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2021-06-21 09:26
国企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卡脖子人大代表科技

“十三五”,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载人航天、深海探测、北斗导航、国产航母、核电等领域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涌现。

“十四五”开局,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国企如何走在前列?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 马杰

加速实现国防领域科技自立自强

自主创新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科技武器装备,提升空天防御战略能力。

“十三五”期间,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和发展利益的新变化,持续深化空天防御体系研究,坚持体系化发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推进由交装备向交体系能力转变,带动了航天防务产业能力整体提升和快速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全文

充分发挥大型骨干国企作用,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業,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中央企业的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科技创新资源和技术积累,承担着关键行业的技术创新,是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

在国家基础研究,特别是在产业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充分发挥大型骨干国有企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大型国有企业中的科研院所牵头组织开展国家层面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作用,提升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厅长 罗平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平台支撑能力,要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强化在基础学科和前沿技术创新中的话语权,为科技创新培育源头活水。要加快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利用新型举国体制,把分散的基础研究力量集聚起来,形成合力,同时加强对基础学科研究平台稳定运行投入,支持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虹

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增强自主可控能力

单靠市场一股力量很难推动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需要形成政府牵头、整车企业联合、头部芯片企业开展重点扶持的策略。因此,建议在消费级芯片企业的扶持政策上,加大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使整车和系统企业“愿意用、敢于用、主动用”;建立车规级芯片“两步走”的顶层设计路线,实现车规级芯片企业从外部到内部的动力转换;针对具体高技术门槛芯片,推动设立整车、系统、芯片的重大联合攻关专项项目,由政府、企业分摊研发资金,共享专利,占领未来行业制高点。

全国人大代表,北大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守聪

聚焦关键技术大力推进北大荒智慧农业发展

发展智慧农业不仅是一场信息技术革命,更是推进农业产业大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变革。北大荒集团将聚焦农业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商业化智慧育种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企业研发管理的创新。通过开展黑土耕地保护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工作,统筹土、肥、水、种及栽培等生产要素,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生物、信息等手段,实现“六个替代”和“六个全覆盖”。发展智能化无人农场生产模式,构建集粮食种植、收获、整地、仓储、加工、运输于一体的智能化现代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综合投入利用的效益最大化和农业精准生产节本增效。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 谭旭光

要坚持加大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

制造业迈向高端,特别是迈向世界一流,就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制造业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我们这20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强基工程,实际上有所减弱,这与当前国家出现的一些短板有关。比如研发投入,发动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到6%。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过去企业都不注重,按照国际一流企业比,一个企业的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的60%,中国的制造业这方面差距很大。因此,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要加大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新钢股份董事长 夏文勇

推动低碳冶金技术研发,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发展

“十三五”期间,新钢集团累计环保投入、清洁工厂创建投入、班组“三室一间”建设费用近40亿元,坚定不移推进创建清洁工厂工作。2018年,集团启动投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工程,淘汰露天料场等一批落后产能及设施,实现新钢集团所有工艺技术装备全部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主要排放指标大幅改善,无组织排放下降80%以上。建议国家支持电炉钢发展,统筹解决钢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项税抵扣问题;建议由国家科技部设立科技专项,集中行业优势资源推动低碳冶金技术研发,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磷化集团董事长 何光亮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

作为一种宝贵资源,磷石膏无害化处置和产业化综合利用,一直是阻碍磷化工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国家应制定磷石膏全国“产消平衡”和“存量消纳”计划,对“十四五”“二○三五”期间磷石膏处置特别是产业化利用路径进行清晰规划,着力攻克相关技术瓶颈,整合生态环保、资源开发、研发创新、标准体系、物流运输、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形成政策合力,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助力磷石膏产业化市场化综合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长虹集团董事长 赵勇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

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在“工业4.0”的引领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角色质量方面还有待于提高,未来将继续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發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因此,建议出台差异化政策规划实质性的院、校、企融合发展试验区,打通“产学研”链条,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在相关领域的高质量、高安全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董明珠

突破“卡脖子”需要沉淀,制造企业要实现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

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已迫在眉睫。当前,科技创新也逐渐由政府财政投入,向企业引领转变,市场将逐渐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有着强大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能力逐渐增强。

未来,围绕核心产业链、创新资源集聚的产业群逐渐形成。企业肩负着推动其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的协同创新机制的重任,加速产学研结合技术成果对科技创新力的转化,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有效整体合力,成为我国彻底破解被国外“卡脖子”技术问题的中坚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刘锐

让创新要素不断产生“化学反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越发认识到本地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建设科创平台,让重大基础性研究在本地进行,就能掌握后续研发和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科创平台建设要有明确的定位,并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创新和转化效率。区域创新平台的分工协作、优化整合将成为未来趋势。通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等有效集成和深度融合,创新要素的物理集聚将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构成良好的创新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 郑月明

力争在新材料“卡脖子”领域实现新突破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关键材料国产化能力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对新材料企业来说,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下,谁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谁可以提供高质量供给,谁就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所以建议整合资源,重点在新材料“卡脖子”领域特别是对新能源材料关键领域,进行投资和布局。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总经理 奚国华

优化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创新

“十四五”时期,中信集团将着力打造先进智造板块和先进材料板块,在战略性和前沿性创新领域加大投入,全面推动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当好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的“排头兵”。一是着眼于产业链薄弱环节,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力争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二是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和专项奖励;三是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带来的新机遇,加强国际产业链安全合作,在参与国际大循环中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 王寿君

国企应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协同创新

目前,国有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尚存在合作形式不健全、转化能动性不足等问题。首先要鼓励国有企业建立双向开放式创新平台,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重视自身先进技术成果的积累与梳理,并将适用技术成果转移到其他企业和行业中,带动国内相关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汇聚。同时,应鼓励国有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产学研融用协同创新,加快推进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这样不仅有助于强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更有助于在新格局下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战略调整,激发国企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明忠

以自主研发打造国之重器

在新发展阶段,要坚持重大高端技术装备自立自强,加快组建国家大型铸锻件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提高我国重大高端技术装备研制能力,以自主研发打造国之重器,以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我国高端制造业存在的短板,急需建设国家大型铸锻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满足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攻克转化一批高端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这对推动装备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宋鑫

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体制机制创新要跟上

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新增产量大、历史堆存量大、分布不均衡、成分复杂。因此,需进一步摸清工业固废产生和利用“家底”,建立“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信息平台”,形成全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管理数据库。针对大宗工业固废大规模利用的

“卡脖子”问题,建立新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强化对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的支持,破解综合利用产品销路的政策障碍。围绕当前突出的大宗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高水平整合全国资源,进行合力攻关,争取早日突破。

猜你喜欢
卡脖子人大代表科技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科技助我来看云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乡两级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生活补助
科技在线
辽宁贿选
科技在线