突破全面集成”转变。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作用明显。三是跨界融合创新取得突破,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通过持续深化两化融合,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各场景的深化应用,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模式和新型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